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1 23:3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学者在提及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时指出: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该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由商品变成了资本输出
C.近代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
3.下列为林文忠公的奏折文牍,其中记载的史实是( )
1839年6月3日奏报:现除暂存八箱外,计已化烟土,凑合前奏之数,共有一万九千一百 七十九箱,二千一百一十九袋,其斤两除去箱袋,实共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
4.“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人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 )
A.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B.使中国完全成为殖民地
C.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1839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认识正确的是( )
A.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入侵的坚强意志
B.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就没有鸦片战争
D.虎门销烟标志着我国近代史的开端
6.历史学家陳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近代第一个侵略中国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8.蒋廷敲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协定关税是方便省事的办法,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5%,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扬扬得意,以为是他们外交的成功。材料实质上说明了( )
A.清政府尚缺少国家主权意识
B.道光时清政府外交成就颇丰
C.清政府更重视现实国家利益
D.协定关税比自主关税更合理
9.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10.晚清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的陵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对此解释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败仗”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输华商品总值(英镑)
1837年 90多万
1843年 145.6万
1845年 239.4万
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12.《国际联盟 》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道光帝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
13.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人物身上不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
A.林则徐 B.琦善 C.左宗棠 D.邓世昌
14.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民族英雄。下表“?”处与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
民族英雄 林则徐 邓世昌 聂士成 佟麟阁
历史事件 ? 血战黄海 天津保卫战 保卫北平
A.虎门抗英 B.虎门销烟 C.收复台湾 D.抗击倭寇
15.下图是蒋廷黻编写的《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目录。通过目录我们可以判断,这一章节完整记述的历史事件是( )
第一节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第二节英国人作鸦片买卖 第三节东西对打 第四节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第五节不平等条约开始
A.鸦片战争 B.“马神甫”事件 C.“亚罗号”事件 D.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综合题
16.阅读林则徐大事记(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依据大事记,概括林则徐一生集中领导、参与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影响
(2)依据大事记,指出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的理由。革职理由充分暴露出清政府的何种本质
(3)依据大事记,林则徐抵达伊犁时清政府发生了哪一重大事件 此时林则徐又开始重点关注国家的什么问题
(4)依据大事记及以上问题,请用一句话评价林则徐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禁烟运动)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摘编自英国外交大臣麦巴尊在议会发表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商品”的具体名称。
(2)有人认为是中国的禁烟运动导致了这场战争的爆发,如果没有虎门销烟,战争就不会爆发。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3)虎这场禁烟运动有什么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依据题干“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可知与《南京条约》的内容有关,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战败后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以及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等,B正确;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等地给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以及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A排除;1860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后,被迫签订《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等,C排除;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规定赔款白银4.5亿两、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等,但没有涉及割让领土的条款,D排除。故选B。
2.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汉口等通商口岸,列强侵华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故D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错误;《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外国资本家在中国投资设厂,此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故B错误;1901年,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C错误。综上故选D。
3.A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林文忠公指的是林则徐,林则徐的奏折记载的是虎门销烟的史实,A项正确;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到1895年,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00年,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
根据材料“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人近代的最初一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中“界碑”指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D;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半殖民地程度,A错误;B是《辛丑条约》的签订的影响,排除;C是洋务运动的意义,排除。
5.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项正确;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排除B项;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就没有鸦片战争,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鸦片战争,标志着我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6.A
【详解】
根据材料“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结合所学可知,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惨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均晚于鸦片战争,不是近代化的开端,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7.A
【详解】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开始侵略中国,英国是近代最早入侵中国的国家,A项正确;日本、法国和美国都曾在近代侵略中国,但不是第一个,排除BCD项。
8.A
【详解】
根据材料“协定关税是方便省事的办法,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5%,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扬扬得意,以为是他们外交的成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商进出口货物需要缴纳的税款,中国需要同英国商定,说明中国的关税被英国控制,这是对中国关税主权的破坏,而清朝的官员还认为是“外交成功”,因此体现了晚清政府的主权淡薄,缺乏国家主权意识,A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外交成就多,排除B项;协定关税破坏了国家利益,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更没有反映协定关税的本质,排除。故选A项。
9.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故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B项正确;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牺牲,排除A项;左宗棠收复了新疆,排除C项;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0.A
【详解】
1840年到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由材料“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可知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在位,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从1856年到1860年,甲午战争从1894年到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前00年到1901年,时间不符,排除BCD。故选A项。
11.C
【详解】
根据图表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爆发鸦片战争,从表格数据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上升,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的协定,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C项正确;“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都与《南京条约》的内容相关,但不是导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上升的主要原因,排除AB项;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择C项。
【点睛】
12.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着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因此他也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B项正确;道光帝派林则徐广东查禁鸦片,排除A项;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C项;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牺牲,他们的身上都体现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ACD排除;琦善身上不能体现这种精神,他是鸦片战争期间,不敢抵抗,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是民族的罪人,B符合题意。故选择B。
14.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清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B项正确;林则徐被委派钦差大臣在虎门进行虎门销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因此材料“?”处应是虎门销烟,而不是虎门抗英,A项错误;郑成功是中国古代民族英雄,其主要事迹是1662年大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因此收复台湾的不是林则徐,C项错误;抗击倭寇是戚继光,而不是林则徐,D项错误。
15.A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英国人作鸦片买卖”指的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东西对打”指的是英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开始”指的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所以这一章节完整记述的历史事件是鸦片战争,A项正确;“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是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B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英国人作鸦片买卖”等均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6.(1)领导虎门销烟、参与鸦片战争中抗英。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在广东办事不力(或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军事失败)。清政府腐败无能(或腐朽没落)
(3)清政府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边疆防务问题。
(4)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虎门海滩”可知,他领导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根据所学可知,林则徐参与鸦片战争中抗英,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所学和材料“办理不善……广东战败”可知,道光的理由是,在广东办事不力,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军事失败。根据所学可知,这种理由体现清政府腐败无能,腐朽没落。
(3)根据所学和材料“1842年”可知,这一年,清政府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根据所学和材料“警惕沙俄威胁”可知,林则徐亲关注边疆防务问题。
(4)根据所学可知,这些均体现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17.(1)鸦片。
(2)不同意。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鸦片只是英国从中国谋取利润的工具,即便没有虎门销烟,英国还是会以其他的借口向中国发动战争。
(3)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详解】
(1)根据“(禁烟运动)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的“商品”指的是鸦片。
(2)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鸦片只是英国人用来谋取利润的工具,英国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所以即使没有虎门销烟,英国还可能以其他借口发动对中国的战争。
(3)虎门销烟的意义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主要是这场运动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