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综合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综合练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2 11:3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应选的正确的关联词语是( )
(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A.即使……也…… B.虽然……但是……
C.无论……都…… D.只要……就……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乡下人家》一文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交叉描写的方法,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B.《天窗》一文是文学大师老舍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一篇散文。
C.《天窗》一文中“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出现了两次。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和丰富的想象 。
D.《三月桃花水》一文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等,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稀疏(shū) 剥莲蓬(bō) 锐利(ruì) 谈心(tán)
B.附近(fù) 率领(shuài) 耸立(sǒnɡ) 鸡冠(ɡuān)
C.闪烁(shuò) 朴素(sù) 绮丽(yǐ) 耍赖(lài)
D.倘若(tǎnɡ) 装饰(shì) 应和(hè) 老鹰(yīnɡ)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住宿 稀疏 装饰 霸气 B.闪烁 蹲着 描绘 倘若
C.照例 和楷 觅食 锐利 D.杂草 老翁 河滩 踏步
5.下列不都是同一类词语的一项是( )
A.凤仙 芍药 大理菊 鸡冠花
B.丝瓜 苦瓜 地瓜 冬瓜
C.母鸡 燕子 公鸭 老鹅
D.螳螂 蝉 天牛 纺织娘
二、填空题
6.填写近义词。
独特—( ) 朴素—( ) 华丽—( ) 和谐—( )
倘若—( ) 风趣—( ) 辛苦—( ) 照例—(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天窗》一文是文学大师________写于1928年的一篇抒情散文,作家借乡下老屋房顶上的_________,书写了自己的____,表达了一个孩童___________。
(2)“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________。”这是全文的___________,在文中出现了________次,写出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看不清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用“是”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把桌椅饭菜到门前。(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天窗外想象中的景色描写的更加________,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我也能仿写句子:__________,我们也许________,也许_________,也许__________。
4.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综合训练。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节选)
①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上的鸟窝。
②“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童年的我做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qiú)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③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的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梢的身影。四月的芬芳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
④我的童年时代,没有洋快餐,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⑤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⑥我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洋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⑦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
10.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
(2)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
11.“我”童年攀树时也“吃过不少苦头”,请用“______”画出“我”吃的苦头。
12.第①段说树枝很细,可能承受不住“我”的重量,可“我”为什么还要去冒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短文既写了“我”童年攀树的快乐,也写了攀树时吃的苦头,是为了( )。(多选)
A.表现攀树留给“我”的痛苦回忆
B.对比突出攀树带给“我”的乐趣
C.反映“我”童年生活的艰难
D.侧面烘托“我”对攀树的喜爱之情
14.短文最后一段中画“ ”的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问题。
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②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③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5.“向晚”词中“向”的意思是( )
A.方向 B.对着 C.接近 D.姓氏
16.对“天高地阔”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乡村的房屋很开阔 B.乡村吃饭的地方很开阔
C.乡村居民的心胸很开阔
17.读一读,比一比。
A.秋天到了,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晚叫起来。
B.秋天到了,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晚唱起歌来。
我喜欢   ①       句,我知道这是   ②       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③              
18.选文第①②段描绘了两幅图,如果让你给这两幅图取名字,第一幅取_______________,第二幅取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第①段中,“它们和乡下人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
20.所选文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这个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1.根据要求写一份通知,注意格式要正确。
学校少先大队部要在4月18日举行“校园十大歌手”比赛,要求全校各班同学在当天上午10点前到学校体育馆观看比赛。请你为少先大队部拟一份通知。
少先大队部
2019年4月10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此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例句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此句前后分句是假设关系,所以选用“即使……也……”。
2.B

3.C
【详解】
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
A、B、D正确。
C.有误,“绮丽”的“绮”应读“qǐ”。
4.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的积累和辨析。
本题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项,和楷——和谐
5.C
【详解】
此题考查词语排列归类的能力。
归类的标准:
1.按词性归类:按动词、形容词、成语归类。
2.按词语的用途归类:如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3.按词语的内部结构归类:如带有数字的词语。
A.属于同一类:花朵。
B.属于同一类:瓜果。
C.燕子属于鸟类;母鸡、公鸭、老鹅属于家禽。
D.属于同一类:昆虫。
6. 奇特 朴实 华美 和睦 假如 情趣 辛劳 照旧
【详解】
本题考查了近义词的掌握能力,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
独特:意思是指特有的,特别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近义词有奇特、特有等。
朴素:指质朴;无文彩。近义词有质朴、朴实等。
华丽:意思是豪华美丽。近义词有华美、奢侈等。
和谐:一指和睦协调,二指使和睦协调,三指谓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四指和解、和好相处,五指做动词,一般用于指不合规格,违反规则,而被处理掉了。近义词有和睦、谐和等。
