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这则材料反映的社会风气与西晋的兴亡有怎样的联系?
凡今之人,惟钱而已!……(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西晋)鲁褒《钱神论》
西晋时多用三国时所铸旧钱,此钱为西晋时流通的东吴旧钱。
东吴·大泉五千铜钱
“孔方兄”的来历
新课导入
一、西晋的建立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三国实力对比表
为什么最终是西晋统一了全国?
1.背景
魏
蜀
吴
司马懿
(179—251)
司马昭
(211—265)
魏
洛阳
成都
建业
吴
蜀
263年
魏灭蜀
一、西晋的建立
2.西晋的建立
魏
洛阳
建业
吴
266年
晋代魏
晋武帝司马炎
(236—290)
统一全国,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280年
晋灭吴
一、西晋的建立
2.西晋的建立
一、西晋的建立
建立时间:
统一时间:
国号:
建立者:
都城:
266年
280年
司马炎
洛 阳
西晋
2.西晋的建立
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要其业而乐其事。
——《晋书·食货志》
3.西晋的统治
一、西晋的建立
魏武忘经国之宏规,行忌刻之小数,功臣无立锥之地,子弟君不使之人,徒分茅社,实传虚爵,本根无所庇荫,遂乃三叶而亡。有晋思改覆车,复隆盘石,或出拥旄节,莅岳牧之荣;入践台阶,居端揆之重。
——《晋书·八王传序》
与民休息,发展生产
大封诸侯王
3.西晋的统治
一、西晋的建立
石崇与王恺斗富
钱之为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钱神论》
这为西晋的统治危机埋下了祸根。
二、八王之乱
大臣:启禀陛下,近几年闹饥荒,各地都报告说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
晋惠帝: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1.背景
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晋书·刘元海载记》
晋惠帝昏庸至极
八王之乱
306年,大权落入东海王司马越手中
洛阳
二、八王之乱
2.概况
八王之乱期间,诸侯宗室之间相互混战,势力此消彼长,晋惠帝也变成了傀儡,任其他宗室摆布。
八王之乱实质上是统治阶级内部为了争夺中央政权的战争。
二、八王之乱
2.概况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八王之乱历时16年,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最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二、八王之乱
3.西晋灭亡
材料一:(晋惠)帝之为太子也,朝廷咸知不堪政事……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纲纪大坏……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其蒙蔽皆此类也。
——《晋书·惠帝纪》
材料二:然而付托失所,授任乖方,政令不恒,赏罚斯滥。或有材而不任,或无罪而见诛,朝为伊、周,夕为莽、卓。机权失于上,祸乱作于下。
——《晋书·八王传序》
昏庸至极
二、八王之乱
3.西晋灭亡
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
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等
激起内迁各族的反抗
316年,西晋灭亡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五胡内迁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主要有氐族、羌族、匈奴、羯族和鲜卑族。
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高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2.十六国并立
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将北方主要的十五个政权连同西南成汉,称为“十六国”。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
3.十六国并立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4世纪,氐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大,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皇帝苻坚重视汉文化,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不仅提升了前秦的国力,也缓和了前秦境内的胡汉矛盾。
王猛
3.十六国并立
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课堂小结
西晋的灭亡可以说是统治者们咎由自取。回顾历史,夏桀的残暴,商纣王的奢侈腐朽最终导致亡国。大秦帝国也因施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历史留给我深刻的教训。
仁政治国,走群众路线,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五十六个民族为一家人,和谐社会促发展。
课堂小结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