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1.通过研读史料和地图,了解曹操势力的壮大;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官渡之战的基本情况。
2.通过研读地图,了解赤壁之战的过程;通过分析史料,了解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原因。
3.通过绘制时间轴,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通过概括表格,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发展。
学习目标
本课重点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的创作灵感源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和地图,说说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节选曹操《蒿里行》
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军阀割据混战。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官渡之战
一
1.背景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官渡之战
一
1.背景
袁强曹弱
材料一 玠语太祖曰:“……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
——陈寿《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材料二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求贤令》
根据教材和材料,说说曹操为了壮大自身势力,采取了哪些措施?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屯田制,组织军队和流民从事生产
招揽人才,唯才是举
观看视频,说说官渡之战的概况。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官渡之战
一
2.概况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官渡之战
一
2.概况
官渡之战形势图
时间:200年
作战双方:曹操和袁绍
特点:以少胜多
结果:曹操获胜
意义: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c
曹操的雄心壮志是什么呢?
创作背景
《龟虽寿》大约作于公元208年初,曹操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完成统一北方的的大业,但他不满足于此,他有更大的志向。
208年,曹操决定挥师南下,统一全国。
赤壁之战前各政治力量分布示意图
刘备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隆中对》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赤壁之战
二
1.背景
208年,准备挥师南下,统一全国
孙刘联合
曹军来势汹汹。此时,刘表病亡,刘琮即位,降曹。驻守樊城的刘备只能南逃。
为阻止刘备逃往江陵,曹操率骑兵追赶,在长坂大败刘备。刘备逃往夏口。
刘备听从鲁肃建议,驻军樊口。曹操从江陵出发,顺长江东下。诸葛亮与鲁肃一起去拜见孙权,要求联合抗曹。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赤壁之战
二
2.经过
赤壁之战示意图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赤壁之战
二
2.经过
赤壁之战示意图
孙权在曹兵压境的关头,派周瑜率领3万人,沿江西进,联合刘备抗曹。
孙刘联军火攻
曹军水陆营寨。
曹操兵败,
逃回北方。
周瑜指挥孙刘联军5万人,打败曹操的先头部队。曹操退到乌林,双方在赤壁、乌林一带隔江对峙。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赤壁之战
二
为什么赤壁之战曹操失败了?
材料一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材料二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陈寿《三国志·周瑜传》
兵士疲惫
2.经过
不习水战
水土不服,身患疾病
船舰相连,战术失误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赤壁之战前各政治力量分布示意图
刘备
赤壁之战后各政治力量分布示意图
赤壁之战
二
3.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国演义》
《三国志》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建安十八年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知识拓展 文学作品的真实性
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历史,但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
会有一些虚构的成分。
曹操退守北方,经营关中和西北地区,完成北方统一。
刘备向西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抢夺湖北和湖南。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三国鼎立
三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赤壁之战后各政治力量分布示意图
三国鼎立形势图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三国鼎立
三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
·
220年
建立者:曹丕
国号:魏
定都:洛阳
221年
建立者:刘备
国号:汉(蜀汉)
定都:成都
229年
建立者:孙权
国号:吴
定都:建业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三国鼎立
三
2.三国鼎立局面的发展
阅读教材,说说三国分别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发展?
政权 措施 影响
魏
蜀汉
吴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并发展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加强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曹魏马钧的翻车
诸葛亮七擒孟获
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路线
(吴都建业)“其四野则畛畷无数,膏腴兼倍”
——左思《吴都赋》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
——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五》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合作探究
如何正确看待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政权由“多”到“少”
铠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节选曹操《蒿里行》
经济由“衰”到“兴”
历史的进步,为此后
走向统一奠定基础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1.小明今年暑假去湖北旅游,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往日的张天烈火虽已熄灭,但周瑜当时挥剑所书的‘赤壁’仍旧记录着历史的足迹。”他记载的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
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
B.使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
2.“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
C
B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4.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 )
A. 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
B. 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 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
D. 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D
A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
意义: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局面的形成:220年,曹丕建立魏;
221年,刘备建立蜀汉;
229年,孙权建立吴
局面的发展:曹魏重视农业,兴修水利;
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孙吴开发江东,发展海外贸易
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曹操势力壮大
概况:200年,曹操以少胜多
概况: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背景:曹操准备统一全国,孙刘成为阻碍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