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示范课件(2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示范课件(25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2 11:0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新课导入
你心目中的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一、官渡之战
路有饥妇人,抛子弃草间 ——王粲《七哀诗》
1.背景
群雄并起,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一、官渡之战
1.背景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兵多粮足,实力强大,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涣散。
一、官渡之战
1.背景
曹操壮大势力采取的措施:
(1)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
(2)经济: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
一、官渡之战
2.经过
袁绍:约110000人
曹操:20000人
参战方兵力
伤亡情况
袁绍:约100000人
曹操:约8000人
VS
一、官渡之战
2.经过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和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一、官渡之战
2.经过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得胜时途经渤海留下的诗句
【合作探究】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
一、官渡之战
曹操:
(1)发展北方经济,势力不断增强;
(2)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
(3)善于用人和正确的斗争策略。
袁绍:
骄傲轻敌,拒绝采纳谋士建议。
刘备
(161-223)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
孙权
(182-252)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割据江东的孙权
二、赤壁之战
1.背景
二、赤壁之战
1.背景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隆中对》
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1)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
(2)曹军占领荆州后,刘备、孙权联合迎战曹军。
二、赤壁之战
2.经过
曹军:20余万人
VS 孙刘联军:约5万人
曹军PK孙刘联军
二、赤壁之战
2.经过
曹军来势汹汹。此时,刘表病亡,刘琮即位,降曹。驻守樊城的刘备只能南逃。
为阻止刘备逃往江陵,曹操亲率精锐骑兵急速追赶,在长坂大败刘备。刘备逃往夏口。
刘备听从鲁肃建议,驻军樊口。曹操从江陵出发,将要顺长江东下。诸葛亮与鲁肃一起去拜见孙权,要求联合抗曹。
二、赤壁之战
2.经过
孙权在曹兵压境的生死存亡关头,决定抵抗,派周瑜率领3万人,沿江西进,联合刘备抗曹。
周瑜指挥孙刘联军5万人,打败了曹操的先头部队。曹操退到乌林,双方在赤壁、乌林一带隔江对峙。
孙刘联军采用火攻,烧毁曹军水陆营寨。
曹操兵败,
逃回北方。
樊口
赤壁
乌林
二、赤壁之战
2.经过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意义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VS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利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黄盖曰:“……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材料一: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材料三: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二、赤壁之战
【合作探究】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二、赤壁之战
(1)曹军远道奔走,兵士疲惫;
(2)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3)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4)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合作探究】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曹操退守北方,经营关中和西北地区,完成北方统一。
刘备向西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抢夺湖北和湖南。
三、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9年,孙权正式称帝。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三、三国鼎立
2.三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屯田
翻车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保护农桑。
曹魏:
吴国船只
三、三国鼎立
2.三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兵久不缀,民困于役,岁或不登,其宽诸速,勿复督课。”
——《三国志·吴书》
(1)多次下诏宽赋息调,减轻农民负担。
(2)发展造船业,积极进行航海活动。
孙吴: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舰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三、三国鼎立
2.三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孙吴:
三、三国鼎立
2.三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蜀国:
诸葛亮像
诸葛亮辅佐刘禅执政。当政期间,诸葛亮任人唯贤,赏罚必信。注重生产,发展经济。他还积极改善民族关系,开发西南地区。
课堂小结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孕育者重新统一的趋势。魏蜀吴的发展,最终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