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通过教师讲解,知道“大一统”的含义;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能够理解汉武帝继位初期政治、思想、经济、军事上面临的问题,从而深刻理解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永恒的任务。
学习目标
本课重点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他是一位千古帝王,他开拓了中国历史上很多的“第一个”;
他是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
他是第一个开通了西域的皇帝;
他是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中国思想文化的皇帝;
他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猜一猜
他是谁?
汉武帝像
(前156—前87)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知识拓展
《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汉书·王吉传》
思考:“大一统”包含哪些方面?
大一统
格局
思想文化
大一统
军事
大一统
政治
大一统
经济
大一统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政治方面
一
材料一 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班固《汉书·诸侯王表》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依据材料和教材回答)
材料二 (豪强地主)“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诸侯王势力强大
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1.“推恩令”
——背景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推恩令”
——实施
建议者:
内容:
作用:
主父偃
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
政治方面
一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推恩令”
——实施
通过“推恩”这种相对缓和的方式,将原来的王国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不费一兵一卒,达到削弱王国,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目的,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而培养起了侯国的忠诚。
推恩令妙在何处?
(提示:从诸侯子弟和皇帝两个角度考虑)
政治方面
一
课堂讨论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削爵、夺地、除国
酎金夺爵
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余人。
译文:九月诸侯朝见,尝酎(zhòu)献酎金时,命少府检查酎金的成色和分量,列侯由于酎金分量不足被削夺侯位的有一百多人。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
刘彻晚年郡国形势图
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
(酎金即诸侯贡金以助祭宗庙)
政治方面
一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及措施的演变(西周至汉武帝)
知识拓展
西周
秦朝
汉武帝
汉初
分封制
分封制
分封制
郡县制
分封制
郡国并行制
分封制
“推恩令”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刺史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控制。
3.建立刺史制度
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刺”:检核问事之意
目的:
内容:
作用:
刺史六条问事:一、强占田宅,以强凌弱; 二、不奉诏书,侵犯百姓; 三、不恤百姓,肆意杀人; 四、任人不当,徇私弃贤; 五、仗势欺人,为非作歹; 六、阿附豪强,背令枉法。
——改编自《刺史六条》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政治方面
一
材料二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修学……。
——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十四》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材料一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措施: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思想方面
二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罢黜百家:“贬低并排斥”其他学派,但不是“禁绝”
作用: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异同。
类别 秦始皇 汉武帝
不同点 内容
方式
结果
相同点 目的
实质
采用法家思想
尊崇儒术,推行儒学教育
加速了秦朝灭亡
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加强中央集权
都是文化专制的表现
对思想文化进行粗暴的破坏
采用缓和的方式
思想方面
二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汉武帝确立察举制
知识拓展
汉文帝时,开始采用由各地推荐人才的方法,但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汉武帝在位时期,将这种新的选官方法定为制度,这就是“察举制”。察举制是由各郡国每年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经过考察,授予官职。有时汉武帝还亲自出题考察,如董仲舒就是通过对策而被任用的。通过察举制,西汉王朝选拔了一大批有杰出才能的人。
(备注:察——是由州,郡等地方官,在自己管辖区内进行考察,发现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举——以“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等名目,推荐给中央政府,经过一定的考核,任以相应的官职)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背景
富商大贾或蹛(zhì)财役贫(囤积财物,役使贫民),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西汉初年,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里,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在经济上面临哪些问题?
想一想
经济方面
三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措施及作用
经济问题 经济措施
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
盐铁经营权掌握在地方手中
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囤积居奇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
奠定了经济基础。
作用:
“铢”是古代重量单位,一两的1/24为一铢
弃农经商问题
重农抑商,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尤其注重兴修水利
汉代耧车(模型)
经济方面
三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背景
北击匈奴
四
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西汉民族关系上则主要是采取和抚四夷,特别是与强大的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境的安宁。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的增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强有力措施。
——汪高鑫《两汉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变化:西汉初年,采取“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武力征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想一想
原因:经过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国力大增。
军事方面
四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过程
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兵收复河套地区,后又大败匈奴右贤王。
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卫青、霍去病分两路出击匈奴。卫青部重创单于部,单于仅率数百骑逃走。霍去病部出塞两千余里,大败左贤王部,斩首七万余人。
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大败匈奴。这两次战役沉重打击了匈奴右翼势力,造成匈奴内讧。
军事方面
四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3.意义
沉重打击了匈奴势力,使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拓展了西汉的疆域。
知识拓展
对西域的管理
设立河西四郡(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军事方面
四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阅读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是 ( )
A.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2.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 )
A.行政事务 B.监察事务 C.军事管理 D.财政管理
A
B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4. “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据此他们的“动机”是( )
A.树立绝对皇帝权威 B.发展传统思想文化
C.消灭种种异端学说 D.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3.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 )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张骞通西域
D.尊崇儒术
D
D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政治方面
思想方面
削爵、夺地和除国
背景:
背景: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铸造五铢钱、平抑物价、重农抑商等
“推恩令”
措施:
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措施及作用:
过程: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大增
兴办太学,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沉重打击了匈奴势力;拓展了西汉的疆域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建立刺史制度
作用: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影响深远
意义:
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21年和公元119年,三次出击匈奴,大败匈奴势力
课程导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汉武帝与秦始皇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曾被毛泽东并称为“秦皇汉武”,请同学们结合之前学习过的评价人物方法,课后完成对汉武帝的评价。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