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2 10:1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选择题
1.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十字街头》 D.《渔光曲》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B.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C.日本帝国主义贷款给中国 D.北洋军阀分裂,统治力量薄弱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A.以轻工业为主 B.以重工业为主 C.以造船业为主 D.以制瓷业为主
4.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实业,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之路的清末状元是( )
A.张謇 B.荣氏兄弟 C.卢作孚 D.侯德榜
5.1913年,实业家张謇的大生纱厂要了解江汉平原的棉花等级、棉花价格等相关信息,最快捷的方式是
A.乘轮船到湖北实地考察 B.在申报刊登有关广告
C.拍电报了解行情 D.邮寄信件了解行情
6.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的设计者是
A.李善兰 B.徐寿 C.冯如 D.詹天佑
7.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既有人身着长袍马褂,也有人西装革履,更多的是旗袍和中山装;街道边既有传统中餐饭馆、酒楼,也可以看到咖啡馆、西餐厅;有人称呼“先生”“女士”,也有人称“老爷”。这表明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是(  )
A.坚持民主,提倡科学 B.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C.批判开放,拥护传统 D.贴近群众,弘扬经典
8.关于张之洞和张赛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B.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C.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D.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9.在近代某个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主要原因是( )
A.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的驱动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鼓励实业法令
C.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外国商人纷纷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10.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以下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到人们的青昧
B.徐悲鸿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愚公移山》
C.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
D.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11.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令内务部:“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在此之前,社会上对没有辫子的人,“最好的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在此之后,剪辫非但是正当的,而且是一个必须执行的命令。这反映了
A.落后习俗已被彻底废除 B.留辫受到当时人们抵制
C.剪辫、易服体现新风尚 D.民国成立促进社会变迁
12.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之洞和张謇所创办的近代工业分别是( )
A.安庆内军械所大生纱厂 B.汉阳铁厂福新面粉厂
C.安庆内军械所福新面粉厂 D.汉阳铁厂大生纱厂
13.1890年,马建忠提出“富民说”,强调“精求中国固有之货,令其畅销”“仿造外洋之货,敌其销路”,开采矿山,以保证财富常聚而不散。作者意在
A.唤醒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B.呼吁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支持民众反帝爱国运动 D.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亡
14.下图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曲线图,下列选项中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曲折艰难
B.民族工业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的影响
C.一战后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D.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15.读表,表中年代一到年代二数据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中国进口外国商品数量(单位:万两) 中国外贸赤字(单位:亿两) 中国新设工厂数(单位:家)
英国 德国
年代一 9600 2800 1.66 79
年代二 4900 0 0.16 132
A.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 B.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兴起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二、综合题
16.近代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是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摘编自《申报》创刊词
材料三 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等杜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杜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指出洋务派后期创办企业的类型以及前后期两种企业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3)从材料二可看出《申报》登载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4)根据材料三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二 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再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史勒索,沪、苏、枕一带的华资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张赛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主张“实业教国”。他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系列企业。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张赛的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什么会纷纷破产。
(2)材料二反映了1895-1898年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材料二,指出1898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国内、国外原因。
(3)材料三中张赛代表当时中国社会哪个阶级的利益 概括该阶级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企业发展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A项正确;《歌女红牡丹》是1931年, 《十字街头》 是1937年,《渔光曲》是1934年,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A项正确;当时自然经济没有彻底解体,排除B项;日本帝国主义贷款给中国不是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北洋军阀分裂,统治力量薄弱不是当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期间中国的轻工业发展非常迅速,重工业发展相对缓慢,A项正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重工业基础薄弱,排除B项;造船业也属于重工业,排除C项;制瓷业是传统手工业,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
状元实业家张謇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A项正确;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是著名企业家,排除BCD项。故选A项。
5.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其后,电报事业快速发展,逐渐覆盖全国,C项正确;19世纪70年代后,轮船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申报》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邮寄信件是中国最古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之一。所以,轮船、报纸、信件的速度都远不如电报的速度,排除ABD项。故选C项。
6.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他于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
7.B
【详解】
依据“既有人身着长袍马褂,也有人西装革履,更多的是旗袍和中山装;街道边既有传统中餐饭馆、酒楼,也可以看到咖啡馆、西餐厅;有人称呼‘先生’‘女士’,也有人称‘老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近代社会生活新旧事物并存、新旧并呈,多元化发展,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坚持民主,提倡科学”,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批判开放,拥护传统”,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贴近群众,弘扬经典”,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謇是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人物,他们都为中国近代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A项正确;张謇是状元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不是军事工业,排除B项;张謇是状元实业家,不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排除C项;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是张謇,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因此,近代某个时期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C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民族工业刚刚起步,排除A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鼓励实业法令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出现发展实业的热潮,排除B项;甲午战后,外国商人纷纷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史实,是指历史事实,也就是指已经发生过的客观进程,它包括了历史上各种人物和各种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因此“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属于历史观点。D项符合题意;ABC项属于历史事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点睛】
11.D
【详解】
据所学知识,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民国政府颁布剪辫子、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律,在此之后,剪辫非但是正当的,而且是一个必须执行的命令。这反映了民国成立促进社会变迁,D项正确;“落后习俗已被彻底废除”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留辫受到当时人们抵制,排除B项;题干材料强调民国政府的作用,与剪辫、易服体现新风尚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之一,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织布局等,张謇所创办了大生纱厂,D项正确;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福新面粉厂是荣氏兄弟创办的,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13.D
【详解】
依据“精求中国固有之货,令其畅销”“仿造外洋之货,敌其销路”可知材料中的“富民说”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兴办实业,同列强进行商业竞争,挽救民族危亡,D项正确;材料只是马建忠的经济思想,没有涉及民族意识,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对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反帝爱国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
根据“曲线图”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了民族工业萌芽;辛亥革命的成果,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队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实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的回复。由此可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是曲折艰难,故A项“理解”正确;BCD三项对“曲线图”理解不全面。故本题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是曲折艰难的,总体特征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整体比较落后,且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
15.D
【详解】
分析图表可知,中国进口外国商品数量、中国外贸赤字减少,中国新设工厂数大幅增加。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进口外国商品数量应该增加,排除A项;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兴起,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不可能造成中国外贸赤字大幅下降,排除B项;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不能说明中国进口德国商品数量变为零,排除C项。故选D项。
16.(1)民用工业民用工业辅助军事工业
(2)比较落后;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答出一点即可)
(3)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商贾贸易(至少写两个)
(4)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洋务派后期创办企业是民用工业;这是为了让民用工业辅助军事工业。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比较落后,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可知,登载范围有,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商贾贸易。
(4)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近代中国杜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可知,这是因为,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
17.(1)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进中国市场,冲击并导致自然经济解体或《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口岸的开辟,冲击封建经济
(2)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或民族企业数量增加等;外因:外国商品倾销;列强在华设厂等;内因;清政府加重税收;封建官吏勒索等
(3)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实业家);影响: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上:促进思想解放,民族资产阶级宣传西学;政治上:开展变法和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国,推动中国近代化等
(4)国家发展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企业发展推动国家的发展
(1)
由材料一“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进中国市场,冲击并导致自然经济解体或《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口岸的开辟,冲击封建经济,所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2)
由材料二“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可知,1895-1898年间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或民族企业数量增加。1898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外国商品倾销;列强在华设厂等;清政府加重税收;封建官吏勒索等。
(3)
根据材料三“他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系列企业。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张赛的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张謇代表当时中国社会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实业家)的利益。民族资产阶级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上促进思想解放,民族资产阶级宣传西学;政治上开展变法和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国,推动中国近代化等。
(4)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发展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企业发展推动国家的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