(共55张PPT)
语 文
1
山西近11年中考真题
2
考点突破及提分训练
3
2021好题集训
山西近11年中考真题
1. (2020山西1题2分)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考试是一时的事情,学习是一生的事业。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将其内容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书法临摹与鉴赏
学 无 止 境
学 無 止 境
境 止 無 学
或 或
2. (2019山西1题2分)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名作灿若群星。请赏读这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局部),并将“是日也”之后画线的短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天 朗 气 清
天 朗 氣 清
清 氣 朗 天
或 或
3.(2018山西1题2分)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说出其字体,并用楷体将“少年易老学难成”的下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字体________
一 寸 光 陰 不 可 輕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輕 可 不 陰 光 寸 一
或
或
隶书
【解析】根据隶书的字形多呈宽扁状,横画长而竖画短的特点可判断该书法作品为隶书,根据古代书法从右到左的顺序,可知下一句为“一寸光阴不可轻”。书写时注意“阴”“轻”二字可繁可简,书写时要做到正确、规范。
4. (2017山西1题2分)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学形式,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二者结合更有无穷的魅力。请赏读这副对联,并用楷体将下联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詩 書 見 古 今
诗 书 见 古 今
今 古 見 書 詩
或
或
【解析】解答此题要认真观察对联,根据“仄起平收”的原则,判断下联为“诗书见古今”,最后书写时注意用楷体,要讲究布局,书写正确、规范。
5. (2017山西3题2分)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注:甲骨文:“ ”= (林野)+ (太阳)+ (屯,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
A. 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
B. 甲骨文的“春”,写作“ ”,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阳光普照,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林野遍布新绿。
C. 汉字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春”和“洋”两个字都是形声字。
D. 隶书确立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
汉字造字法及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解析】从汉字构成方式看,会意字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各自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再从甲骨文“春”字的分析可知,“春”属于会意字,“洋”为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故C项表述有误。
【答案】C
汉字与书法鉴赏是山西中考的必考考点。具体考查情况如下:
(1)书法临摹与鉴赏:书法临摹:11年9考(2020.1,2019.1,2018.1,2017.1,2016.1,2013.12,2012.1,2011.23,2010.1),主要有三种题型:①将书写与其他传统文化类知识点结合(11年4考:2019.1,2018.1,2017.1,2016.1),②直接临摹名家书法作品(11年3考:2020.1,2012.1,2010.1),③在现代文中考查(11年2考:2013.12,2011.23)。除2013年分值为4分外,其余均为2分。书法鉴赏:11年1考(2018.1辨识字体)。
考情总结
(2)汉字造字法及演变:11年2考(2017.3,2016.4),分值为2分。
分析山西近11年的考情,预计2021年仍会重点考查以上考点。因此,同学们在备考时要重点掌握汉字规范书写、了解古代书法名家及其作品,掌握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如汉字演变、汉字的起源等等。尤其要注重繁简字转换的积累。
考点突破及提分训练
考点1 书法临摹与鉴赏(11年9考)
一、书法临摹(11年9考:2020.1、2019.1、2018.1、2017.1、2016.1、2013.12、2012.1、2011.23、2010.1)
汉字是一种形体艺术,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山西中考一般要求用楷体在田字格中书写,正确、规范、工整、美观是书法临摹的评分标准。因此,临摹、书写汉字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 区分顺序、辨认字体、正确书写。(1)了解古代的书写习惯。古代的书法作品、书信,多是从右到左以竖排的形式体现。(2)能区分对联上下联,这就需要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
(3)能辨认繁体字,平时注意积累一些常见字的繁体形式,避免中考试卷中出现因不认识而造成不会写或写错的情况。
2. 规范书写,注意笔画笔顺。
(1)汉字基本笔顺规则
笔顺 举例
先横后竖
先撇后捺
先左后右
先上后下
先外后内
笔顺 举例
先中间后两边
先里头后封口
(2)补充规则
带点的字 点在正上及左上先写点 门
点在右上后写点 犬
点在里面后写点 瓦
