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深山藏古寺
准、深、新
材料作文
即只给材料,不限话题、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不给话题;材料蕴涵深广,具有现实意义;可多角度立意,但观点不能脱离材料;有“三自”要求:即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一则寓言、一篇文章
一首诗歌、一幅漫画
一个事件、一条新闻
一段歌词、一组素材
一张图表、一幅漫画
……
材料
来源
单则材料
多则材料
考点解析
考场作文能准确审题、正确立意,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半!
一等立意 切合题意 立意深刻 二等立意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三等立意 基本符合题意,有中心 四等立意 偏离题意,有中心 五等立意
完全偏离题意
审题
即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题目材料,以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与之相符的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角度及感情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立意
即在题目材料限定的基本框架里,确立自己文章的主题。
审题 = 审材料 + 审要求
前提、基础
拓展、细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材料作文的特点,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2.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原则,避免出现审题立意的常见病症。
3.探索归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能够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由浅入深,确定材料最佳立意。
壹
单则材料
典例寻法
例1: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参考立意: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方法一:概括事件,提炼中心
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概括材料,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审题三步走:
1.概括中心事件(人物+事件+结果)。
2.明确材料蕴含的道理,确定立意方向(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
3.组织观点句,提炼成中心论点的句子。
巩固1: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里。
小鸟对蚯蚓说:“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 ”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里。”小鸟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
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
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小鸟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了。”
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参考立意: ①个体通过自己合适的方式方法回馈母体,共同发展。
②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家一起生活,努力协作,建设好大家共同家园。
例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了这则材料,谈谈你对此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除诗歌外),题目自拟。
参考立意:人要奋斗拼搏,不断超越自我。
方法二:找关键词,把握主旨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及命题者的提示性语句,如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审题三步走:
1.阅读材料,按上述思路查找关键词句,筛选勾画。
2.以关键词语为中心话题进行联想扩展,确定立意。
3.以整体材料为依托,展开多方面的联想,选取最佳立意。
巩固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参考立意:强弱可以相互转化,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意志,就能够由弱到强,实现身体的强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
例3: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
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600字。
参考立意:批评有些中国青年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意识淡薄。
方法三:辨明态度,明确褒贬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巩固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楚国马车底座较低,易碰伤马腿,且车速很慢。楚王想下令改高底座。大臣提议:“可发布告示,今年可能会发洪水,为避免洪水漫进房屋建议各家加高门槛。”告示发布后,老百姓都加高了门槛,可马车进门时车底会碰到门槛,于是纷纷把底座改高。半年后,竟然改造完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要学会变通,转换思维。
例4: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它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小巧、柔弱和笨拙的萤火虫如何对付它呢 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那东西细得像头发,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而蜗牛根本不把萤火虫放在眼里,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贪图安逸享乐必酿成苦果。
方法四:不同对象,多重立意
所给材料中有多个人或物,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行为,从不同的人或物的角度考虑,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立意时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并力争使文章立意新颖深刻。
巩固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喜鹊每天都为大树唱颂歌:“您长得多么高大,多么挺拔!您的枝叶多么繁茂!”这歌声使大树深深地陶醉了。一天,正在酣睡的大树被一阵“当、当、当”的响声惊醒了。原来是一只啄木鸟不停地用它那又尖又硬的长嘴啄着树干。“啄木鸟,你吵得我心烦意乱,啄得我皮肉疼痛,快滚开!”啄木鸟含着泪水飞走了。从此以后,大树成了蛀虫的乐园,树干几乎被蛀空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它在痛苦的呻吟中倒下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听取别人善意的批评。
单则时评材料
单材料时事类的材料多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时事(具体情境),又有非常强的的争议性。
与一般材料作文不同的是单则时评材料作文要求就事论事,此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实际上就要完成材料给出的众多任务。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媒体报道,某瓜农承包了200亩地种西瓜,经常有附近的人在瓜熟后前来偷瓜,瓜农多次报警都未见效。两个女子开着三轮车来偷西瓜,偷了满满一车。瓜农在阻拦过程中与她们拉扯,一女子的膝盖擦破流血并报了警。民警协调让瓜农赔偿300元医药费,这让他十分委屈。警方回应称:某女摘了八九个西瓜,价值二十余元,因西瓜价值小,情节轻微,对偷瓜女进行了批评教育,同时考虑到其受伤,经现场调解,瓜农赔偿300元钱。此事引发广泛议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民警、瓜农或偷瓜女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郑毅”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立意:执法要公正;维权要合理、更要合法。
