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4*三月桃花水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三月桃花水》中的“桃花水”是指( )
A.雨水 B.流着花瓣的溪水 C.春水
2.下列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几场春雨过后,许多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
B.地上草如菌,两岸柳如眉。(比喻)
C.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宮之中。(比喻)
D.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设问)
3.下列对句子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A.写芦苇翠绿 B.写天空蔚蓝 C.写云朵洁白 D.写河水清澈
4.下列语句中应选的正确的关联词语是( )
(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A.即使……也…… B.虽然……但是……
C.无论……都…… D.只要……就……
5.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难道三月桃花水,不叫人沉醉吗? B.三月桃花水,叫人沉醉。
C.难道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吗? D.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啊!
二、填空题
6.联系课文,想一想划线的词语描写了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先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填空。
不慌( )( ) 聚精( )( ) 无影( )( )
断断( )( ) 模模( )( ) 开天( )( )
1.上面的词语属于“ABAC式”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天”和“地”的词语有__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课堂上,大家都_________地听课,我也不例外。
三、语言表达
8.仔细阅读课文《三月桃花水》,请想象出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把它写进括号里。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它看见( );它看见( );它看见( )。
9.语言表达。
请仿照课文写法描述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10.补充加点字的注音。
竖____ù琴 应和h___ 谈t__心
11.这两段话主要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春天的竖琴。
12.造句。
应和:____________________
铃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3.文段中加点的字“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14.文段和下面哪句话相对应?在正确的句子后而画“√”。
A.是什么声音,像一事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
B.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
15.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16.“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在镜子里我们看到了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17.文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请你展开想象,也来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对学过的文章要非常熟悉,在本篇文章中,“桃花水”是指春水。
2.D
【详解】
此题考查句子修辞手法的理解。D选项中将声音比作小铃铛,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设问是一问一答,但是这里只有问,没有答,所以没有用设问。
3.D
【详解】
考查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句子的含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看出此句是个排比句,突出了河水的清澈。
4.A
【详解】
此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例句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此句前后分句是假设关系,所以选用“即使……也……”。
5.C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A、反问句,句意表示让人沉醉。
B、肯定句,句意表示让人沉醉。
C、疑问句,句意不肯定。
D、感叹句,句意表示让人沉醉。故选C。
6. 朝霞在水面的倒影。 姑娘们在水面的倒影。
【详解】
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两句都出自刘湛秋的《三月桃花水》,第一句将朝霞在水面的倒影比作了千朵桃花,第二句将姑娘的倒影比作水中一朵朵红莲,两句都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
故答案为:
(1)朝霞在水面的倒影。
(2)姑娘们在水面的倒影。
7. 不 忙 会 神 无 踪 续 续 糊 糊 辟 地 无影无踪 不慌不忙 人来人往 多种多样 开天辟地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聚精会神
【详解】
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无影无踪: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多种多样:①多方面的;五花八门。②各种各样的或有变化的。
开天辟地: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惊天动地:意思是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
8. 蝴蝶飞过花丛,翅膀上点缀着露珠 天空上游荡着朵朵白云,如棉絮如绒球 一群小朋友坐在岸边,水面立刻漾起一张张笑脸,他们用脚丫子拍打着水面,像溅起一个个快乐的音符
【详解】
本题考查联想能力和句子仿写。
仔细阅读和观察给出的例子,想象省略号后面还可以填写的内容。
这段话总起的句子是“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镜子”可以映照出很多画面,总起句后面分别描述了三个情景,格式大致是“什么事物+怎么样/干什么”。
学生能合理想象水倒映的画面,运用一些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出三个情景,合情合理,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9.我喜欢小兔子,小兔子它有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可爱的三瓣嘴和像红宝石一样的眼睛,我非常喜欢小兔子!
【详解】
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题干来看需要写出喜爱的小动物,描写时需要注意抓其外形特点并且注意写作顺序,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也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让语言变得生动形象。
10. sh è án
11. 比喻 桃花水
12. 庄园的古朴典雅正应和了我们的心境。 清脆的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涌出了教室,来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
10.
本题考查的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竖”的读音为shù。
“和”为多音字,在“应和”中读音为hè;还可以读作hé,和平;还可以读作hú,和牌;还可以读作huó,和水泥。
“谈”的读音为tán。
11.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这两段话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将桃花水比作春天的竖琴。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比喻一般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部分。
12.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造句,要根据词语的特点和语境,使用词语进行造句。注意语境的完整与连贯,不要有错别字,语句要通顺。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造句:台下观众随声应和,气氛更加浓烈了。
铃声:传统意义如上下课铃声等,现在多指手机铃声。造句: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
13.三月的桃花水
14.B√
15.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16. 燕子 白云 垂柳 姑娘 红莲 花瓣
17.它看见牧童悠闲地骑着黄牛,嘴角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