两面包围结构的字 右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 勺
左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 庆
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 近
三面包围结构的字 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 击
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 内
缺口朝右的,先上后下再左下 区
(3)特殊结构汉字笔顺举例
3. 美观书写,注意间架结构。一般汉字包括左右、上下、独体、半包围、全包围等几种结构,根据字的间架结构规划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时,注意汉字应置于田字格的正中央,左二右三为黄金比例,字的大小约占田字格大小的三分之二,每个字大小应相对一致。下面是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同学们可作参考:
间架结构 相关汉字 示例 间架结构 相关汉字 示例
左右结构 联、伟、刚 左中右
结构 湖、脚
上下结构 昌、霜 上中下
结构 意、裹
半包围
结构 闪、区、句、
建、房、凶 全包围
结构 国、困
独体结构 水、中 品字形
结构 晶、鑫
4. 楷体书写,注意字体特点。楷书也叫正楷。(1)楷书的特点是横平竖直,规矩整齐;(2)楷书的字体结构整齐,格调和谐;(3)注意做到“五不”:不多笔,不少画,不连笔,不涂改,不写错别字。最后注意,同学们在试卷上书写前,可先在草稿纸上练习几次,确保每一个字准确无误且结构美观后,再在试卷上书写。
二、书法鉴赏(11年1考:2018.1)
初中阶段的书法鉴赏,一般会选择比较简单的隶书、行书或楷书让学生辨认其字体或鉴赏写法等,并在其中融入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
(一)常见书法字体的特点
字体 特点 示例 代表人物
篆书 笔画匀称,粗细划一,细劲挺直,无顿挫轻重。 秦代李斯
隶书 形体宽扁,横长竖短,工整精巧,讲究“蚕头雁尾”。 东汉蔡邕
字体 特点 示例 代表人物
楷书 整字平正,点画分明,横平竖直,规矩整齐。 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元代赵孟頫
草书 点画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 唐代张旭、怀素
行书 笔法流动自如,或简省点画,或并合线条,用笔灵活,体态多变。 东晋王羲之
(二)常见书法名家作品赏析
《峄山刻石》
1.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小篆是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秦代的李斯被称为中国书法鼻祖、小篆第一人,代表作品是《峄山刻石》。
2. 隶书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代表作家有东汉时期的蔡邕,代表作品是《熹平石经》。
3.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1)欧阳询书法特点:字形稍长,整齐严谨;主笔伸长,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平正,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稳固。代表作品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等。
(2)颜真卿书法特点: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代表作品楷书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行书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等。
(3)柳公权书法特点: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显得英气逼人。代表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4)赵孟頫书法特点:用笔不含混,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代表作品有《汲黯传》等。
4. 行书代表:“书圣”王羲之、颜真卿、苏轼
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特点:用笔细腻、结构多变,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飘逸而端庄。
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古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被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5. 草书代表:张旭、怀素
狭义上的草书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草书特点: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1)张旭书法特点:布局气势磅礴、落笔千钧、狂而不怪,书法气势奔放纵逸。笔画连绵不断,运笔遒劲,行间布局疏密呼应、错落有致、刚柔相济、浑然一体。代表作品有《古诗四帖》等。
(2)怀素书法特点: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用笔刚劲有力,奔放流畅,一气呵成。虽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代表作品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等。
除此以外,还有张芝,代表作品《冠军帖》《秋凉平善帖》等;孙过庭,代表作品《书谱》等。
