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内容应不包括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C.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香港回归祖国
3.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了一个世界性经济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信峰会 D.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4.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5.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这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快餐店。这主要得益于( )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6.有一座城市,它既是中国近代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我国主动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它是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7.我国加入哪一国际组织,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卫生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8.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指
A.广州 B.深圳 C.上海 D.海南
9.如图反映的是中国加入( )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
10.“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D.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11.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高潮点的原因是( )
A.开放沿海城市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设立经济特区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12.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 )
A.广东深圳 B.上海浦东 C.福建厦门 D.山东烟台
13.本部设在深圳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2日发布鸿蒙系统,创新被认为是深圳亮眼的城市名片。从前的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如今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这得益于( )
A.一国两制 B.一五计划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改革开放
14.经济特区成功吸引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下列城市中,在1980年被设为经济特区的是( )
A.深圳 B.海南岛 C.福州 D.广州
15.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带一路”则重在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这“一进一出”说明了( )
A.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
B.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D.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材料二……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作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请回答问题:
(1)体现上述思想的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决定的?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包含哪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是从哪里开始的?
(2) 请列举一个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并说出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17.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材料二 1978年,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材料三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世界排名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世界排名
1978年 3642亿元 15 2000年 99215亿元 6
1990年 18668亿元 10 2010年 362181亿元 2
(1)材料一中小岗村的农民这一冒险措施具体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了怎样的调整?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经济特区的作用?
(4)材料四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加入世贸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它是开放的内容,而不是改革的内容,A项符合题意;BD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内容,不符题意,排除;C是20世纪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2.B
【详解】
根据材料中1971年的30年后是2001年,这一年中国加入世贸,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B项正确;A项是1992年,C项是新时代提出的,D项是1997年,都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排除ACD项。故选B项。
3.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B项正确;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排除A项;亚信峰会是定期召开的会议,不是组织,排除C项;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也是会议,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这就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C项正确;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1990年,排除A项;深圳经济特区建立是1980年,排除B项;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是1988年,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积极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1987年,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正式开业,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中的对外开放政策,A选项符合题意;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B排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C排除;世界多极化潮流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D排除;故选A。
6.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的《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980年,我国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C正确;珠海、汕头、深圳虽然是经济特区,但不是中国近代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排除ABD;故选C。
7.B
【详解】
2001 年 12 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B项正确;联合国不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内涵,排除A项;世界卫生组织属于卫生方面的组织,不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含义,排除C项;亚太经合组织属于区域性经济组织,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
据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设成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侧“窗口”,B项正确;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排除AC项;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9.A
【详解】
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文字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项正确;根据图中的 文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可知反映的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非联合国和亚太经合组织,排除BD项;中国没有加入东盟,排除C项。故选A项。
10.C
【详解】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从此,中国开始参与经济全球化,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C项正确;材料“30年后“是2001年,而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A项;建国初我国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不符合世界经济潮流,排除B项 ;2013年9月至2019年8月,中国已经分多批次批准了18个自贸试验区,推动我国形成新一轮全面开放格局,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
根据材料“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高潮点的原因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B项正确;1984年,开放沿海城市,排除A项;1980年起设立经济特区,排除C项;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时间是1992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上海浦东,B项正确;广东深圳和福建厦门是在1980年开放的,排除AC项;山东烟台是1984年开放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号称“一夜崛起之城”,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因此得益于改革开放,D项正确;A项是针对祖国统一的,排除A项;B项是在50年代,排除B项;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深圳已经是经济特区,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为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A符合题意;海南岛是在1988年设为经济特区,B排除;福州、广州不是经济特区,CD排除。故选择A。
15.B
【详解】
根据“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等信息可知,这一进一出使我国与世界形成了交流,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特区,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一国两制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16.(1)十一届三中全会;安徽凤阳小岗村
(2)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有利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意思相近即可)。
【详解】
(1)据所学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是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的。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所谓经济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有利于吸收外资、侨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17.(1)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或者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详解】
(1)根据材料“我们分田到户……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可得出,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根据所学可得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根据所学可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出,经济特区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4)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出,可以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或者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等角度作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