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5.1 认识传感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许多牛奶制品中被检测出化学原料三聚氰胺.在多种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中有一种“酶标法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使用的传感器,应为传感器中的哪一类( )
A.物理传感器 B.化学传感器
C.生物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2.关于传感器工作的一般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电学量
B.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电路→转换元件→非电学量
C.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电路→电学量→转换元件
D.非电学量→转换电路→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电学量
3.如图,在电路中接一段钨丝(从旧白炽灯中取出),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当用打火机给钨丝加热时灯泡亮度明显变暗,根据钨丝的上述特性,可用钨丝来制作一个温度传感器,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传感器利用了钨丝的化学性质
B.该传感器的原理是把电学量(电阻)转换为热学量(温度)
C.该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是钨丝,转换元件是灯泡
D.该传感器利用了钨丝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4.如图所示,电吉他的弦是磁性物质,当弦振动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输送到放大器、喇叭,把声音播放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吉他是光电传感器
B.电吉他是温度传感器
C.电吉他是声音传感器
D.弦改用尼龙材料原理不变
5.当你走近豪华宾馆、酒楼的大门时,门就自动为你打开;当你走进门之后,门又在你身后自动关上.你觉得这可能是将下列哪种外界信息转换为有用的信息( )
A.温度 B.运动
C.人 D.光线
6.电容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学元件,在电工、电子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有关电容式传感器在生活中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甲:电容式触摸屏 乙: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丙:电容式油位传感器 丁: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A.甲图中,手指作为电容器一电极,如果改用绝缘笔在电容式触摸屏上仍能正常操作
B.乙图中,力F增大过程中,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
C.丙图中,油箱液位上升时,电容变小
D.丁图中,当传感器由静止突然向左加速,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
7.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在宾馆房间的天花板上大多装有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是( )
A.气体传感器 B.声音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光传感器
8.以下敏感元件中不是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确定外界非电学量的变化的是
A.光敏电阻 B.干簧管 C.热敏电阻 D.电阻应变片
9.如图所示,用小灯泡模仿光控电路,之间为斯密特触发器,为光敏电阻,为可变电阻;为继电器的线圈,为它的常开触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色变暗时,端输入高电平,继电器吸引,路灯点亮
B.要想在天色更暗时路灯才会点亮,应把的阻值调大些
C.要想在天色更暗时路灯才会点亮,应把的阻值调小些
D.二极管的作用是继电器释放时提供自感电流的通路,防止损坏集成电路
10.关于传感器工作的一般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电学量→敏感元件→信号调整与转换电路→电学量→转换元件
B.电学量→敏感元件→信号调整与转换电路→转换元件→非电学量
C.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元件→信号调整与转换电路→电学量
D.非电学量→信号调整与转换电路→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电学量
11.如图所示为小型电磁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其中L为含铁芯的线圈,P为可绕O点转动的铁片,K为弹簧,S为一对触头,A、B、C、D为四个接线柱。电磁继电器与传感器配合,可完成自动控制的要求。其工作方式是( )
A.A与B接信号电压,C与D可跟被控电路串联
B.A与B接信号电压,C与D可跟被控电路并联
C.C与D接信号电压,A与B可跟被控电路串联
D.C与D接信号电压,A与B可跟被控电路并联
12.如图甲所示,条形码扫描笔的原理是扫描笔头在条形码上匀速移动时,遇到黑色线条,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将被吸收,光敏三极管接收不到反射光,呈高阻抗;遇到白色间隔,光线被反射到光敏三极管,三极管呈低阻抗。光敏三极管将条形码变成一个个电脉冲信号,信号经信号处理系统处理,即完成对条形码信息的识别,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其中R为光敏三极管的等效电阻,为定值电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扫描笔头在黑色线条上移动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
B.当扫描笔头在白色间隔上移动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
C.扫描速度对信号处理系统接收到的电压信号无影响
D.扫描笔头外壳出现破损时仍然能正常工作
二、填空题
13.机器人技术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等多种门类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
14.位移传感器测距离,发射器固定在运动物体上,能同时发射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在轨道的顶端,接收红外线和超声波。
15.在“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实验中,用______传感器测量螺线管的轴线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在通电螺线管内部中间区域的磁场可近似看作______磁场。
16.传感器的定义: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被测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便于传送和处理的可用信号输出。通常是电压、电流等______,或转换为电路的_______
17.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发射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脉冲,接收器测出前后接收到这两种脉冲的不同的________,计算机就根据两者的________和________。计算出发射器和接收器间的距离。
三、解答题
18.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感器技术的滥用问题逐渐显现。如果过度依赖传感器的敏锐性,过分信任其精确度,一旦传感器失效就容易引发事故。例如,通过声音传感器来验证主人的身份进而启动某一系统,但如果遇上因感冒引起声音发生变化导致传感器失效,则可能会出现无法启动系统的情况,如何看待传感器的这一类弊端?
