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 2 祖父的园子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哪组关联词最恰当?( )
(1)我有时________没有把菜种盖上,_________把它踢飞了。
(2)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________往菜上浇,________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A.不但……而且…… 是……不是……
B.不但……反而…… 是……不是……
C.不但……而且…… 不是……而是……
D.不但……反而…… 不是……而是……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B.这时天快晚了,一轮红日逐渐慢慢地落了下去。
C.他如果要是来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D.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答应承认下来就是了。
3.下面句子的标点错误的是( )
A.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B.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C.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比如“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涟漪(yī) 倭瓜(wō) 巍峨(é) 眷恋(juàn)
B.旖旎(yǐ) 蚌壳(bàng) 顷刻(qǐng) 撩乱(liáo)
C.渺小(miǎo) 萌动(méng) 稚气(zhì) 秉性(bǐng)
D.篝火(gōng) 澄澈(chéng) 点缀(zhuì) 玷污(diàn)
5.下列作品与作者不对应的一项是( )。
A.《稚子弄冰》——杨万里 B.《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C.《祖父的园子》——萧红 D.《凉州词》——王维
二、填空题
6.写同音字组词。
gē 唱( ) ( )草 ( )壁 ( )膊
zhòu( )夜 宇( ) ( )眉 ( )然
7.照样子,写词语。
1.欢声笑语(含近义词)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翩翩起舞(AABC式)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沉甸甸(ABB式)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惊天动地(含反义词)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满身绒毛的蜂子嗡嗡地飞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倭瓜愿意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用加点的词语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读《祖父的园子》选段,完成练习。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10.下面四字词语能形容祖父大笑的一项是( )。
A.哄堂大笑 B.眉开眼笑 C.开怀大笑 D.笑逐颜开
11.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12.选文写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 、 、 和 等几件事,由此可以看出“我”在祖父园子里 。
13.“这不是一样的吗?”这句话中“我”认为_____和_____是一样的,说明了“我”因年龄小而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中多次写到祖父的笑,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祖父在园子里的劳动本领高超,瞧不起“我”。
B.写出了祖父老实、没有脾气,这是对“我”的一种溺爱。
C.写出了祖父的和善与富有爱心。
D.说明祖父生活很乐观,每天总是笑眯眯地劳动。
课外阅读
父亲的菜园
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父亲选择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作为菜园的基地。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一个星期过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足有三四分翻过的黄土地。
父亲还没来得及整理他新辟的菜园,一场暴雨说来就来了。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他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可是,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已经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露出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来。
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看着新菜园终于被开辟出来了,父亲笑了。
15.解释下列词语。
(1)狰狞:__________
(2)气馁:_________
1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展现——( ) 气馁——( ) 可怖——( ) 边缘——( )
17.你能理解父亲为什么笑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1)“我有时没有把菜种盖上”与“把它踢飞了”之间是递进关系,故用关联词“不但……反而……”连接。
(2)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之间是并列关系,故用关联词“不是……而是……”连接。
2.A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练习。
A项正确。
B项错在重复啰嗦,将“逐渐”或“慢慢”删去其一。
C项错在重复啰嗦,将“如果”或“要是”删去其一。
D项错在重复啰嗦,将“答应”或“承认”删去其一。故选A。
3.A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标点符号运用。
A.正确的句子标点为: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4.D
略
5.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以及作者的搭配。
A.正确。《稚子弄冰》作者是杨万里,这首诗写了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把稚子的喜乐与失望写得栩栩如生。
B.正确。《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范成大,描写了农村初夏时紧张的劳动气氛,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C.正确。《祖父的园子》作者是萧红,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D.不正确。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述了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以及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
6. 歌 割 戈 胳 昼 宙 皱 骤
略
7. 前仆后继 高瞻远瞩 左思右想 落落大方 彬彬有礼 津津有味 乐滋滋 乐呵呵 冷冰冰 冰天雪地 内忧外患 横七竖八
略
8. 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蜂子飞着。 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详解】
本题中的①、③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①是仿写一个拟人句。③是仿写一个比喻句。要学会仿写句子,首先必须仔细研究原句,也就是要求你去仿写的那个句子,再弄清楚它的基本机构之后就可以模仿它的样子进行再造句子。②小题考查学生的缩句能力。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
故答案为:①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②蜂子飞着。
③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9. 蜻蜓飞得那么快,不会追得上。 桃树愿意开花就开花,愿意结果就结果。
略
10.C
11.C
12.栽花 拔草 盖菜种 铲地 非常自由、快乐
13. 谷穗 狗尾草 分不清它们
14.C
略
15. (面目) 凶恶。 失掉勇气。
16. 呈现 灰心 可怕 边沿
17.菜园被暴雨冲得露出狰狞的岩石后,父亲没有气馁,再次把菜园开辟出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父亲欣慰地笑了。
15.
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狰狞:面目凶恶。
气馁:意思是丧失信心和勇气。
16.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展现:显现出;展示。近义词有:呈现、显现等。
气馁:意思是丧失信心和勇气。近义词有:消极、泄气等。
可怖:可怕的。近义词有:可怕。
边缘:沿边的部分。近义词有:四周、周围等。
17.
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
由文中“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看着新菜园终于被开辟出来了,父亲笑了。”可知,菜园被暴雨冲得露出狰狞的岩石后,父亲没有气馁,再次把菜园开辟出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父亲欣慰地笑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