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2 10:1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919年,美国学者杜威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这种新思想最终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当时中国学生追求的“新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与科学 C.君主立宪 D.民主共和
2.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提倡平等自由 B.主张白话文写作 C.抨击旧道德 D.提倡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对新思想进行宣传,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的宣传阵地有( )
A.《民报》和北京大学 B.《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C.《时务报》和燕京大学 D.《国闻报》和燕京大学
4.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为“它”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资政新篇》和天京事变 B.《时务报》和百日维新
C.《民报》和武昌起义 D.《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5.胡适先生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此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6.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每叶(同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请你说说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C.提倡白话文 D.提倡新生活
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宣传阵地是( )
A.北洋大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福州船政学堂
8.如下图可以看出1916年胡适提倡( )
胡适日记·卷十四 一九一六年 答梅觐庄——白话诗........437 答觐庄白话诗之起因........442 一首白话诗引起的风波........447 打油诗寄元任.........460 文学革命八条件......464 觐庄之文学革命四大纲......468
A.民主 B.科学 C.新文学 D.新道德
9.这部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的形象以及自述式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这部小说是( )
A.《狂人日记》 B.《文学改良刍议》 C.《尝试集》 D.《敬告青年》
10.近代的中国,不同的运动口号体现了不同阶级的需求。其中由陈独秀提出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1.俄国十月革命后,他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他敏锐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满怀信心地预言:“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里的“他”是
A.李大钊 B.鲁迅 C.蔡元培 D.胡适
12.构建时空坐标是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时空坐标。其中①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3.下图为近代某一期杂志的目录(局部)。据此判断本期杂志的主要内容是( )
目录 敬告青年 陈独秀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 陈独秀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 高一涵 现代文明史 陈独秀
A.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B.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C.提倡通俗平易的新文学 D.抨击近代维新变法思想
14.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有识之士不断寻求强国御侮之路,下列主张出自陈独秀的是
A.“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B.“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C.“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D.“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5.1920年来华访问的美国哲学家杜威在演讲中指出:“(如果)没有一场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引发了中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共鸣。同年,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来到中国,他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孝亲观念,并称社会改造问题求之古人。他的演讲并未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太大反响。这反映了( )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中国知识分子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C.改造社会是当前中国的首要任务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二、综合题
16.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如同打开了潘多拉匣子一样,不自觉地引发了中国从防务现代化向其他领域的现代化纵深发展的历史潮流。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二 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两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他们(指读书人)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者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骂康有为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赞叹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中国此后10余年间人民耳熟能详的名词……是在对民主与科学的不懈追寻中,中国人开始寻找到走出困境的方略。
——《复兴之路》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运动中防务现代化的表现,并概括洋务运动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戊戌变法涉及到哪些方面的措施,并概括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赞叹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是什么事件?使“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的原因是什么?
(4)综上所述,归纳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特点。
17.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治初年由奕祈、文样、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策。简单的说,这个方案要学习运用及制造西洋的军器来对付西方人。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予中国沉重一击,同时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1894年11月,正是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失败后,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张,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
——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自强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请举一例他们“学习及制造西洋军器的”例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国家危亡,采取哪些重大行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提出这“两位先生”在当时有什么进步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材料“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当时中国学生追求的“新思想”是民主与科学,B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的主张,排除CD项。故选B项。
2.B
【详解】
根据题干“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B项正确;提倡自由平等、抨击旧道德、提倡马克思主义都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但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激进派进行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宣传阵地,对新思想进行宣传,它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B项正确;《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报,《时务报》、 《国闻报》均是维新派的报纸,燕京大学是20世纪初由四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在北京开办的大学,也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环境最优美的大学之一,创办于1919年,创始人司徒雷登长期担任燕大校长、校务长,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4.D
【详解】
根据题干“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D项正确;《资政新篇》和天京事变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排除A项;《时务报》和百日维新与戊戌变法有关,排除B项;《民报》和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
依据“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和所学知识可知此言论出自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在文学形式上以白话文取代传统的文言文,在文学内容上提倡要有思想和情感,因此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主张即“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项正确;此言论体现的是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关于文学革命的主张,没有体现“民主”“科学”“新道德”,排除ABC项。故选D项。
6.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批判封建礼教,鲁迅在《狂人日记》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B项正确;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是政治思想方面,不是批判封建道德,排除A项;提倡白话文是文学革命,不是批判封建道德,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没有提倡新生活,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的校长,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聘请陈独秀等学任教,北京大学一度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C项正确;北洋大学堂建于1895年的天津,排除A项;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建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排除B项;福州船政学堂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
根据图示内可以看出胡适的日记中频繁提到“白话诗”,由此可知胡适提倡的是新文学,C项正确;根据“白话诗”可知胡适提倡的是新文学,而非民主、科学和新道德,排除ABD项。故选C项。
9.A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A项正确;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排除B项;胡适出版了《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排除C项;《敬告青年》是陈独秀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所写的发刊词,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0.D
【详解】
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D项正确;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们先后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为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排除B项;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实行民主共和,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1.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8至1919年间,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宣传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欢呼“试看将来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还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团结一些进步青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A项正确;鲁迅、蔡元培、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但与材料中的信息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
依据题干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代表的历史事件是指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的一些代表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流方向,并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等条件,B项正确;护国战争发生在1915-1916年间,是蔡锷等爱国将领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排除A项;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国民革命运动始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共和国家”可知,这是宣传西方的共和思想,体现了思想领域的西化,A项正确;材料是介绍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不是马克思主义、新文学、 抨击维新变法,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4.D
【详解】
A项“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出自林则徐的《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表达了林则徐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B项“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出自洋务派李鸿章的《致总理衙门函》;C项“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出自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D项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故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5.D
【详解】
根据题干“1920年来华……‘(如果)没有一场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同年,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来到中国,他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孝亲观念,并称社会改造问题求之古人。他的演讲并未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太大反响。”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哲学家罗素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符合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旧礼制的社会思潮,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D项正确;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排除A项;中国知识分子完全摒弃传统文化中国“完全”太绝对,排除B项;“改造社会是当前中国的首要任务”与题干“他的演讲并未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太大反响”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6.(1)表现: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军事工业、建立四支近代海军,迈向军事近代化。
地位:洋务运动引发了其他领域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影响:有利于选拔人才,减少财政支出,提高行政效率。
(3)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与科学,使青年人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4)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
(1)
根据材料一“洋务运动如同打开了潘多拉匣子一样,不自觉地引发了中国从防务现代化向其他领域的现代化纵深发展的历史潮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中防务现代化的表现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军事工业、建立四支近代海军,迈向军事近代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地位是洋务运动引发了其他领域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
根据材料二“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并结合所学知,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行政机构,裁汰冗员。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选拔人才,减少财政支出,提高行政效率。
(3)
根据材料三“孙中山赞叹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中国此后10余年间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赞叹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与科学,使青年人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使“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思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制度——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17.(1)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举例:江南制造总局(或安庆内军械所)。
(2)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3)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
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同治初年由奕祈、文样、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其兴起的历史背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举例:根据所学知识,从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企业中任举一例即可。
(2)
根据材料二“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可知,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根据材料二“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张”可知,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3)
根据材料三“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即民主与科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位先生”及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