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课时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课时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12 20:5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课时练习卷2021——2022学年度高一化学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共16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的水壶,可以清除其中的水垢,这是利用了醋酸的氧化性
B.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诗句,“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的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C.地沟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D.普通玻璃和氮化硅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2在Cl2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将Cu加入浓硫酸中,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
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立即插入乙醇中,铜丝变为黑色
3.下列对C2H5OH和CH3COOH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纯净的乙酸在16.6 ℃下呈固态,称为冰醋酸
B.无水CuSO4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C.C2H5OH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H2O分子中氢原子活泼
D.可用NaOH溶液除去CH3COOC2H5中的C2H5OH和CH3COOH
4.乙醇在下列反应中没有断裂O-H键的是(  )
A.加热条件下与HBr溶液反应
B.Cu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
C.浓H2SO4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脱水
D.浓H2SO4条件下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5.醇的Mukaiyama氧化反应是制备醛酮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反应历程可简单表示如下(其中R′,R″可以是羟基或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a中有不饱和键的形成
B.反应b为取代反应
C.反应c为水解反应
D.该反应机理的总反应中有2种有机物生成
6.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5%的乙醇能有效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B.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海水提溴、海水提碘都是化学变化
C.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酸雨和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D.白葡萄酒含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添加微量SO2可防止其被氧化
7.科学研究表明,医用酒精可以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
B.乙醇可以使人体产生新型冠状病毒抗体
C.乙醇与水能以任意比例互溶
D.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8.某二元醇的结构简式为 ,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系统命名法命名:5-甲基-2,5-庚二醇
B.该有机物通过消去反应能得到6种不同结构的二烯烃
C.该有机物可通过催化氧化得到醛类物质
D.1mol 该有机物能与足量金属 反应产生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用来制肥皂
B.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医疗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细菌蛋白质发生变性
D.蘸有油脂的器皿可用热氢氧化钠溶液洗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均能与水互溶,可推知所有的醇都能与水互溶
B.溴乙烷中混有溴单质,可通过加入过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来分离
C.一定条件下,油脂、纤维素和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
D.淀粉和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再加入少量碘水,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链烃基与羧基直接相连的化合物才叫羧酸
B.饱和一元脂肪酸组成符合CnH2n-2O2
C.羧酸是一类酸,它们在常温下都呈液态
D.羧酸的官能团为-COOH
12.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皮肤接触浓硝酸变黄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互为同分异构体
C.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越大越好,最好使用无水乙醇
D.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3.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C.人造黄油里的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不利,它是液态植物油加氢时产生的
D.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来消毒自来水
14.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体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
B.鸡蛋清溶液加硫酸镁会发生变性
C.油脂的氢化是加成反应
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15.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B.地沟油不宜食用,但可分馏提取汽油
C.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硝酸铵用于制备医用速冷冰袋,是利用了其溶于水快速吸热的性质
16.对食品的酸碱性判断是基本的生活常识。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西红柿、柠檬属于酸性食物 B.黄瓜、胡萝卜属于碱性食物
C.鸡蛋属于碱性食物 D.猪肉、牛肉属于碱性食物
二、综合题(共4题)
17.醋酸、淀粉、乙烯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有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   ;
(2)可作为食醋主要成分的是   ;
(3)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18.乙烯、苯、乙醇、乙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1)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了   (填“氧化”或“加成”)反应。
(2)苯和浓硝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
+HNO3   +H2O(请将反应方程式补充完整)。
(3)金属钠和乙醇、乙酸反应能生成    (填“H2”或“O2”)。
19.乙醇(CH3CH2OH)既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工业上可用乙烯制备乙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 =CH2 + H2O CH3CH2OH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加成”或“取代”)。
(2)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乙醇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3)为探究乙醇的性质,某学生向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将下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插入乙醇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由黑色变成红色,说明乙醇具有   性。
(4)萃取是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某学生拟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Br2,判断该方法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   。
20.根据乙烯和乙醇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两种物质中能使溴的四氧化碳溶液褪色的是   (填结构简式)。
