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3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3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2 21:0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蜡 B.海波 C.松香 D.沥青
2.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CD段是气态
C.海波在BC段内能增加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3.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第7min时是固液共存态
B.甲在ab段停止吸热
C.甲对应石蜡,乙对应海波
D.乙的熔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4.海波的熔点为48℃,如果海波的温度正好是48℃,则海波处于(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5.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变多了 B.冰变少了
C.冰的多少没变化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6.纯铁的熔点是1535℃,则1535℃的铁(  )
A.是固态 B.是液态
C.是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 这是利用了水(  )
A.熔化吸热 B.汽化放热 C.液化吸热 D.凝固放热
8.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在CD段是气态 B.海波的沸点是48℃
C.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D.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9.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凝固点低于45℃
B.在BC段,该物质没有吸热所以温度不变
C.在t=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
D.EF段物质吸收了热量
10.如图为某固态物质加热至沸腾时温度变化过程。相关分析中符合事实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开始熔化的温度是80℃
C.cd是沸腾过程,不需要继续吸热
D.在第15分钟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11.对以下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
A.寒暑表测得某地当时的气温是17℃
B.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C.烧开的水在壶口周围会形成大量的“白汽”,这是汽化现象
D.图中描述的是松香凝固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12.如图为某国产品牌冰箱配备的“超导料理盘”。它采用了超导热管技术,被科技界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好的导热技术。常温下将冰冻食物放在该料理盘上,其解冻速度是在空气中直接解冻的4倍;若在冰箱冷冻室中使用,食物放在上面的冷冻速度则是普通冰箱的3倍,“滴水成冰”只需几秒钟。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解冻食物时,食物中的冰发生了液化现象
B.解冻食物时,该料理盘可帮助食物快速吸收热量
C.冷冻食物时,食物中的水发生了凝华现象
D.冷冻食物时,该料理盘迅速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并传递给食物
二、填空题
13.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比乙盆里的少,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对于两盆水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盆水温比乙盆高
B.甲盆水温比乙盆低
C.甲、乙两盆水温相等
D.要用温度计测量后才知道哪盆水温高
选择理由:______。
14.如图是海波和松香的熔化曲线图,据此判断海波是_____,松香是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晶体_____(选填“有”“没有”)固定的熔点。
15.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本次奥运场馆的制冰第一次大规模使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冰过程中,制冷管道内液态二氧化碳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为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从其周围冰板混凝土中______热量。冰板混凝土温度逐步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洒在冰板上的水就会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冰。
16.如图所示,甲图表示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的______(填“凝固”或“熔化”)图像。由乙图可知,AB段物质处于__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BC段物质处于__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CD段物质处于__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
三、综合题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如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2℃左右,考虑到混合液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 04 107 111 117 124 141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2)对我们青岛地区常年最低气温约为- 15°C的汽车来说,宜选防冻液含量为________%的混合液;
(3)长时间使用后,因为________(选填“水”或“防冻液”或“混合液”)的蒸发会导致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将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18.生活处处有物理,勤于思考皆学问.只要你善于观察,在厨房中你就可以发现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答:
(1)李明发现妈妈切肉前总是先磨刀,目的是为了_____.
(2)夏天,李明从冰箱里取出自己喜欢喝的“可乐”后,不一会就发现可乐瓶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_____.
(3)从厨房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试举一例(要求写出现象或厨具名称,以及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现象或厨具名称:_____.
涉及的物理知识:_____.