19.某些非电磁量的测量是可以通过一些相应的装置转化为电磁量来测量的。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平台上,极板的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电容器的电容公式为(E是常数但未知)。极板1固定不动,与周围绝缘,极板2接地,且可在水平平台上滑动,并始终与极板1保持平行。极板2的侧边与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弹簧L与电容器垂直,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是这一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先将电容器充电至电压U后,即与电源断开,再在极板2的右侧的整个表面上施以均匀向左的待测压强p,使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发生微小的变化。测得此时电容器的电压改变量为ΔU。设作用在电容器极板2上的静电力不致于引起弹簧可测量到的形变,试求待测压强p。
20.以下工作中,你认为要用什么传感器?
(1)让孵化器在一定温度下孵化禽蛋;
(2)电梯超出负载时,发出报警提示;
(3)使汽车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尾气。
21.如图所示为一测速计原理图,滑动触头P与某运动物体相连,当P匀速滑动时,电流表有一定的电流通过,从电流表示数可得到运动物体的速度,已知电源电动势,内阻,AB为粗细均匀的电阻丝,阻值,长度,电容器电容,现测得电流表示数为,方向由N流向M,试求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2.请列举一个你认为很“神奇”的利用传感器工作的例子,简单说明它的原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为酶标法,所以其原理应该是利用了生物酶,故应为生物传感器;
A.物理传感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化学传感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生物传感器,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温度传感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
传感器一定是通过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来传递信号的,传感器工作的一般流程为:非电学量被敏感元件感知,然后通过转换元件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转换电路将此信号转换成易于传输或测量的电学量.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D
【详解】
BD.由题可知,钨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利用该特性制作的温度传感器,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故D正确,B错误;
AC.该传感器利用了钨丝的物理性质,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都是钨丝,故AC错误。
故选D。
4.C
【详解】
物理传感器应用的是物理效应,比如光电效应、磁电效应等,能将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当弦振动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属于声音传感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自动门实际使用的是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在白天或黑夜均发出红外线,传感器接收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后传给自动控制装置的电动机,实现自动开门,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D
【详解】
A.甲图中,绝缘笔与工作面不能形成一个电容器,所以不能在电容屏上进行触控操作。故A错误。
B.乙图中,力F增大过程中,电容器极板间距减小,电容变大,电容器充电,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选项B错误;
C.丙图中,油箱液位上升时,正对面积变大,电容变大,选项C错误;
D.丁图中,当传感器由静止突然向左加速,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电容变大,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选项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
当有烟雾时,光会发生漫反射,火灾报警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发出警报。所以该传感器是用光传感器实现报警的。
故D正确。
8.B
【详解】
A.光敏电阻是根据光照强度不同而电阻不同的性质,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确定光强的变化,故A错误;
B.干簧管能将磁场的信息转化为电学量,是一种磁性传感器,故B正确;
C.热敏电阻是根据温度升高而电阻减小的性质,通过测电阻的变化来确定温度的变化,故C错误;
D.电阻应变片是根据应变片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变化而电阻变化的性质,通过测电阻的变化来确定力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