(2)乙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说明乙醇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完成实验室用乙醇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   →CH3COO2H5+H2O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则可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这是利用了醋酸的酸性,A不符合题意;
B、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乙醇,B不符合题意;
C、“地沟油”的成分为油脂,含有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禁止食用,但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成为皂化反应,所以地沟油可生成肥皂,C符合题意;
D、玻璃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硅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醋酸的化学性质:1、弱酸性,可使指示剂变色;可与H前金属反应;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可与盐例如碳酸钙发生复分解反应。2、酯化反应。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叫皂化反应。
D、三大传统硅酸盐产品是陶瓷、玻璃、水泥。
2.【答案】B
【解析】【解答】A.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A不符合题意;
B.氯水中含有氯离子,则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B符合题意;
C.将Cu加入浓硫酸中,加热后才会有气泡产生,C不符合题意;
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立即插入乙醇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H2+Cl22HCl;
B.Cl2+H2OHCl+HClO;
C.Cu+2H2SO4CuSO4+SO2↑+H2O;
D. 2CH3CH2OH + O22CH3CHO + 2H2O 。
3.【答案】D
【解析】【解答】A.冰醋酸是纯净的乙酸进行冷凝得到的固体
B.水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可以利用无水硫酸铜进行检验
C.通过比较水和乙醇与钠反应的速率的快慢即可进行判氢原子的活泼性
D.氢氧化钠溶液促进了乙酸乙酯的水解
故答案为:D。
【分析】CH3COOC2H5在NaOH溶液中易发生水解反应,故除去CH3COOC2H5中的C2H5OH和CH3COOH,要选用饱和Na2CO3溶液。
4.【答案】A
【解析】【解答】A.加热条件下与HBr溶液反应为:CH3CH2OH+HBr CH3CH2Br+H2O,没有断裂O-H键,A符合题意;
B.Cu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断裂O-H键,B不符合题意;
C.浓H2SO4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脱水为: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断裂O-H键,C不符合题意;
D.浓H2SO4条件下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为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断裂O-H键,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分析】 乙醇加热条件下与HBr溶液反应、消去反应断裂的是C-O键。Cu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在浓H2SO4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脱水、在浓H2SO4条件下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断裂的是O-H键。
5.【答案】C
【解析】【解答】A.反应a中有S=N不饱和键的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b两个有机物结构断裂S-Cl键与O-H键,形成S-O键和HCl,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c中,有S=N双键断,S—O单键断,C—H单键断,不是水解反应,故C符合题意;
D.对本题反应进程图象整体分析可得,故 在整个反应过程可以看作是催化剂,所以总反应为 + + +HCl,总反应中有2种有机物生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由图像可知,反应a中有S=N的形成;
B.由图像可知,反应b中有S-Cl键与O-H键的断裂,和S-O键、H-Cl键的形成;
C.由图像可知,反应c中没有水的参与;
D.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为箭头指入的物质,生成物为箭头指出的物质。
6.【答案】D
【解析】【解答】 A.一般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而不是95%的酒精,A错误;
B.金属的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B错误;
C.温室效应主要与CO2有关,与氮氧化物无关,C错误;
D.SO2具有还原性,微量的SO2可以防止维生素等被氧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消毒用酒精是75%的;
B.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C.温室效应主要与CO2有关;
D.葡萄酒可以用SO2作为添加剂。
7.【答案】B
【解析】【解答】A. 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杀菌消毒效果最好,故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故A不符合题意;
B. 乙醇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但乙醇不能使人体产生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故B符合题意;
C. 乙醇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故C不符合题意;
D. 乙醇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而使其褪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乙醇只是可以使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 变性,要想产生抗体可以注意疫苗
8.【答案】C
【解析】【解答】A. 为二元醇,主链上有7个碳原子,为庚二醇,从左往右数,甲基在5碳上,二个羟基分别在2、5碳上,用系统命名法命名:5-甲基-2,5-庚二醇,A不符合题意;
B. 羟基碳的邻位碳上有H,就可以消去形成双键,右边的羟基消去形成双键的位置有2个,左边个羟基消去形成双键的位置有3个,定一议二,形成二烯烃有6种不同结构,B不符合题意;
C.羟基碳上至少有2个H才能催化氧化得到醛类物质,左羟基碳上无氢,右羟基碳上只有1个氢,不能得到醛类物质,C符合题意;
D.1mol 该有机物含2mol羟基,2mol羟基能与足量金属 反应产生氢气1mol, 标况下为22.4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醇类消去反应的条件是羟基碳的邻位碳上有H;而催化氧化是羟基碳上要有氢,1个氢催化氧化为酮,2个氢催化氧化为醛;这些常见性质要牢记。
9.【答案】B
【解析】【解答】A.地沟油主要成分属于酯,能够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生制取肥皂的高级脂肪酸盐,因此可用来制肥皂,A不符合题意;
B.糖类中的单糖、二糖及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蛋白质、及淀粉、纤维素等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符合题意;
C.医疗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有很好的渗透性,能使细菌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其生理活性,从而失去对人健康的破坏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油脂属于酯,能够与热碱液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物质,因此蘸有油脂的器皿可用热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地沟油”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因此禁止食用;主要成分是油脂,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B.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多糖,多糖以及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单糖和二糖以及油脂都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C.医疗酒精体积分数是75%,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可以用来杀菌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即皂化反应
10.【答案】A
【解析】【解答】A.醇分子中羟基所占比例越大,溶解性越强,烃基所占比例越大,憎水越大,在水中溶解度越小,所以并不是所有醇都能与水互溶,故A符合题意;
B.过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具有还原性,能与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溴离子,溴乙烷难溶于水,可用分液法分离,故B不选;
C.油脂能水解,纤维素水解最终生成葡萄,蛋白质水解最终得到氨基酸,故C不选;
