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菁中学2012-2013学年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菁中学2012-2013学年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15 10:1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语文 2012年11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① ,家书抵万金。
②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
④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⑤ ,身世浮沉雨打萍。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
⑦海内存知己, 。
⑧ ,儿女共沾巾。
⑨落红不是无情物, 。
⑩ ,生于淮北则为枳。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齐人固善盗乎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
③语时了不悲 ④月余亦卒
3.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惊惶 蹊跷 咀嚼(jiáo) B. 呜咽 惺忪 祈(qí)祷
C.褴缕 呆滞 歉疚(jiǔ) D. 懵懂 锁屑 贫瘠(jǐ)
4.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似乎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B.中秋节晚上,我们许多亲戚欢聚一堂,花天酒地,热闹非凡。
C.经过班主任的一番循循善诱,小赵同学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D.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不要故弄玄虚。
5.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今年国庆期间,我校大约有十个左右的学生去英国励志游。
B.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美国的国际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大选后的美国有效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
6. 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轻淡的,????????????????????????????,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④?①???? B.?②?③?? ??C.②?①? ???D.?④?③?
7.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2分)????
A.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B.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 阅读与欣赏。(36分)
(一) (3分)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该诗是天文祥抗元失败被执,由广州押赴燕京路过金陵(南京)时写的。 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本诗第二联描写了诗人所见的什么景象?(l分)

9.本诗的尾联读来令人动容,请分析诗人在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二) (11分)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韩)信者,曰:“若①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②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③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④”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①若:你。②俛:同“俯”。③上:指汉王刘邦。④顾王策安所决耳: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①坐法当斩 ②大说之
③何奇之 ④王素慢无礼
11.下列选项中与例句中“众辱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B.至之市 C. 汉王之入蜀 D.自追之
1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①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2分)

②此乃信所以去也 。(1分)

13.从选文中看,你觉得韩信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6分)
漫谈食用胶
①近日,有关老酸奶、果冻等“可能添加工业明胶”的新闻甚嚣尘上,让人们对陌生的“明胶”产生恐慌。此前,关于有些拉面、米线等添加“食用胶”使面条筋道的报道,也曾拨动过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敏感的神经。如果确实在食物中添加了“工业明胶”,那对身体恐怕是有害的,而真正的“食用胶”,对健康基本不会造成任何威胁。
②所谓的“食用胶”,一般翻译成“水胶体”,是一大类食品原料。常用的水胶体,其实都是“天然产物”。比如琼脂和卡拉胶,是海藻的提取物。明胶,是从动物的皮或者骨头水解熬制而来。食用胶中比较“高级”的果胶,主要来源是橘子皮和苹果榨汁后的残渣。还有一些食用胶来自于植物的种子,比如阿拉伯胶、瓜尔豆胶、槐豆胶,都是从相应植物的种子中提取而来的。还有一些水胶体由微生物发酵得到,比如黄原胶。多数的水胶体是直接的提取物,只有很少数经过一定的加工,比如羧甲基纤维素(CMC),它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又通过化学反应在分子中的某些位置加上了“羧甲基”,虽然它也可以称为“化学产品”,不过其安全性已经经过了广泛检验,并没有发现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 ③一般而言,食用胶在食物中的使用量不大,起到的作用主要有增稠、成胶、改善食物成分特性等。有一些食用胶只需要很少一点,就可以大大增加水的黏度,比如黄原胶。还有的食用胶在常温下不溶于水,在高温下溶解之后,降低温度就变成了固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成胶”了,明胶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不同的酸碱条件下,它们还可能和食物中的其他成分比如蛋白质、淀粉等发生连接,从而改善其他食物成分的特性,产生更加丰富多样的食品。比如许多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不溶解,而很多人又喜欢酸性饮料的口味,加入适当的果胶,让果胶和蛋白质连接,就可能使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溶解,从而获得清澈透明的酸性饮料。在面条中加入适当的食用胶,也可能使得面条更加筋道,这也是一种改善。此外,还有一些食用胶,本身也被当做膳食纤维,比如果胶、瓜尔豆胶、琼脂等。膳食纤维能够提供饱足感但是不产生热量,对于减肥有帮助。不溶性的膳食纤维有助通便,而可溶性的膳食纤维(比如果胶)到达大肠之后能被那里的细菌分解,产生一些有助健康的小分子物质。
④除了淀粉,其他的食用胶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的。这些水胶体除了可以用于食品,还可以用于其他工业产品。作为工业原料,其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要求就不像食品原料那么严。所以,工业级的水胶体会比食品级的要便宜。这就造成了不法商贩使用工业级原料代替食品原料的可能。而工业级原料,就可能存在有害杂质。就像任何的食品添加剂一样,合法生产规范使用的食用胶没有问题,但是食品安全的保障需要进行严格监管。公众和媒体,应该关注的是这些添加剂的使用是否合法,而不是仅仅因为陌生就产生恐慌。
14.阅读第②段的内容,概括食用胶的两种加工方式。(2分)

