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
1.20世纪30年代,为缓解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下图反映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如图情况发生在1929年纽约街头。车主以如此低的价格甩卖轿车的社会原因是
A.车主想换辆新车 B.经济大危机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
C.美国受到战争威胁 D.该车已经无法使用
3.当世界其他地区经济濒临崩溃时,斯大林通过国家计划委员会以史无前例的规模整合资源和劳动力。这一幅对整个国家经济进行最大程度的集中管理的蓝图,为市场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大胆选择,符合这一“选择”的是( )
A.美国罗斯福实施新政 B.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C.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D.日本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4.下表反映了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对此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时间类别 1929-1930 1930-1931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A.国家不断降低工资标准 B.美国正在调整产业结构
C.经济危机程度不断加深 D.世界大战破坏国家经济
5.“美国于1930年将应税进口商品平均税率提高到53.2%;英国从1932年起实行帝国特惠制;德国限制进口量;法国实行进口配额制。结果,(在此期间)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缩小23,退到1919年的水平。”这说明( )
A.一战的破坏性影响巨大 B.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缓和
C.二战的破坏性影响巨大 D.经济大危机的破坏性大
6.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图片内容是对列宁、罗斯福、邓小平三位历史人物的评述,说法最准确的是( )
图一为创作于1921年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
图二漫画中罗斯福作为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
图三为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片头
A.都属于伟大的革命家 B.是领导人或核心领导人
C.是拯救国家危亡的人 D.是大胆进行改革的人
7.20 世纪30年代,虽然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的新政措施拯救了美国,但是新政也有其局限性。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罗斯福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B.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
C.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D.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8.下面是1929-1939年美国失业人数、国民生产总值变化表。导致1933-1939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科技革命推动
B.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C.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
D.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
9.“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一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材料中“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指的是
A.工业革命完成 B.资产阶级革命 C.经济大危机 D.垄断组织建立
10.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新的经济模式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是( )
A.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C.开始进入计划经济时代
D.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11.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20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公共建筑新道路新桥新机场地下水道12.2万幢664万英里7.7万座285个2.4万英里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85个 2.4万英里
A.国家干预经济 B.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
C.兴建公共工程 D.增加就业、缓解危机
12.在1932年2月美国国会委员会上有这样的陈述,“他今年秋天杀了3000只羊,把它们抛到峡谷里,因为用船运一只羊需要1.10美元,而他卖一只羊当时还不到1美元。他说,他已养不起这些羊了,只有将他们抛进山谷。”出现材料中描述情景的原因是( )
A.爆发了经济危机 B.罗斯福新政出台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13.“至少是美国一—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不管理论如何变化,经济政策从来没有放弃过国家干预:干预的方向虽然有所不同,……干预的结果却大同小异。”上述文字中提到的“国家干预”始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杜鲁门主义
14.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迎来“黑色星期四”,股价崩盘。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新政中最能体现“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符合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
A.确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D.兴建公共工程和以工代赈
15.如下图漫画可用来说明当时美国( )
A.经济萧条已经有所缓解 B.改变经济模式势在必行
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建立 D.国家干预政策初见成效
二、综合题
16.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1825至1855年尼古拉一世统治的30年间,已爆发了500多次农民骚动。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2)面对生存危机,为了“弃旧图新”日本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依据材料总结该举措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世界史》
(3)材料三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请写出材料中的“试验”的任意一点主要措施?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
17.历史上,大国崛起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改革创新则是大国崛起的共同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万人上升到1898年的300万人,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四分之三。……
——吴子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1870 年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因为这项政策允许某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存在,所以马克思主义进化论者对它心怀不满。列宁的继任者斯大林决心建设“一个国家内的社会主义”……凭借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来引导和调节生产。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斯大林发起了一系列的五年计划,旨在将苏联改造成一个现代化强国。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材料五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根据材料一,分析“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在客观上是从哪两个方面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这项政策”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斯大林是如何使苏联建设成“一个国家内的社会主义”的?