D.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蓝色,淀粉和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再加入少量碘水,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故D不选;
故答案为:A。
【分析】A.醇分子中羟基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羟基亲水,而烃基憎水
B.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得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进行分液即可
C.油脂含有酯基,蛋白质含有肽键均可水解,而纤维素是多分子缩聚而成也可以水解成单糖
D.碘主要检测淀粉是否存在
11.【答案】D
【解析】【解答】A. 苯环直接与羧基相连的化合物也是羧酸,不仅仅是连接链烃基,故A不符合题意;
B. 饱和一元脂肪酸的通式应为CnH2nO2,故B不符合题意;
C. 羧酸是一类酸,有的呈液态,有的呈固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羧酸的官能团为-COOH,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苯环直接与羧基相连的化合物也是羧酸,羧酸是一类酸,有的呈液态,有的呈固态。
12.【答案】A
【解析】【解答】A.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中含有苯环,接触浓硝酸颜色会变黄,这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A符合题意;
B.淀粉和纤维素尽管都用(C6H10O5)n表示,但二者的n不同,因此二者分子式不同,故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B不符合题意;
C.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是75%,该浓度的乙醇渗透性好,消毒能力最强,因此不是浓度越大越好,C不符合题意;
D.油脂有确定的分子式,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蛋白质遇到浓硝酸会变黄色;
B.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 (C6H10O5)n 表示,但是n值不同;
C.75%的酒精用于消毒,消毒效果最佳,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
D.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3.【答案】B
【解析】【解答】A.淀粉、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不是水解,所以没有变成氨基酸,故B符合题意;
C.氢化植物油如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是反式脂肪酸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油在加压和镍等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硬化,从液态不饱和脂肪酸变成固态或半固态的饱和脂肪酸。但在处理过程中,植物油中一部分不饱和脂肪酸从天然构架顺式不饱和脂肪酸转变成了反式不饱和脂肪酸。氢化植物油里的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不利,故C不符合题意;
D.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来消毒自来水。它是一种慢性中毒药物,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福尔马林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新生儿体质降低甚至鼻咽癌等病症。高浓度的福尔马林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作用。长期接触福尔马林可能会导致癌症,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淀粉、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而不是水解;
C.氢化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不利于健康;
D.福尔马林中的甲醛是一种有害物质;
14.【答案】C
【解析】【解答】A.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A项不符合题意;
B.重金属盐才能使蛋白质变性,而鸡蛋清溶液加硫酸镁,蛋白质发生盐析,而不会变性,B项不符合题意;
C.油脂的氢化是油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脂肪,C项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化学式中的n值不同,故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B.鸡蛋清溶液加硫酸镁会发生盐析;
C.油脂中含不饱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D.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
15.【答案】B
【解析】【解答】A.煤的气化、液化分别指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液体燃料,煤的干馏指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三者都属于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地沟油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不宜食用,其主要成分是油脂,不是烃类,而汽油主要成分为烃,故不可以分馏地沟油获得汽油,B符合题意;
C.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属于糖类,其组成元素为C、H、O三种元素,C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能快速吸收大量热,故可以降温,制备医用速冷冰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分析】汽油是烃,而地沟油主要是油脂,不能进行分馏得到。其他选项均正确
16.【答案】B
【解析】【解答】A.西红柿、柠檬属于碱性食物,A不符合题意;
B.黄瓜、胡萝卜属于碱性食物,B符合题意;
C.鸡蛋属于酸性食物,C不符合题意;
D.猪肉、牛肉属于酸性食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判断食品的酸碱性,酸性食物通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含有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物质;蔬菜、水果多含钾、钠、钙、镁等盐类,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习惯上称为碱性食物,以此来解答。
17.【答案】(1)乙烯
(2)醋酸
(3)淀粉
【解析】【解答】(1)乙烯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2)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
(3)淀粉是多糖,可发生水解反应;
【分析】(1)根据乙烯的用途分析;
(2)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
(3)淀粉是多糖,可水解;
18.【答案】(1)氧化
(2)
(3)H2
【解析】【解答】(1)KMnO4具有氧化性,能将乙烯氧化成CO2,因此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2)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HNO3中的-NO2取代了苯环上的H,形成;
(3)乙醇中的羟基和乙酸中的羧基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H2;
【分析】(1)KMnO4具有氧化性,能将乙烯氧化成CO2;
(2)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
(3)醇羟基和羧基都能与金属钠反应;
19.【答案】(1)略
(2)略
(3)略
(4)略;略
【解析】【解答】(1)该反应中反应物有两种,且其中一种反应物含有C=C,反应后C=C断裂,只生成一种物质,因此该反应为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加成
(2)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因此其所含官能团名称为羟基;
故答案为:羟基
(3)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形成CuO;插入乙醇中,铜丝表面由黑色变为红色,则CuO转化为Cu,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还原
(4)萃取剂需同时满足①与原溶液不反应;②与水不互溶;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由于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因此乙醇不能萃取溴水中的Br2;
故答案为:否;乙醇能与水互溶
【分析】(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特点确定反应类型;
(2)根据乙醇的结构确定其官能团名称;
(3)结合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分析;
(4)根据萃取剂的条件进行分析;
20.【答案】(1)CH2=CH2
(2)还原性
(3)CH3COOH
【解析】【解答】(1)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2)KMnO4具有强氧化性,乙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
(3)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用乙醇与乙酸(CH3COOH)反应;
【分析】此题是对乙烯和乙醇性质的考查, 结合乙烯和乙醇的相关性质进行分析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