19.请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冻 豆 腐
冻豆腐是中国一种传统的豆制品美食。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把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到0℃时,水结成了冰,它的体积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即使豆腐温度再降低,冰的体积几乎也不再变化。
将冻豆腐从冰箱内取出,等到豆腐中的冰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如图所示)。此时的豆腐孔隙多、弹性好、吃上去的口感很有层次,深受人们的喜爱。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冻豆腐解冻后,其中有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这是由于新鲜豆腐里的水先______,之后,在冻豆腐解冻过程中______而形成的;
(2)冻豆腐从冷冻室里取出时会冒“白气”,这些“白气”是向______的(选填“上飘”或“下落”);
(3)将新鲜的豆腐切成长方块(如图所示)放入冰箱冷冻室,一天后取出冻豆腐块,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比较接近冻豆腐块形状的是______图。
20.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多次成功坐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1)在大洋万米深处,奋斗者号可以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海底样貌,它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0m/s;
(2)载人潜水器的壳体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如图所示是金属钛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金属钛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熔化过程中不断______热量温度不变,BC段金属钛处于______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暖手袋
暖手袋是冬天常用的取暖工具。一种不需要充电的暖手袋被广泛使用。
这种暖手袋主要由一块金属片和某种液体组成。使用时,用手轻折金属片可使其弯曲,放手后它会在液体中轻微振动,并最终恢复原状。金属片轻微的振动会使袋中的液体变成固体,同时会放出热量,暖手袋的温度迅速升高。
这种暖手袋可以循环使用。再次使用前只需要把暖手袋放入沸水中加热约10分钟即可。
小慧将袋中的液体取出并加热到90℃后,放在室温下自然冷却,测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液体温度(℃) 90 78 68 60 54 49 45 42
时间(min) … 150 160 170 180 190 … 300
液体温度(℃) … 21 20 19 18 18 … 18
(1)暖手袋中金属片的材料应具有较好的______(弹性/导电性)。
(2)暖手袋能产生热量来取暖是因为袋中物质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原因。
(3)再次使用前把暖手袋放入沸水中的原因是______。
(4)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液体从开始到300min的自然冷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5)当时间为25min时,暖手袋中液体的温度最可能是______。
A.63℃ B.63.5℃ C.64℃ D.65℃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蜡、松香、沥青无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因此都属于非晶体;海波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C
【详解】
A.由图可知,海波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海波的熔点,熔点是48℃,故A错误;
BD.由图可知,第6min时海波刚刚开始熔化,第12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在CD段是液态,故BD错误;
C.海波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此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C正确。
故选C。
3.A
【详解】
A.甲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且熔点是48℃,从第4min开始熔化,到8min熔化完成,在第7min时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正确;
B.甲在ab段处于熔化过程,此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错误;
C.甲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海波是晶体,故甲对应的是海波,乙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石蜡是非晶体,故乙对应的是石蜡,故C错误;
D.从图可以看出,乙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没有熔点,故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
晶体吸热达到熔点,若不再吸收热量,则晶体不会熔化,此时处于固态;若能继续吸热,才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全部熔化后不吸热也不放热,物质处于液态。海波是晶体,其熔点和凝固点均为48℃,所以48℃的海波可能处于固态,还可能处于液态,也可能处于固液混合态。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详解】
-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冰和水之间存在温度差,水放出热量,水首先凝固,水变成冰,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冰的温度最高升高到0℃,冰不会熔化,所以容器中的冰会增多。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D
【详解】
铁是晶体,则熔化时温度保持在1535℃不变,即铁的熔化过程是在1535℃温度下由固态逐渐变化为液态,所以在1535℃时既有熔化开始时的固态铁,也有熔化结束前的液态铁,更有熔化过程中的固液共存状态的铁。
故选D。
7.D
【详解】
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时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这是因为水在凝固时放热,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8.D
【详解】
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由图像可知,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B点时即6min时,海波刚开始熔化,所以仍是固态;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对应的温度即为熔点是48℃,但该过程需要持续吸收热量,所以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到了12min后,熔化过程结束,海波全部变为液态,因此海波在CD段是液态。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C
【详解】
A.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E点达到凝固点,因此凝固点等于45℃,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晶体,晶体熔化时吸热不升温,在BC段该物质正在熔化,温度不变,但要持续吸热,故B错误;
C.t=2min时,该物质还没有达到熔点,因此处于固体状态,故C正确;
D.EF段是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晶体凝固时,放热不降温,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该图象中ab段表示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该物质固态时是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ab段表示熔化过程,图中所示,从50℃开始熔化,故B不符合题意;