1.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有奋勇担当的志气和敢于争先的决心。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将“漫江碧透”后面画线的短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提分小练
百 舸 争 流
2. 著名教育家孔子在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上提出了很多见解。请赏读下面几幅表现谦虚求教的书法作品,按书体演变的顺序排序,并将其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不 耻 下 问 或
排序:____________
③②④①
不 耻 下 問
【解析】第①幅作品笔法流动自如,并和线条,是行书;第②幅作品形体宽扁,横长竖短,是隶书;第③幅作品笔画匀称,粗细划一,细劲挺直,是篆书;第④幅作品笔画连绵,结构简省,是草书。故按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顺序可知,排序为③②④①。
3. 钢铁只有通过磨炼,才能变得更坚固;人也一样,只有通过苦难磨炼自己的意志,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坚强。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百 炼 成 钢 或
百 煉 成 鋼 或
鋼 成 煉 百
4. 鲁迅在《自题小像》中以“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的深爱。一位同学深受鼓舞,收集了《自题小像》的四幅书法作品,对这些作品赏读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第一幅作品的字体横平竖直,结构整齐,属于楷书。
B.第二幅作品的字体多并合线条,收放结合,属于行书。
C.第三幅作品的字体结构简省,且笔画连绵,属于草书。
D.第四幅作品的字体略微宽扁,且工整精巧,属于隶书。
【解析】第四幅作品的字体特点是笔画均匀、圆润流畅,应为篆书。
【答案】D
考点2 汉字造字法及演变
(11年2考:2017.3,2016.4)
一、汉字造字法(2017.3C)
汉字造字法是后人分析研究、总结前人造字而得出的方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说,转注和假借属于用字的方法。
分类 概念及举例 示例及现代汉语书写
象形 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描绘出来,所谓画其成物。如日、月、山、马等。
分类 概念及举例 示例及现代汉语书写
指事 字由象征性的符号构成。如上、下等。 如“上”“下”,字形由两横构成。“上”字底端一横较长,顶端的横线写得较短,表示天或朝天的方向。“下”字顶端一横较长,底端的横线写得较短,表示地或朝地的方向。
会意 由多个字根组成,衍生出新的含义。如武、信等 注:“从”像两个人前后相随的样子;“采”字的上面是“手(爪)”,下面是“木”,表示用手从树上采摘东西;“解”字的剖拆字义是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表达;“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鸣”字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
分类 概念及举例 示例及现代汉语书写
形声 由形旁、声旁组成,分为上形下声、左形右声、内形外声等。如箱、湖等。 左形右声:江、松、城、钢 右形左声:鸭、战、期、功
上形下声:竿、花、空、雹 下形上声:盲、聋、梨、想
外形内声:固、阁、府、厦 内形外声:闷、辩、问、翅
转注 用于两字互译,彼此同义而不同形。如老、考等。 “老”与“考”二字,本意都是长者,读音相近,可以相互解释、借用;“颠”“顶”二字,本意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意都是孔。这些字有相同的部首及解释,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因此,均可以相互解释。
分类 概念及举例 示例及现代汉语书写
假借 借用一个字来表达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如令、长等。 “令”,本意是指“命令”的会意字,假借用于“县令”的“令”。假借“簸箕”的“箕”,表示代词的“其”;假借“乌鸦”的“乌”,表示“呜呼”的“呜”等。这些字都是采用象形或会意法造的字,但是用时表示的意义都与所象之形或形符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关系。因此,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属于假借字。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2017.3、2016.4)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两种辅助字体。这七种字体被称为“汉字七体”(见下表)。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里程碑,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此前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叫古文字,字形具有象形性,此后的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叫今文字,字形具有象征性。
汉字七体对照图
形体 解说 示例
甲骨文 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 通行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的文字
篆书 大小篆之别,大篆一般指春秋战国时代周朝文字,小篆指秦朝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文字
隶书 秦隶、汉隶两种。秦隶产生于秦代,汉隶是汉代通行文字
楷书 兴于汉末
草书 章草、今草、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今草始于东汉末,狂草产生于唐代
行书 产生于东汉末,一直运用至今
1. 班级组织甲骨文解说比赛。下面列出了一些甲骨文,请仿照示例,选择其中一个进行解说。(3分)
