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2 09:1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选择题
1.北魏政权对新都选择地点有二,一是洛阳,二是邺城。根据下表,北魏最后定都洛阳的原因是( )
地点 优势
洛阳 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是所谓的“中夏正音”所在之地
邺城 是中原最富庶的地区,集中了北方财富
A.安定社会秩序 B.学习汉族文化
C.打击鲜卑贵族 D.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2.如图是魏晋时期的墓砖壁画“犁耕图”,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该出土文物信息展现了( )
A.当时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 B.游牧文明已被农耕文明所取代
C.魏晋时期我国农业开始使用牛耕 D.棉布己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
3.他进一步推进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文中的他是( )
A.曹操 B.晋武帝 C.苻坚 D.孝文帝
4.383年,前秦符坚在民心未附之际,强征北方各族壮丁大举进攻东晋,结果稍遇挫折前秦军中各将士就迅速作鸟兽散,符坚只得带领残兵逃回北方。这表明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是
A.前秦符坚的骄傲轻敌 B.前秦内部缺乏凝聚力
C.东晋将士的众志成城 D.东晋将领的精妙谋略
5.“少数民族的方凳、圆凳传到了中原地区,成为汉族人民所喜爱的家具,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习惯;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南北朝时在中原地区却很盛行。”这主要说明当时( )
A.民族矛盾尖锐 B.民族交融加强 C.民族杂居相处 D.中外交流频繁
6.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原是羌人的羌煮,也有不少人喜欢。这反映出当时( )
A.民族矛盾尖锐 B.北方经济发展
C.民族交融加强 D.南北政权分立
7.扫一扫历史词条二维码,结果出现“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等内容,这一历史词条应是( )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楚庄王问鼎中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张骞通西域
8.对下面两幅魏晋壁画(如下图)解读合理的是
A.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B.农业生产飞速发展
C.牛耕技术开始出现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9.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早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0.《魏书》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孝文帝代替“北俗之语”的是
A.匈奴语 B.鲜卑语 C.汉语 D.前秦语
1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指
A.东汉 B.东周 C.东晋 D.西晋
12.看图说话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之一。对以下两幅图画解读错误的是( )
A.汉族和少数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B.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
C.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 D.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
13.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此举(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D.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
14.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来历有关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15.“鲜卑族在汉化、融合的过程中失去的只是落后的格局,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这说明鲜卑族的改革( )
A.为后世发展注入了活力 B.加强了其对中原的统治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D.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二、综合题
16.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的意义。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的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与语言、服饰有关的改革内容是什么?并分析其改革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和上述分析,你从以上改革中得到什么启示?
17.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材料一
新疆焉耆出土。龙纹金带扣是汉朝为了有效管治边疆地区,馈赠给周边地区首领的礼物。 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纺轮为陶制品,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最早的捻线工具。 浙江绍兴出土。青铜鸠杖顶端立一鸠鸟(中原风俗)。杖底端则跪坐一人像,其穿着明显不同于中原风俗。
①汉代八龙纹金带扣 ②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 ③春秋青铜鸠杖
(1)从材料一中找出能说明以下主题的文物。(写序号,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秦统一后的各地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反映在服饰方面,这一时期的秦王朝一方面继续保留、因袭其原有的式样,同时加以发展;另一方面,又吸收各地服饰的式样,以补其原有之不足。
——摘编自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
(2)依据材料二,概括秦统一后服饰发展的特征。结合所学,说出秦朝在促进“各地文化交流”上的其他措施。
材料三
时期 服饰发展情况
西汉初期 社会经济极端调敝,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此时人们对现实安稳的诉求使得他们处处小心谨慎,整体服饰表现是拘谨的、内敛的。
汉武帝时期 汉王朝实现了版图上、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但由于距离战乱和建国之初的贫困还不远,服饰风格以内敛为主,有所松弛和改进。
西汉后期 国家强盛,承平已久,远方外族对大汉帝国的仰慕都大大增加了大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服饰发生了明显转变,摆脱了之前束缚拘谨的风格,变得合体、轻松,服装不再紧身束裹。
——摘编自徐蕊《汉代服饰的发展轨迹及其变化动因分析》
(3)依据材料三,将下列西汉时期人们服饰风格的变化补充完整。并概括西汉服饰变化的原因。
西汉初期:______________→汉武帝时期:______________→西汉后期: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北魏都城在平城(山西大同)时期,妇女的裙装服饰主要为窄袖、袍衫、垂裙、黑帽,具有鲜明的胡服特色。迁都洛阳后,洛阳时期的妇女裙装服饰则是从上到下完全模仿汉服,但汉服中又融入其他各民族的服饰特征。如洛阳北魏元邵墓中女侍俑的服饰,与汉服相比,袖口裁短,领口加宽并将腰线上移。 ——摘编自蒋雯《北魏时期文化融合之服饰文化》
(4)依据材料四,概括妇女裙装服饰变化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并结合所学,说出北魏妇女裙装服饰变化的主要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通过表格中洛阳与邺城优势的对比,在经济方面邺城胜过洛阳,但是从吸收汉族政治文化方面看,洛阳胜过邺城。结合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可知,迁都洛阳更有利于北魏学习汉族文化,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B项正确,排除D项;迁都洛阳和迁都邺城在安定社会秩序上各自存在的优势不同,排除A项;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促进鲜卑族的发展,不是打击鲜卑贵族,排除C项。故选B项。
【点睛】
2.A
【详解】
根据题干“魏晋时期的墓砖壁画‘犁耕图’,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可知,甘肃嘉峪关属于河西走廊,故反映了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A项正确;题干体现不出游牧文明以北农耕文明取代的信息,排除B项;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棉布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
公元 439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分裂局面。孝文帝实现了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因此,材料中“他”是指孝文帝,D项正确; 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参与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排除A项;晋武帝是司马炎,建立西晋政权,排除B项;十六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前秦的国君,参与淝水之战,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4.B