C.cd段是液体的沸腾阶段,温度保持80℃不变,则沸点是80℃,液体沸腾时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4~11min物质是熔化过程,该物质在第15min时为液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详解】
A.由图可知,寒暑表测得的气温是-3℃,故A错误;
B.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持续吸热,当锅里水沸腾后,碗里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与锅里水温度相等,不再吸热,故碗里的水不会沸腾,故B正确;
C.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由图可知该图是晶体的凝固曲线,松香是非晶体,故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
A.食物解冻时,食物中的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
B.解冻食物时,因冰熔化需要吸收热量,该料理盘可帮助食物快速吸收热量从而加快解冻,故B正确;
C.冷冻食物时,食物中的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发生了凝固现象,故C错误;
D.冷冻食物时,食物中的水发生凝固现象,向外放出热量,该料理盘可以迅速将热量从食物中释放到空气中,从而加快冷冻,故D错误。
故选B。
13. C 见解析
【详解】
[1][2]由于在两盆里的水还未完全熔化时,都是冰水混合物,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oC,所以两盆里的温度相同。
故选C。
14. 晶体 非晶体 有
【详解】
[1]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晶体;若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根据海波和松香的熔化曲线图,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据此判断海波是晶体。
[2]松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故松香是非晶体。
[3]晶体熔化过程中固定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15. 汽化 吸收 凝固
【详解】
[1][2]制冰过程中,制冷管道内液态二氧化碳变为二氧化碳气体,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需要吸热,从而从其周围冰板混凝土中吸收热量。
[3]洒在冰板上的水是液态变成固态的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16. 非晶体 凝固 液 固液共存 固 80
【详解】
[1][2]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物体放出热量,但温度不断下降,没有固定不变的温度,属于非晶体凝固的图像。
[3][4][5]图乙中物体的放热的过程中,开始温度下降,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全部凝固变成固态后温度继续下降,属于晶体的凝固图像,AB段物质还未开始凝固,处于液态;BC段物质正在凝固,处于固液共存态;CD段物质凝固过程结束,处于固态。
[6]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凝固点,根据图像该晶体的凝固点为80℃。
17. 先降低后升高 40 水 升高
【详解】
(1)[1]观察表中数据得出,当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时,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
(2)[2]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2℃左右,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27℃左右,由表中数据可知选择40%和90%的防冻液,而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选择40%的防冻液较为合适。
(3)[3]与原来相比,水箱内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18. 使刀刃更薄,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刀把上的花纹 增大摩擦
【详解】
试题分析:(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2)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
(3)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1)小明发现妈妈切肉前总是先磨刀,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使刀刃更薄,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2)冰箱里取出自己喜欢喝的“可乐”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可乐瓶液化成小水珠.
(3)现象或厨具名称:刀把上的花纹,可以增大手与刀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
故答案为(1)使刀刃更薄,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2)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3)刀把上的花纹;增大摩擦.
【点评】
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非常相似,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和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压强和摩擦力的问题.
19. 结冰体积变大 冰化成水跑掉 下落 丙
【详解】
(1)[1][2]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冻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即新鲜豆腐里的水先结冰体积变大,之后,在冻豆腐解冻过程中冰化成水跑掉而形成的。
(2)[3]冻豆腐从冷冻室里取出时会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随空气流动形成。由于热胀冷缩,冷空气密度大,所以这些“白气”是向下落的。
(3)[4]将豆腐切成方块后放入冰箱冷冻室,其中的水份会凝固成冰,从而体积变大,后一天后取出来观察,豆腐的形状应该是比原来变大了,故丙图符合题意。
20. 超声波 大于 晶体 1668 吸收 固液共存
【详解】
(1)[1][2]大洋万米深处,奋斗者号可以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样貌,此过程声音是通过液体(海水)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2)[3][4]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点,所以金属钛是晶体,它的熔点是1668℃。
[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6]BC段金属钛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1. 弹性 凝固 使袋内固态物质吸热熔化成液态 先快后慢再不变 B
【详解】
(1)[1]根据短文知道,充电的暖手袋用手轻折金属片可使其弯曲,放手后能够恢复原状,所以暖手袋中金属片的材料应具有较好的弹性。
(2)[2]由于“金属片轻微的振动会使袋中的液体变成固体,同时会放出热量,暖手袋的温度迅速升高。”所以,暖手袋能产生热量来取暖是因为袋中物质发生了凝固的原因。
(3)[3]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暖手袋可以循环使用,再次使用前只需要把暖手袋放入沸水中加热约10分钟即可。即因为此过程是暖手袋内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4)[4]由表中数据知道,第一个10min液体下降了
90℃-78℃=12℃
第二个10min液体下降了
78℃-68℃=10℃
第三个10min液体下降了
68℃-60℃=8℃
第四个10min液体下降了
60℃-54℃=6℃
由此可知,液体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时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5)[5]由表中数据知道,20min时液体的温度为68℃,30min时液体的温度为60℃,所以当时间为25min时,暖手袋中液体的温度应该是64℃,根据液体降温先快后慢的特点知道,液体温度应低于64℃,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