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2 16: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10 爬山虎的脚
一、选择题
1.在加粗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1、爬山虎的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pū pù)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kònɡ kōnɡ)隙。
2、一位华侨老人看到阔别多年的亲人,情不自禁(jīn jìn)地落泪了。
2.爬的过程:选择。
爬山虎爬墙的正确动作是( )
A.触、拉、贴、变、抓
B.触、变、巴、拉、贴
C.巴、拉、贴、伸、抓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你先别问,到时候自然就明白。
B.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
C.在半心亭,看着满山的红叶,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杜牧的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D.这件事我已无能为力,只好听其自然了
4.下列关于爬山虎的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B.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C.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D.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绿的。
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B.普罗米修斯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C.因为蔡桓公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D.虽然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但是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二、填空题
6.填空
1.“虎”这个字是( )结构,正确的笔顺是( )。
2.“逐”这个字是( )结构,一共( )画。
3.“叠”这个字是( )结构,下部是( )字。
4.“茎”这个字是( )结构,第四笔的名称是( )。
7.多音字组词。
kōng( ) qū( )
空 曲
kòng( ) qǔ( )
三、语言表达
8.仿写句子。
例: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一阵风拂过,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感触很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中英雄人物的壮举让人感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难道不是惊人的发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绿的。爬山虎的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0.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新鲜——( ) 舒服——( ) 好看——( )
11.选文共有_____句话,第1句话写出了_______________。
1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爬山虎叶子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爬山虎叶子的美?抄写一处,并说一说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啊!请选择一种你最熟的植物仔细观察,把它的叶子的特点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爬山虎的脚(节选)
①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刚长出来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③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15.第①段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比作成____________。
16.第①段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介绍爬山虎刚长出来的脚。
17.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三种爬山虎的脚,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第②段,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后,细丝主要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
19.读句子,结合课文,判断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细心观察 B.连续观察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
(2)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pū kònɡ 2.jīn
【详解】

2.B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由课文内容“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可知,爬山虎爬墙的正确动作是:触、变、巴、拉、贴。
3.B
【详解】
本题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A选项,结合语境可知,自然:表示理所当然。
B选项,结合语境可知,自然:自然界。
C选项,结合语境可知,自然:表示理所当然。
D选项,结合语境可知,自然:任凭人或事物自然发展变化,不去干涉。
根据词语的意思,可知B项的意思不一样。
故答案为:B。
4.D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与理解程度。《爬山虎的脚》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作者叶圣陶。根据文章第三自然段“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可知,D项不正确,细丝跟新叶子一样,是嫩红的,不是嫩绿的。其它选项都符合原文。
5.D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语的使用和辨析。
本题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D项,本句话中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是假设关系,用“如果……就……”连接。
6. 半包围 丨 一 乛 丿 一 乚 ノ
半包围 10##十 上中下 且 上下 横撇
【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结构与笔画。
1.“虎”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正确的笔顺为:丨 一 乛 丿 一 乚 ノ 。
2.“逐”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笔顺为:一 ノ ノ ノ ノ 丶 丶 。共10画。
3.“叠”这个字是上中下结构,下部是“且”字。
4.“茎”这个字是上下结构,笔顺名称为: 横 竖 竖 横撇 点 横 竖 横。
7. 天空 弯曲 空白 歌曲
【详解】
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读音及组词的掌握情况。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答案为:天空 弯曲 空白 歌曲。
8. 一池的荷花翩翩起舞, 令人浮想联翩
【详解】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前后意思一致。联系具体语境对句子进行补充。
答案示例:
一池的荷花翩翩起舞;令人浮想联翩
9. 细翎不沾上污泥。 读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感触很深。 书中英雄人物的壮举难道不让人感动吗? 这是惊人的发现。 夏天的太阳像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

10. 枯萎 难受 丑陋
11. 5 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
12.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子整齐、均匀、又多又密的特点。
13.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纹,好看得很。一墙的叶子随风飘动,如碧波荡讓,沁人心脾。
14.银树叶刚长出来时是浅绿色的,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它的叶片的顶端还有一条大波浪,整体看起来,就像一把小扇子
10.
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理解。
新鲜:(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反义词:枯萎。
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反义词:难受。
好看:美观、漂亮。反义词:丑陋。
11.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完整句的辨析及内容的理解。表示完整句的标点有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知,语段共有5句话。
从“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绿的。”可知,这句话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
12.
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句子写出了爬山虎叶子整齐、均匀、又多又密的特点。
13.
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回答该题要结合自己的感受,多品读,多感悟。例如“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句话写出了爬山虎叶子十分茂盛,体现出爬山虎叶子的动态美。
14.
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无论写什么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写植物可以按照茎,叶,花的顺序来描写。无论写什么,都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去介绍。
示例:月季花枝上就会长出许多的小刺,仿佛在保护着月季花,展开的叶子像一把褐色的扇子,天气慢慢变热,叶子就会变成许多颜色,然后一双一双的长。
15. 爬山虎茎上的细丝 蜗牛的触角
16. 生长地方 形状 颜色
17. 刚长出来的脚 触着墙的脚 没触着墙的脚
18. 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
19. B A
15.
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可以得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爬山虎茎上的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
16.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刚长出来的脚。”从“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可以得出爬山虎生长的地方,从“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可以得出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从“也是嫩红的”可以得出写了颜色。
17.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和“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可以的出分别介绍了三种爬山虎的脚是:刚长出来的脚、触着墙的脚、没触着墙的脚。
18.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可以得出第一处的变化是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第二处的变化是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
19.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1)结合原文的内容,从“不几天”“后来”等词语可以看出这是连续的观察。
(2)结合原文的内容,从“反面伸出”“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等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作者细心的观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