单则时评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1.题目陈述事实或问题,给出任务(文体要求、写作对象、具体事件、思维驱动)。
2.材料具有情境性、矛盾性、争议性。
3.写作重在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注意挖掘,关涉“基本尺度”“基本冲突”。
5.适当拓展,为“就事议事”服务。
将人或事放在具体情境中辨析讨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态度鲜明而不非此即彼,讨论时有充分的辩证意识。
贰
多则材料
例1: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晏子春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材料二: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方法一:相同型材料——求同法—— 异中求同
参考立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巩固1: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202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材料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材料三:“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荀子·大略》
关于“教育惩戒”,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谈谈你的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立意: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有必要。
例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100年前,胡适、鲁迅、李大钊等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引领了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带来了民主和科学,也为民族带来了希望。
材料二: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在地背后的中国航天人团队中,大多数是80、90后的年轻人。
材料三:某单位新来的年轻人小王,不用心、不加班,也不在意业绩,在清淡中领一份基础工资,过着“无所谓”的日子。
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方法二:相反型材料——求异法—— 同中求异
参考立意:青年人在时代前进中应勇立潮头,引领发展,不要虚度青春。
材料一:甲说:“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能致富,所以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仍应发扬光大。”
材料二:乙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靠勤劳仅仅能温饱,要致富,必须依靠科技。高科技=高效益,这是致富的公式。”
方法三:相对型材料——互补法—— 求同存异
参考立意:致富必须依靠勤劳和高科技的结合。
例3: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巩固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9月3日,某中学的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典礼的主题是,“追求卓越,做时代的引领者”。今年的国庆节是我们伟大祖国70周年诞辰。70年来,我们祖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伟大的祖国一直在追寻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以坚实的脚步不断前行,不断超越。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勉励我们的科学家要“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科技成果”。
作为这个充满梦想、充满活力、充满机遇的时代的青年学生,你会有怎样的感悟和憧憬?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立意:青年人在时代前进中应追求卓越,培养持之以恒和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三大步骤
1.逐则分析:抓关键词,概括主旨。
2.找关联点:比对分析,寻找异同。
3.选切入点:勾连材料,确定立意。
注意:
①多则材料组合类型的作文必须从整体考虑,切忌完全把各则材料割裂开来,不能就一事论一事。
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关系,寻找联系点,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材料,寻找最佳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技巧
单则材料
1.概括事件,提炼中心
2.找关键词,把握主旨
3.辨明态度,明确褒贬
4.不同对象,多重立意
多则材料
1.相同型材料——求同法——异中求同
2.相反型材料——求异法——同中求异
3.相对型材料——互补法——求同存异
方法小结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四原则
1.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必须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所给材料的意旨。忌据材料局部“断章取义”立意作文。
2.筛选性原则。即命题人所给的材料有几个不同的审题立意角度,在写作时,要对不同角度的立意进行筛选,选取自己占有材料丰富、见解新颖深刻的立意角度去写。
3.最佳性原则。选准角度,选取最佳角度立意。
4.创新性原则。即立意要有独到新颖之处,要有不同于一般考生的见解,避开“大众化”,选取新视角,开拓新思维,发表新见解。但创新不可脱离原材料,观点要能自圆其说,否则,立意就偏离题意了。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常见病症
一、误解材料,题型不清
二、忽视要求,脱离材料
三、偷换概念,另起炉灶
四、朦胧感知,似是而非
五、断章取义,因小失大
六、只写现象,不析本质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村东有片低洼地,每到春季,父亲总在那里耕种,把各种各样的种子播下去,但却很少吃到那里种的瓜菜。因为瓜果成熟的季节,那片菜地就成了一片汪洋。尽管如此,父亲仍是每年仔仔细细地种齐那里的每一分土地。十七岁的我对父亲说:“别种了,反正收获不了,种也白种。”父亲握着锄头,很平静地对我说:“我知道,但是,我是农民,即使没有收获,我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土地一片荒芜,留有空白。”
能力提升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深入地领会材料的内涵,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出新意。
参考立意:不让生命留有空白。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盲目学习他人,容易丧失自我,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能好高骛远。
3.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材料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材料二:周恩来家规:晚辈出差顺路来看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他代付伙食费。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他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材料三: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审判过程中,刘铁男声泪俱下忏悔自己害了儿子。据检方信息,其子刘德成22岁时,就有人把750万元汇入到他的账户;而在2007到2011年,他没上班,却挂名领取薪金121万元。
材料四:我们今天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可以合理吸收中华传统家训家规的精华,为形成新时代的良好家教和家风提供丰厚滋养。——《人民日报》评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立意:家风、家规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