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2 21: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单选题
1.如图,两位工作人员正与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合影。图中冰墩墩(包括底座)的高度约为( )
A.0.5m B.1.0m C.1.7m D.2.5m
2.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拃”。如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某人“一拃”的长度。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读数时,视线应从甲方向观察 B.读数时,视线应从乙方向观察
C.“一拃”的长度为1.9cm D.“一拃”的长度为19cm
3.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首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超级杂交水稻,这一成果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种超级杂交稻未来株型高度将达到(  )
A.20mm左右 B.20cm左右 C.20dm 左右 D.20m左右
4.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量的结果为:13.26cm、13.27cm、13.2cm、13.28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
A.13.25cm B.13.26cm C.13.27cm D.13.28cm
5.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信息,对图中这棵小树的高度估测合理的是(  )
A.0.5m B.1m C.2m D.4m
6.某同学测得自己每分钟脉动次数为80次,由此计算出每次脉动时间为
A.1.33秒 B.0.75秒
C.0.0125秒 D.均不对
7.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
A.万里长城全长约670m
B.一本物理书长2.67cm
C.一元硬币的直径为18.0dm
D.一位同学的身高约165cm
8.“估测”是物理学中吊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估测结果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口罩的厚度约为0.5cm B.每分钟脉搏跳动约75次
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8s D.一个橡皮的质量约为100mg
9.如图是某单位组织党日活动时的合影,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出他们所用党旗的规格是(  )
A.长96cm,宽64cm B.长144cm,宽96cm
C.长192cm,宽128cm D.长288cm,宽192cm
10.下列数值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0g B.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mm
C.一个中学生的正常心跳频率为1.2Hz D.人们生活最适宜的环境温度约为25℃
11.如图所示,葛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正确的测量是(  )
A. B. C. D.
12.下图为广州市的地标工程——广州塔,你认为它的总高度(塔身+天线桅杆)是(  )
A.600km B.600m C.600cm D.600mm
二、填空题
13.(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
(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3)在图中,根据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______
14.(1)如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分度值是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机械停表的计数是______s。
15.(1)如图所示的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停表的读数是______s。
(2)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下图所示的常用液体体温计,它是利用液体的______的性质制成,它的量程是______,此时的示数是______。
16.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不怕麻烦测了五次,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75.1cm、75.2cm、75.1cm、77.2cm、75.3cm,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若测量时用力拉长了塑料卷尺,那么,测量结果会______。(填“偏大、不变、偏小“)
三、综合题
17.(1)很多同学都有佩戴电子手表的经历,当我们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表示为10:00:01,隔了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该电子手表,此时表盘的示数为11:01:02,则两次时间差异为多少秒?
(2)小新五次测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42cm、48.426cm、48.43cm、48.34cm、48.44cm,则测量结果应为多少?
18.(1)图中物体长度为 cm。
(2)图乙空气中有一束光垂直射向直角形玻璃砖,如图所示,请作出这束光线射入玻璃砖后并从斜边射出的大致方向。
(3)图丙所示,请根据已知光线,完成光路图。
19.(1)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2)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20.(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____ cm。
(2)根据图乙中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
( )
(3)根据图丙画出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后的出射光线。
( )
21.(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
(3)如图丙所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该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人的身高约1.7m,由图可知,图中冰墩墩(包括底座)的高度与人体身高接近,约为1.7m,故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
A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垂直,故A错误,B正确;
CD.刻度尺读数时需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分度值为1cm,故“一拃”的长度应读为19.0cm,故C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A.20mm合计为2cm,两个大拇指的宽度,而超级杂交稻未来株型高度大约人的高度,故A不符合题意;
B.20cm合计为一支笔的长度,而超级杂交稻未来株型高度大约人的高度,故B不符合题意;
C.20dm 合计2m,即人的高度,故C符合题意;
D.20m差不多6层楼高,而超级杂交稻未来株型高度大约人的高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
刻度尺的测量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准确值基本相同,故13.2cm是错误数据剔除。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测量误差,故该物体的长度为
故选C。
5.C
【详解】
中学生平均身高在1.6m~1.7m,对比可估测小树高度为2m,故C符合题意,A 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
自己每分钟脉动次数为80次,脉动频率为:
,即每次脉动时间为0.75s.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
A.根据实际情况可知,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km,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实际情况可知,一本物理书长2.67dm,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实际情况可知,一元硬币的直径为18.0mm,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实际情况可知,一位同学的身高约165cm,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详解】
