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4-11 22:1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快乐呀,多幸福》教案
一、教学内容
学唱《多快乐呀,多幸福》。
二、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
2. 通过听、看、唱、跳、答等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乐曲的民族风情。
3. 培养学生对藏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并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四、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音高,学会用身势动作伴奏。较好地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五、教材分析
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表现了藏族人民在欢乐的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情景。 藏族居住在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锅庄也成为他们喜爱的民间舞蹈之一。歌曲为四二拍,旋律优美,节奏鲜明,表现了开朗、活泼的心情。这首歌曲短小精悍,易学易唱易记,还具有舞蹈性,适合于边唱边舞。
六、教学方法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我大胆采用视唱法,视听结合法,对比法等等。加强学生对我国音乐的认识。采用视唱法、视听结合法、对比法等。加强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
七、教学准备
1课时, 图片、口风琴等
八、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
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 56 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 5 5 个民族都称为少数民族,大家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 生:朝鲜族、彝族、布依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老师告诉大家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有很多能歌善 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的形式丰富多彩,是我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宝 贵财富,所以我们从小就应当学习、了解并且热爱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 曲是《多快乐呀,多幸福》,它是一首藏族的民歌。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藏族同样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首先要先了解一下藏族,藏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二)、感受藏族文化
1. 课件播放藏族风景、服饰、藏族跳锅庄等图片课件。
2. 藏族简介
(1)、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藏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他们以农业为主,以畜牧业为副。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文字。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舞蹈,音乐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2)、 藏族人民服饰艳丽,他们的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穿藏袍,妇女的衣服都绣有美丽的花边,头上戴有精美的头饰,非常漂亮。 (课件播放藏族服饰)
(3)、我们再来看跳锅庄的图片。锅庄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藏族人民也很喜欢跳锅庄。“锅庄”,最早是因围着火塘举行而得名,原是流行在西藏地区的一种圆圈舞, 每逢节日,他们都会跳起锅庄,喜气洋洋把歌唱。人们只要听到哪里在跳锅庄,不论男女老少都会高兴地参加进去,可见藏族人民对锅庄舞的热爱。锅庄舞的主要动作是弓腰、甩袖,边唱边舞,我们等会儿也来学几个锅庄舞的动作,请大家也像藏族人民一样,高高兴兴 地参加进来。当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走,让我们去瞧一瞧热闹的锅庄舞。请你看后告诉我你的感受。 (课件播放锅庄图片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看、听、读、答、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与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唱藏族歌曲。(课件出示歌谱)听一听
1.我们先来读一读课题《多快乐呀,多幸福》
2.初听歌曲,说说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
3.拍手读歌词,感受歌曲的节奏型。
4.下面我们边读歌词,边用身势动作伴奏。
5.、学唱新歌
师播放音乐范唱,学生一句一句跟学。
6.师口风琴伴奏,引导学生演唱。
⑴ 初听歌曲范唱,学生感受歌曲情绪。(欢快,活泼)
⑵ 二听老师范唱歌谱,并提问学生。
⑶ 三听教师范唱,用“la”轻声哼唱旋律。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课程标准》强调要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觉与体验。学唱歌曲时,共安排了 3 次听歌曲范唱,每次都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能够结合问题有意识地聆听,让学生“有意识地聆听, 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在一种不知不觉的状态中很好地完成了歌曲的学习任务。
⑷ 学生试着唱自己喜欢的一句歌词,教师及时纠正。
⑸ 解决旋律
[设计意图]:《音乐课程标准》2 年级识读乐谱的目标要求中指出:用听唱法教学,因此在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基础上,多聆听,多种形式教学,纠正了学生演唱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7、熟悉的旋律集体随琴声唱歌词。(注意衬词的演唱)
[设计意图]:以音乐为本,以情感为主线,从歌曲的速度、情绪、内容入手,学生体验音乐,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8、学唱全曲,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段与第二段后半部分相同。(运用重复的作曲手法,使歌曲更欢快活泼。)
9、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10,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表演歌曲,熟悉歌曲。
[设计意图]:运用模唱、对比、分析、总结、表演唱等各种手段来层层深入地进行教学,既不让学生感到枯燥,又提高了学生识读乐谱、分析乐谱的能力。
(四),表现歌曲
⑴师:从同学们的歌声里,我感受到了你们欢乐的心情。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课件播放藏族舞的视频资料)
⑵生学跳简单的动作。
[设计意图]:音乐与舞蹈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舞蹈中更充分地体验音乐。同时,舞蹈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媒介,对音乐本身的体验和音乐能力的形成则是主要目标。
(五)、课堂小结
师:让我们同藏族人民一起唱起来,跳起来……
师提问并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结束新课。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跳藏族舞时兴趣高涨,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熏陶。
九,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审美”为突破口,以实践活动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表现,挖掘音乐潜在的特殊魅力,培养学生内在的音乐修养,较好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1、注重了音乐性。本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让学生在体验的同时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2、注重了自主性。从新课教学开始,就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一方面是增强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的想像力与创造力。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激起了他们 自主学习的热情。
3、注重了审美性。整堂课以“体验、感受音乐”为主,以“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与体验,将多媒体辅助手段和音乐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时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境,利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境,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 愉快、互助的“真情时空”,在情感中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
4、注重了实践性。通过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主动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全身心投入到“装饰”藏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享受美、实践美、创造美。虽然这节课中还有许多令自己感到遗憾的地方,但我觉得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就不是遗憾, 我们只有走出自我,不断进取,才会真正了解自我、超越自我,尽自己所能为学生、为音乐教育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