示例:我选①,羽。
理由:轮廓像左右并列摆放的两根羽毛,因此是“羽”。
我选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分小练
【答案】示例一:② 采 上面像一只手,下面像一棵结满果实的树,手采摘果实,因此是“采”。
示例二:③ 渔 左边像一条鱼,上面的弯折像一个钩,右边像一只手,人在钓鱼,因此是“渔”。
示例三:④ 出 很像一只脚从洞口伸出来,因此是“出”。
2. “追”是一种跟随,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引领。阅读下面材料,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
A.“追”字的部首是“辶”,第三笔是横折。
B. 根据图片可知,“追”本义为紧跟上去,如追赶、追逐。
C.会意字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合成,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追”字是会意字,
D.图中依次展示了“追”字的六种形体,符合汉字形体演变顺序。
C
【解析】“追”字是形声字,上方代表声旁,下方代表形旁。
3. 班级开展“我来说文解字”活动,西西同学制作了下面的资料卡,请你帮他完善。(3分)
①篆书
字形演变
我来说文解字
从上图看,“安”字像一个女子面向右跪坐在屋子里,表示很安全,不会遇见危险,所以本义是②__________。引申为动词时,则是“使安定”的意思,如“③__________(成语)”。还可做疑问词,意思是“怎么,如何”,如“安求其能千里也”。在现代社会,“安”字越来越重要,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食品安全、安全施工……因为有了安全,才有其他。
治国安邦
安全、安定
1. (2020海南)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3分)
(1)请用简化楷体,工整、规范地将下面文字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雅 览 天 下 书
洞 明 世 上 事
2021好题集训
书法临摹与鉴赏
(2)中华书法往往喻示做人的道理。你希望同桌志存高远,方正质朴,扎实稳重。辨析下面四种书体的喻义,最适合赠予他的一幅是(1分)( )
C
【解析】题干中提到“方正质朴,扎实稳重”,楷书的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因此送给同桌的书体,只有楷书最为合适。
2. (2020山西临门一卷)“集字”指将前代某一书法家的字迹搜罗并集成的书法作品。请欣赏下面的《曹全碑》集字作品,并任选其中的一个四字短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兼 济 天 下 或
兼 濟 天 下 或
德 高 望 重
3. 扇面书法作为欣赏和收藏之用,有其独到的艺术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请赏读扇面上的题字,说出其字体,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字体:__________
广 学 博 识 或
廣 學 博 識 或
識 博 學 廣
行书
【解析】所给作品收放结合,线条多有并合,可以判断出其字体为行书。“广”“学”“识”字可繁可简,书写时要做到正确、规范。
4. 端午节来临之际,班级组织开展节日对联征集活动。下面是小舟挑选的对联词组,请你帮忙将对联重新组合,并将上联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
青 艾 驱 瘴 千 家 乐
【解析】“碧波竞舟”指端午节时人们欢天喜地赛龙舟,因此对应“十里欢”。“青艾驱瘴”即端午节家家户户在门上插艾草,因此对应“千家乐”。根据仄起平收的原则,上联应为“青艾驱瘴千家乐”。
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面是书法名家写的三幅不同的“绿”字:
【简介】
①这三幅作品所用的字体依次为楷书、隶书、篆书。
②这三种字体中,隶书在历史上出现得最晚。
③第一幅作品书法丰满端正,第二幅略微宽扁,第三幅潇洒连绵。
以上介绍有误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②③
【解析】楷书在历史上出现得最晚,故②错;潇洒连绵是草书的特点,第三幅是篆书,故③错。
汉字造字法及演变
6.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图示 甲骨文 造字法 解说
会意字 甲骨文字形左上方为“爻”,代表字音;左下方为一人形;右边为手持鞭或仗的形状。古代奴隶社会,奴隶主主要依靠鞭杖来推行他们对奴隶的教育。因此,“教”字的本义为教育、指导。
__①__ 在甲骨文中,其字形上边为聿(指代笔),看上去很像一只手正握着笔写字,下边的“口”表示写出来的字。因此,“书”字的本义是“著写”。
图示 甲骨文 造字法 解说
会意字 从甲骨文的字形上看,上面是一个头戴装饰物的女人,代表母亲;下面是一个头朝下的小孩,旁边还有一些水滴,表示______②______。
象形字 甲骨文中的“人”,字形就像是一个侧向站立的“人”,两只手还向前下方伸出。
A.解说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仗”改为“杖”。
B.根据解说内容可知,①处应填“指事字”,即用象征性的符号组成的字。
C.很多词语本义是由甲骨文推测出来的,因此②处可填“母亲照料孩子细致入微”。
D.上表的四个字为“教书育人”,指教师既要教育引导学生,又要关心爱护学生。
【解析】①处应填会意字,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合成,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字。
【答案】B
7. 为了让同学们掌握更多的一词多义知识,老师制作了“服”的字义演变图,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3分)
(1)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
会意字
众服为确论(《河中石兽》)
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