A.光较暗时,光敏电阻较大,则两端的电势差较大,则端的电势较高,端输入高电平,继电器吸引,路灯点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当端电势较高时,路灯会亮,为了天更暗时路灯才会亮,应该将端的电势稍稍降低一些,即可以将的阻值调大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D.由电路的结构特点可知,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作用是继电器释放时提供自感电流的通路,防止电流流过集成电路,造成损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
传感器一定是通过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来传递信号的,传感器工作的一般流程为:非电学量被敏感元件感知,然后通过转换元件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转换电路将此信号转换成易于传输或测量的电学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
A、B接电磁继电器线圈,所以A、B应接信号电压,线圈随信号电压变化使电磁继电器相吸或释放,从而使C、D接通或断开,进而起到控制作用。
故选A。
12.B
【详解】
AB.信号处理系统获得的电压是R0两端的电压,当扫描笔头在黑色线条上移动时,R相当于大电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回路电流很小,R0两端的电压很低,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当扫描笔头在白色间隔上移动时,R相当于小电阻,回路电流较大,R0两端的电压较高,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A错误,B正确;
C.如果扫描速度发生变化,在信号处理系统中高低电压的时间间隔就会发生变化,从而无法正确判断黑、白条纹宽度,可能出现错误识别信息,C错误;
D.扫描笔头外壳出现破损时,外面的光就会进入光敏三级管,从而出现错误信息,导致不能正常工作,D错误。
故选B。
13. 自动控制 电子计算机 人工智能 传感技术 新材料
【详解】
[1][2][3][4][5]机器人技术是在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技术与新材料等多种门类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
14. 红外线和超声波脉冲 接收器
【详解】
[1][2]位移传感器测距离,发射器固定在运动物体上,能同时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脉冲。接收器固定在轨道的顶端,接收红外线和超声波。
15. 磁 匀强
【详解】
[1]在“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实验中,用磁传感器测量螺线管的轴线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
[2] 实验结果表明,在通电螺线管内部中间区域的磁场可近似看作匀强磁场。
16. 电学量 通断
略
17. 红外线 超声波 时间 时间差 空气中的声速
【详解】
[1][2]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向接收器同时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脉冲
[3][4][5]接收器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以此测出前后接收到这两种脉冲的不同的时间,计算机就根据两者的时间差和空气中的声速,计算出发射器和接收器间的距离。
18.见解析
【详解】
对于任何的传感器都有其优缺点,任何高科技的东西都有其弊端,我们应该辩证的去对待,不应该全盘否定,但是我们发现不足之后,要不断的改进,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19.
【详解】
该题根据平行板电容器在电荷量不变的情况下,其两端电压随板间距离变化而变化,从而把力学量(压强p)转化为电学量(电压)来测量。因为,,,则
所以
Δd=
又
F=pS,2kΔd=pS
则
20.见解析
【详解】
传感器通过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元件,将感受到的物理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
(1) 让孵化器在一定温度下孵化禽蛋,使用的是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来改变电阻的阻值从而改变电路的电压电流来控制电路。
(2) 电梯超出负载时,发出报警提示,使用是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大小的作用,将力转变为电信号,来控制电路。
(3) 使汽车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尾气,使用的是化学成分传感器,通过尾气的浓度等变化来转变为电信号,来控制电路。
21.,向右
【详解】
估算流过电阻丝上的电流为
远远大于电容器上的充放电电流,故电容器对电路的影响较小,电阻丝与电源串联,当P移动时,电容器上电压的变化为
其充放电电流
又,所以
又因由N流向M,电容器放电,P右移,物体移动方向向右。
22.见解析
【详解】
例如温度传感器,原理是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阻值,所以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压电流,从而达到示数变化的目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