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部编版(2016)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00
本课目标
【课程标准】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本情况。
知道秦开创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并建立一套官僚体制。
掌握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连接长城等加强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自学和分组讨论“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识读《秦朝疆域图》,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认识到秦灭六国符合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通过学习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了解这些措施对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的作用,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学习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
完成学案
自学生疑
01
自学生疑
学习目标
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3.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第二部分
明确目标
合作探究
02
导言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秦王”指何人?“六合”是何意?
“秦王”:嬴政;
“六合”: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02
导言
嬴政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02
探究1
秦灭六国
③秦王赢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④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六国不团结,容易被各个击破。
①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
秦能够灭六国的原因?
02
探究1
秦灭六国
秦国统一天下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
①民心所向。 (顺应统一的历史潮流)
②秦国实力最强。
③秦王嬴政的雄才伟略和贤人辅佐。
材料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 《孟子·离娄》
材料二:“秦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 《史记·李斯列传》
02
探究1
秦灭六国
时间:
顺序:
前230年—前221年
韩.赵.魏.楚.燕.齐
秦朝建立:
时间:
都城:
人物:
前221年
咸阳
嬴政(秦始皇帝)
秦
赵
魏
楚
韩
齐
燕
前230年灭韩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02
探究1
秦灭六国
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
楚
齐
燕
赵
魏
韩
秦朝
公元前221年
咸阳
结束战乱走向统一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02
探究1
秦灭六国
秦王嬴政在用人上不以出身高低取人,不拘一格,广招人才;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能;敢于向部下承认错误。
这些人才文能治国安邦、武能克敌制胜,对秦统一大业的完成做出重大贡献。
秦王嬴政在用人政策上有什么长处?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02
探究1
秦灭六国
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
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发展;
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探究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你知道秦王的心事是什么吗?
公元前221年农历十月一日,刚刚成为帝都的咸阳城披上了吉祥的瑞雪。
这一天恰好是嬴政的39岁生日,也是他实现统一后的第一个生日,大臣们纷纷揣着精心书写的贺寿诗章,赶来祝寿。没料到他没有丝毫过寿之意,而是带着忧患的语调说:
华夏之积弊,
非彻盘整治无以重生!
02
探究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症状一:秦王某日在大殿观察大秦的地图和周的地图,内心郁闷:“哼!周如此小邦,竟能与寡人一般称‘王’。”
症状二:秦王日夜操劳国事,每天要看重达一百多斤的竹简奏章,他不断唉声叹气:“唉!统一之后真是辛苦,寡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心好累。”
症状三:丞相建议,要在离咱们的京城都很远的地方封几个王,李斯却说周亡皆因诸侯祸起。秦王想:“真纠结啊,到底该这么办?”
称号不尊贵
国事繁重
国土如何管理
秦王的心事
02
探究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王的心病
称号不尊贵
国土管理
药 方
国事繁重
确立皇帝制
中央设立三公
推行郡县制
处方单
02
探究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自今已来,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
于万世,传之无穷。
功过五帝
德盖三皇
02
探究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三皇:天皇 地皇 泰皇
五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皇
帝
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位世袭、皇权独揽、皇帝独尊
02
探究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御史
大夫
太
尉
皇帝
丞
相
行 政
军事
监察
大权独揽 任免官员
宫廷警卫
宫门卫戍
宫廷车马
皇室事务
司法刑狱
农赋财政
工商税务皇室财务
民族外交
祭祀礼教
中央官制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粟
内史
少
府
太
仆
中尉
将作少府
京畿治安
宫殿营建
秦
02
探究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御史
大夫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军事
监察
诸卿
郡
县
乡
里
亭
中央具体政务
基层具体事务
郡守、郡尉、监御史
县令\长
地方官制
大权独揽 任免官员
行 政
监察
军事
行政
地方具体政务
秦
郡县制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8个郡,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02
探究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统一前秦国以外的地方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地方,郡县制与之比较有何不同?
分封制
郡县制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02
探究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御
史
大
夫
丞
相
太
尉
郡(守)
县(令)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02
探究3
巩固统一的措施
马
安
小篆
隶书
作用: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文化方面
统一文字
02
探究3
巩固统一的措施
度[长度]
衡[重量]
量[容积]
作用:有利于经济的交流。
圆形方孔钱
韩赵魏
布币
齐刀币
楚贝币
秦统一的度: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1引 = 2310厘米, 1丈 = 231厘米, 1尺 = 23.1厘米, 1寸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秦统一的量: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斛 = 20000毫升, 1斗 = 2000毫升, 1升 = 200毫升。
秦统一的衡: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1石 = 30360克, 1钧 = 7590克, 1斤 = 253克, 1两 = 15.8克, 1铢 = 0.69克。
经济方面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02
探究3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有什么影响呢?”
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
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的交流。
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
02
探究3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车轨
车 轨
车子两轮间的距离。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秦统一后修筑了驰道、直道等统一规格的道路。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
02
探究3
巩固统一的措施
修筑灵渠
02
探究3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中原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一繁重的修筑工程,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02
探究3
巩固统一的措施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
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和儒士的事件。
坑儒谷遗址位于
陕西临潼
焚书坑儒
02
探究3
巩固统一的措施
1、暂时:巩固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长远: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 “焚书坑儒”?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02
探究3
巩固统一的措施
巩固统一
的措施
文化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防御匈奴北筑长城
修筑灵渠
交通方面
统一车轨
思想方面
焚书坑儒
02
探究3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灭六国
过程
巩固统一
的措施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统一中国
原因
意义
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文化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防御匈奴北筑长城
修筑灵渠
中央:
地方:
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交通方面
统一车轨
建立郡县制
思想方面
焚书坑儒
第三部分
即时训练
巩固提高
03
即时训练
)
D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
A.黄帝
B.禹
C.秦孝公
D.秦始皇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D
03
即时训练
B
3.秦朝规定的全国规范文字是(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4.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A
A.“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
03
即时训练
5.“祖舜宗尧自太平, 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
内, 虚筑防胡万里城。”此诗句中提到的“防胡万里城”反映
了哪一史实?(
)
B
A.开发南疆,修灵渠
C.“焚书坑儒”
B.北击匈奴,筑长城
D.统一文字、度量衡
6.秦朝时修建的、沟通了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的水利工程
是(
)
A.都江堰
C.灵渠
B.郑国渠
D.葛洲坝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