15.本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 ?????????????????????????????????????
16.第⑤段中加点的“可能”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 ???????????????????????????????????????
(四)(8分)
花边饺里的母爱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7.简要概述本文主要记叙的两件事情。(2分)


18.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9.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1分)

20.这篇文章运用的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和情感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五)(8分)
风筝的心
朱成玉
①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空空如也。莫非是与这城市积下了太多的仇怨,连云都躲藏起来,不肯给城市的天空一点梦想的色彩吗?
②而我依然仰望,寻找那些飞翔的痕迹,寻找那只要一点点风就可以抖擞起精神来的风筝。
③再次见到风筝,是在三月最破败的小巷。一些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欲要飞翔的念头,被一群孩子们嫩小的手提着,轻轻地,飘在一人多高的风里。
④孩子们必须奔跑,因为只有奔跑才可以带来风。
⑤老人们说,放风筝可以放掉人心中所有的烦恼和晦气,只剩下美好的愿望。人们相信,这些用心灵里最珍贵的情愫扎出来的梦想之鸢,可以把种种美好的愿望传达给上帝。
⑥小时候没有卡通没有电脑,却有广阔的草地放风筝。如今,孩子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却再也腾不出时间和空间纵情奔跑,纵情释放他们的梦想。所有的时间都被各种补习培训填充,所有的空间都被钢铁水泥占领。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
⑦孩子们在巷子里终于跑累的时候,其中一个把风筝举过头顶叹口气说,有风多好,有风它就能飞上天空了。另外几个孩子也如泄了气的皮球,蹲到地上,不停地抱怨着——风都哪儿去了?
⑧风都哪儿去了?孩子的话让我不禁一怔。风,被高高密密的楼群阻隔在外面;风,被机器的轰鸣赶往别处;风,藏在遥远的记忆里;风,躲进有歌谣的童年。小时候,我的风筝可以放得比云朵还高。在那么高的天空上,我的风筝和白云窃窃私语,那是我儿时最美丽的花篮,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晃来晃去。
⑨风筝飞不起来,然而它们却是这座城堡里唯一长着翅膀的鸟了。它们醒着,心怀世界上最单纯的愿望:只要一点点风,只要一点点可以飞翔的天空。
⑩天空不冷清,风筝不冷清,冷清的只有风筝的心。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
不知为什么,看着这些无法飞上天空的风筝,我的心里异常难受。尽管这是一些廉价的风筝,用最普通的材料制成,大概两三块钱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商店里买到,但我还是希望它们能飞起来。这种希望点燃我心中隐匿了许久的渴望飞翔的念头。我对孩子们说,“明天早晨在这里等我,我领你们去一个可以让风筝自由自在飞翔的地方。”
那个晚上,我挑选了最结实的竹签和最漂亮的桃花纸,精心制作了一个美丽的风筝。这是对童年的牵挂。我尽可能地将生命中所有美丽的色彩都绣到风筝的翅膀上,再扯一根长长的思念的线牢牢拴住它。我知道,我的童年不会走得太远。
风筝上的那些花朵,鲜艳得就像那群孩子的脸。我仿佛听见了风筝在说:给我一点点风,给我一点点与梦有关的颜色。
第二天一大早,我带上亲手制作的风筝领着孩子们去了广场。广场上人头攒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风筝,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然后奔跑、奔跑,风来了!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
我手中的线轴飞快地旋转,我的风筝追上了云朵,正在向它打听童年的消息。很多人站在那里不再走动。很多人仰起了头。很多人高声喊到:“快看,多美的风筝!”那一刻,我感觉到,适合风筝飞翔的风来了。那些安静的、优雅的心灵回来了。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
21.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放风筝?(2分)

22.赏析文中的画线句。(3分)
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

2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本文标题“风筝的心”含义的理解。(3分)

三、作文。(40分)
运动场上,运动员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力拼搏;人生的赛场上,我们也在为自己的梦想而拼搏。我们从未停下自己的追梦的步伐,请以“追梦的脚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为记叙文。
2.要有真情实感。
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4.不少于600字。
南菁中学初中部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语文答题卷 2012年11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 固 ② 熙
③ 语 ④ 卒
3. ( )(2分)
4. ( )(2分)
5. ( )(2分)
6. ( )(2分)
7.( )(2分)????
二、 阅读与欣赏(36分)
(一) (3分)
8.(1分)
9.(2分)
(二) (11分)
10. (4分)
①坐 ② 说
③ 奇 ④ 素
11. ( )(2分)
12. (3分)
① (2分)
② (1分)
13. (2分)
(三)(6分)
14. (2分)

15. (2分)????????????????????? ?????????????????????????????????????

16. (2分)??????????????????????????????????? ???????????????????????????????

(四)(8分)
17. (2分)

18. (2分)

19. (1分)

20. (3分)


(五)(8分)
21. (2分)

22. (3分)

23. (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