A.一般医用外科口罩的厚度在1mm,即0.1c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75次左右,故B符合题意;
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时间在15s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橡皮的质量约10g,即10000m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从图片所给信息可以看出成年人身高都在100cm以上200cm以下,而图中党旗的宽度与人的身高相对比C选项符合规格。
故选C。
10.B
【详解】
A.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0g,与一个大苹果的质量相差不多。故A不符合题意;
B.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与伸开手掌时,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接近。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正常心跳一分钟约70次左右,频率为1.2Hz,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们生活最适宜的环境温度约为20~28℃,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D
【详解】
A.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有紧贴被测物体,故A不符合题意;
B.读数时视线未与尺面垂直,故B不符合题意;
C.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刻度尺的使用规范,方法正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详解】
广州塔的高度比十层楼要高,一层楼的高度大概3m,故广州塔一定大于30m,并且其高度绝对小于两个市区的距离,故只有600m符合实际,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3. 2.85 29
【详解】
(1)[1]由图中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的左端与1.00cm对齐,右端与3.85cm对齐,故可知物体A的长度为
l=3.85cm-1.00cm=2.85cm
(2)[2]由图中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该温度计的示数为29℃。
(3)[3]因法线垂直于平面镜,且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画出反射光线OB如下图所示
14. 2.50 0.1 190
【详解】
(1)[1][2]如图甲,刻度尺每1大格表示1cm,平均分成10小格,每小格0.1cm,即分度值为0.1cm,左端读数为4.00cm,右端读数为6.50cm,故物体的长度为
(2)[3]如图乙,分针指示3min与4min之间,更接近于3min,即分针表盘读数为3min,秒针指示为10秒,秒针表盘读数为10s,即
15. 1.15 101 热胀冷缩 3542 38
【详解】
(1)[1] 由图可知,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1.00cm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2.1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2.15cm-1.00cm=1.15cm
[2]停表中的小表盘是以分钟为单位的,每一格表示0.5分钟,大表盘是以秒为单位的,每一小格表示0.1s,小表盘的指针在1分钟到2分钟之间,且超过1.5分钟,大表盘的指针在41秒处,因此秒表读数为
1min41s=101s
(2)[3]如图所示的常用液体体温计,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由图可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即该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5]由图可知该体温计1分成10个小格,一小格代表0.1,即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故此时的示数为38。
16. 75.2cm 偏小
(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然后求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与平均值相差最小的测量值误差最小;
(2)对物体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准。
【详解】
[1]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不怕麻烦测了五次,这是为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其中77.2cm与其它四个测量结果比较,差别最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则桌子的长度为
[2]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被拉长的塑料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
17.(1)1h1min1s;(2)48.43cm.
(1)已知两个具体的时刻,两者之差就是经历的时间.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然后求出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与平均值相差最小的测量值误差最小.
【详解】
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表示为10:00:01,第二次观察电子手表,表盘的示数为11:01:02,则两次时间差异为;
(2)用此刻度尺测量的数据的倒数第二位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所以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即分度值是1mm;比较测量结果知,“48.34cm”和与其它三个测量结果比较,准确值不同,所以是错误的,应该舍去;“48.426cm”估计值多一位,应记为“48.43cm”,课桌的宽度为
故答案为1h1min1s;48.43cm.
【点睛】
此题考查我们根据时刻计算时间差和长度,属于基本能力,需要熟练掌握.
18.(1)3.50;(2);(3)
【详解】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5.5cm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5.50cm-2.00cm=3.50cm
(2)首先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的表面,所以传播方向不变;然后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光路如下图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光路如下图
19. 2.23cm; 4.6
【详解】
(1)[1]图中刻度尺的一个大格表示1cm,里面有10个小格,分度值为1mm。本次测量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即物体B的长度=3.23cm﹣1.00cm=2.23cm。
(2)[2]在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6N。
20. 2.45cm
【详解】
(1)[1]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4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
L=3.45cm-1.00cm=2.45cm
(2)[2]过入射点O做垂直反射面的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如下图
(3)[3]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其中一条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其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对侧焦点,故光路如下
21. 2.45
【详解】
(1)[1]如图,木块左端所对刻度 为1.00cm,右端所对刻度为3.45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l=3.45cm-1.00cm=2.45cm
(2)[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作出A、B两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B’,连接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因为像是虚像,所以用虚线连接,故作图如下:
(3)[3]如图,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作图如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