【详解】
由材料“前秦符坚在民心未附之际,强征北方各族壮丁大举进攻东晋,结果稍遇挫折前秦军中各将士就迅速作鸟兽散”及所学知识可知,前秦统一后,北方各民族尚未实现充分交融,缺乏凝聚力,所以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B项正确;材料体现前秦失败的原因是内部缺乏凝聚力,没有体现符坚的骄傲轻敌,排除A项;材料表明前秦失败的原因是内部缺乏凝聚力,没有体现东晋将士的众志成城和将领的精妙谋略,排除C项、D项。故选B项。
【点睛】
5.B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少数民族的方凳、圆凳传到了中原地区,成为汉族人民所喜爱的家具,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习惯;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南北朝时在中原地区却很盛行。”这说明是民族交融加强,B项正确;材料没体现民族矛盾,民族杂居相处,排除AC项;题干材料说的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不是中外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6.C
【详解】
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原是羌人的羌煮,也有不少人喜欢”可知这反映出当时汉人和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相互影响,说明民族交融加强,C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汉人和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相互影响,反映的是民族交融加强,并没有反映民族矛盾尖锐或北方经济发展或南北政权分立,排除ABD项。故选C项。
7.C
【详解】
根据“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可得出这些都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ABD项都与材料中的改革内容没有关系,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8.A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少数民族种地,汉族放牧,这体现了民族融合得到加强,故A符合题意;牛耕技术开始出现有利于农业生产飞速发展,魏晋以后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9.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十六个政权合称为十六国,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探究的主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此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D项正确;夏商周时期是早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排除A项;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排除B项;宋元时期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0.C
【详解】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大意是皇帝命令不能在朝廷上用北方话(鲜卑语)讲话,如果有人不听命令,免去他的官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中要求学说汉语的措施,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
分析题文的“公元383年,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可知这场战役是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C项正确;ABD项在公元383年之前已经灭亡,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12.B
【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图片反映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而不是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B项错误,符合题意;如前所述,A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右图说明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13.A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5世纪末,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迁都以后,孝文帝进一步实行汉化改革措施:学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A正确;BCD与孝文帝改革无关,排除;故选A。
14.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淝水之战时期,苻坚以“投鞭断流”表明其军队强大。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故这些成语均与淝水之战有关,C项正确;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排除B项;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破釜沉舟与此战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失去落后、迎来新生和大放异彩”可知,这说明改革推动了鲜卑族的进步,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说的是现实效果,排除A项;材料是在说明社会进步,不是说加强统治,排除B项;民族之间的隔阂有所减少,不是消除,排除C项。故选D项。
16.(1)内容: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 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内容: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作用: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启示: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善于用人并勇于改革是一个国家得以强盛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具有不怕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等。(言之成理答出一点即可)
(1)
内容:根据材料一“坏井田,开阡陌”可归纳出废除井田制;根据“急耕战之赏”可归纳出鼓励耕织。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根据“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善于用人并勇于改革是一个国家得以强盛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具有不怕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等。
【点睛】
17.(1) ② ③ ①
(2)特征:保留秦国原有样式。吸收各地服饰样式。
其他措施:统一文字
(3)变化:由拘谨、内敛→到有所松弛→最后轻松、合体
原因:经济、国力的变化(人们心态的变化)。
(4)时代特征:民族交融
主要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措施。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半坡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中期著名的古人类遗址,体现了中国早期境内人类文明的起源,所以对应的是②;根据材料“杖底端则跪坐一人像,其穿着明显不同于中原风俗”,可知青铜鸠杖象征着王权的威严,体现了江浙地区早期国家的兴起,所以对应的是③;根据材料“龙纹金带扣是汉朝为了有效管治边疆地区”,可知汉代八龙纹金带扣成为汉代管理西域最有力的实物证据,体现了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所以对应的是①。
(2)根据材料“一方面继续保留、因袭其原有的式样,同时加以发展;另一方面,又吸收各地服饰的式样,以补其原有之不足”,可知秦统一后的服饰既保留有原有的样式,也吸收了其他地区的服饰式样,体现了多样性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秦为了巩固统一,还统一了文字,都以小篆作为官方文字统一使用。
(3)根据材料“整体服饰表现是拘谨的、内敛的”,可知汉朝初年的服饰风格受到当时社会经济凋敝的影响,体现出拘谨、内敛的特点;根据材料“服饰风格以内敛为主,有所松弛和改进”,可知随着汉武帝时期国力的强盛,这一时期人们的服饰虽然依然比较内敛,但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松弛;根据材料“变得合体、轻松,服装不再紧身束裹”,可知汉代后期,随着国家长期的稳定与繁荣,使人们的民族自信心更加强大,所以这一时期的服饰打破了原先的束缚,体现得更加的轻松、合体。所以,不同时期的服饰具有不同的特点,体现了社会经济、政治、人们心态的变化。
(4)根据材料“洛阳时期的妇女裙装服饰则是从上到下完全模仿汉服”“但汉服中又融入其他各民族的服饰特征”,可知孝文帝改革时期,汉族服饰与少数民族服饰相互融合,体现了民族融合的时代特征,而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孝文帝改革的推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