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新课导入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历史学家易中天将其概括为“青铜铸就,甲骨绘成”的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1)原始社会后期:铜器出现;
(2)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丰富。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它们有什么用途呢?
一、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食器
鼎
簋
酒器
爵
觚
2.青铜器的功能用途
编钟
乐器
一、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2.青铜器的功能用途
日常用品
灯
镜
列鼎列簋制度反映出当时社会严格的等级界限。
周代列鼎列簋制度一览表
一、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2.青铜器的功能用途
司母戊鼎
一、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3.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司母戊鼎是(时间)商朝后期商王用来祭祀母亲“戊”的器具,高1.33米,重832.84千克,工艺非常复杂,需要二三百名工匠合作完成,(地位)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一、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3.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尊”是一种盛酒的用于祭祀的礼器, 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
四羊方尊
制模雕刻
翻制泥范
焙烧、浇注
加工修整
一、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泥范铸造法
3.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浇筑司母戊鼎需要832.84千克铜液,如果一个坩埚一次可熔铜12.5千克,至少需要67个坩埚同时熔化。
每个坩埚至少需要4人,要完成如此大的工程需要268人同时行动。
一、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3.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利簋(guǐ)及铭文
毛公鼎及铭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龟甲
兽骨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概况
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王懿荣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概况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等地出土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文。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
农业:东方领地是否会有好收成。
天气:今明两天是否会下雨?
天文:记载日食的情况。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概况
战争:商王将征伐盂国,祈求平安。
骨文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
二、甲骨文记事
狗 猴 虎 鸡 龙 马
牛 蛇 鼠 兔 羊 猪
2.造字方法
古者八岁入小学……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指事)、象意(会意)、象声(形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班固《汉书》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车
上
本
焚
萌
盂
羊
休
二、甲骨文记事
2.造字方法
木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都是象形字。
二、甲骨文记事
2.造字方法
二、甲骨文记事
2.造字方法
本
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二、甲骨文记事
2.造字方法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休
二、甲骨文记事
2.造字方法
形声字是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最进步)
日
月
车
马
简化字
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甲骨文记事
3.地位价值
口耳相传
结绳记事
夏朝刻画符号
甲骨文
传说时代
有文字记载的时代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二、甲骨文记事
3.地位价值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