倘若:释义为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相当于"如果"、"假使"。多用于书面语。近义词有假如、如果等。
风趣:1.使人回想起某一特殊时代、时期、地方、文化或文明的文艺作品的感染力。2.幽默或诙谐的趣味。近义词有趣味、情趣等。
辛苦: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很疲倦的感觉。现多指工作和劳作的感受。近义词有:辛劳 劳苦等。
照例:依照惯例或常情。近义词有照旧、按例等。
7. 矛盾 天窗 童年生活 对天窗的喜爱以及对美好世界的想象与向往 你唯一的慰藉 中心句 两 无穷快乐和无限遐想
【详解】
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天窗》是茅盾先生写的关于童年生活的一篇小文章。借天窗写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在乡村里一个小方洞般的玻璃天窗,在不同的天气和时间里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和慰藉。无论是阵雨时,对外面世界的想象和向往,还是晚上对小小天窗外的星空和云彩的渴望和联想,都是通过了小小的一扇天窗,让孩子们的心里更加灵动和美丽。表达了孩子们对于天窗的喜爱以及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2)“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是全文的中心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小小的天窗是那么神奇,它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放飞了乡下孩子的心灵。给他们带来无穷的想象和快乐。
8. 我和阿妈走着。 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没有诚信的坚强基石,法制便犹如是建在沙土上的高层建筑。
【详解】
考查按要求写句子的能力。
(1)考查缩句。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把句子缩写成一个最简单的句子。去掉 “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 限定和修饰成分,保留下来的主要成分就是我和阿妈走着。
(2)考查被字句改为把字句。在做这类题之间的互换的时候,要先找准主语,动作,对象,先不看这三个词前面的修饰词,再利用把字句被字句的句型特点进行修改,如“对象”被”主语”怎么样:”主语”把”对象”怎么样。 被字句改把字句原则是把“被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把字句,把“被”改成“把”。即成为“把字句”。
(3)考查病句修改。语意重复,“若隐若现”意思是隐隐约约,看不清楚。与“看不清楚”重复,只要保留一个即可。
(4)考查造句。本题考查词语造句的能力。要想写出好句子,必须要理解自己所运用的词语,能够准确理解所要运用词语的含义,包括其词性和感彩,才能够更加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犹如”意思是好像,如同,注意本题需要用犹如写一个比喻句。
9. 书籍 人类进步的阶梯 桌椅饭菜被他们搬到门前。 排比 生动、具体 在前进的道路上 会受伤 会失败 会失去很多重要的东西 麦花雪白菜花稀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中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句型变换,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写出相应的变化句式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写出比喻句,注意要有本题和喻体,写出把A比作B。
(2)本题考查的是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要注意调换句子中主语和宾语,不要改变句子原本的意思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首先分析第一句话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作用是更加生动和具体。第二句中仿写相应的排比句,写出相应的句式即可。
10. 跃跃欲试 乐此不疲
11.摘桑果时被一种叫“洋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
12.因为谁可以将树上的鸟窝掏了给铁蛋,谁就可以拿到半块焦酥透黄的糕片。
13.BD
14.这句话蕴含了作者对童年攀树的快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童年已逝的伤感和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10.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注意细读短文,根据解释找出对应的词语。
11.
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在短文第⑥段中找到关键句“我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这句话后面有一个很明显的提示语“比如”,仔细阅读之后就会发现接下来的部分是在描写“苦头”。
12.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联系第⑤段的内容,可知“我”冒险攀树的原因。
13.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攀树时的美好回忆,写因攀树吃的苦头是为了通过对比来突出攀树带给“我”的快乐,也从侧面烘托出了“我”对攀树的喜爱之情,即使吃了很多苦头,“我”也依然乐此不疲地攀树。
14.
本题考查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情感的能力。文中作者的童年离不开“树梢”,他的很多欢乐都来源于攀树,所以这是对童年的快乐回忆、对树上童年的怀念。而且这句话还提到了“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说明作者已离开了家乡,也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对童年已逝的伤感。
15.C
16.B
17. B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纺织娘的声音悦耳动听。
18. 门前晚餐图 秋虫夜吟图
19.红霞、微风、归巢的鸟儿
20.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和喜爱之情(对乡下人家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15.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向晚的微风中的向晚意思是天色将晚,傍晚。因此:“向晚”词中“向”的意思是接近。
16.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从“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可知,“天高地阔”说明乡村吃饭的地方很开阔。
17.
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这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写了一到秋天,纺织娘就会在夜里叫起来,但是第二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纺织娘”看作人。这样写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18.
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从第①自然段中的“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可看出作者所描绘的是一幅门前晚餐图。
从第②自然段中的“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可看出作者所描绘的是一幅秋虫夜吟图。
19.
考查了词语的分析理解能力。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可知,“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中的“它们”指红霞、微风、鸟儿。
20.
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中心句就是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的句子。阅读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可知,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这个句子在文中起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向往的情感。
21.示例:
通知
学校定于4月18日上午10点在学校体育馆举行“校园十大歌手”比赛,请全校各班同学准时参加观看。
少先大队部
2019年4月10日
【详解】
本题是考查应用文“通知 ”的写作。其格式重点如下:
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或“紧急通知”。
称呼:写被通知对象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 ,内容单一,或正文中已包含通知对象,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
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
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