(4)根据材料四,概括图1、图2所示的内容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材料四、五之间合理的逻辑关系?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以上改革的认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材料可得出,雇主每月交纳全体职工工资总额1%至3%,工人失业时每周领取15至18美元,体现罗斯福新政时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制度,D项正确;整顿金融体系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加强对工业的指导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调整农业政策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2.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人民生活困难,因此车主以低价甩卖轿车,B项正确;车主想换新车和该车已经无法使用都不是社会原因,排除AD项;1929年美国没有受到战争威胁,排除C项。故选B项。
3.A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对整个国家经济进行最大程度的集中管理的蓝图,为市场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大胆选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A项正确;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说明意大利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B项;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法西斯政权在德国的建立,排除C项;日本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着日本法西斯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4.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几天之后,股票价格连续暴跌。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从这里开始,迅速蔓延全美国,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场经济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由表格数据可知,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都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一变化会加剧消费不足的状况,从而使经济危机程度不断加深,C项正确;此时美国的工资标准不是由国家控制的,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美国正在调整产业结构,排除B项;此时世界大战还未全面爆发,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5.D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30年、193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到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由于经济危机的破坏,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缩小。D项正确;一战的时间是1914年到191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关于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二战的时间是1939到194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6.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是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工农国防委员会主席,进行新经济政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主要成就是推行罗斯福新政,克服经济大萧条;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推行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三个人都敢于创新进行改革,促进国家发展,D项正确;罗斯福不属于革命家,片面概括题意,排除A项;“领导人或核心领导人”只是表面现象,不能最准确概括题意,排除B项;这三个人当时所处的国家不都是处于危亡时期,片面概括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7.D
【详解】
根据所学,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D项正确;罗斯福维护的是私有,没有解决矛盾,排除AB项;美国并没有形成法西斯势力,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8.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使美国渡过了危机,故B符合题意;第一次科技革命推动、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与题干无关,故AC不合题意;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表述错误,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9.C
【详解】
根据材料“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一个喷嚏……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及所学可知,材料是对经济大危机的描述。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特点是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C项正确;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中期,排除A项;欧美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18世纪,排除B项;垄断组织建立建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B
【详解】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新政最大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B项正确;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 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排除A项;美国此时仍然是自由市场经济时代,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1.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1935年到1942年,美国,修建了工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从美国开始爆发严重的经济大危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国家大量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危机。因此题干材料体现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就业、缓解危机。D项符合题意;国家干预经济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和兴建公共工程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
【点睛】
12.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29年到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它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显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材料就体现了这一点,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出台是在1933年,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政治的多极化趋势是在1991年以后,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3.C
【详解】
依据“至少是美国一—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不管理论如何变化,经济政策从来没有放弃过国家干预……”可知“国家干预”始于罗斯福新政,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后,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等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美国不符,排除AB项;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结合所学可知识罗斯福新政中的兴办公共工程。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刺激消费,兴办公共工程。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D项正确;确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没有体现“授人以渔”,排除A项;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是对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没有体现“授人以渔”,排除B项;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有利于恢复银行的信誉,没有体现“授人以渔”,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5.B
【详解】
依据漫画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佛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灾难,没有解决危机的更好办法,在总统竞选中失败,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入主白宫,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缓解经济危机,说明改善经济模式势在必行,B项正确;经济萧条已经有所缓解、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建立、国家干预政策初见成效在漫画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16.(1)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2)明治维新改革。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内容任意答出一点即可得内容如下:
整顿金融体系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
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救济机构对工业进行调整。
国家干预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农奴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说明农奴制危机威胁到沙皇统治,“解放农奴”指的是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采取的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即俄国1861年改革。
(2)
根据材料可知,日本在遭受西方殖民侵略后进行的“弃旧图新”的改革是1868年的明治维新;“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说明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此外,强大以后的日本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3)
根据所学可知,“大萧条”指的是1929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措施包括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任意答出一点即可。根据所学可知,新政不同于以往的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政策,而是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的办法,避免了盲目生产造成的相对过剩。
17.(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廉价的自由劳动力;高额的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
(2)特点:政府主导和推进;向西方学习;将国有企业转给私人资本家。影响: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或加速了日本工业化的进程或促进了日本近代化的发展)。
(3)新经济政策。做法:①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②以行政手段引导和调节生产(或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苏联模式)。③公布新宪法,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4)趋势:图1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图2美国失业人数下降。逻辑关系:材料四、五之间为因果关系: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促使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失业人数下降。
(5)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完善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适时调整;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关注民生;主动融入世界等。
(1)
根据材料“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分析可知“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廉价的自由劳动力;根据材料“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分析可知高额的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
(2)
根据材料“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1870年 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扦且兴建铁路。1873年成立的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 .其目的是让它们起示范作用,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嘴营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量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工业化的特点是政府主导和推进)将国营企业转给私人资本家);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或加速了日本工业化的进程或促进了日本近代化的发展。
(3)
根据材料“因为这项政策允许某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存在,所以马克思主义进化论者对它心怀不满。列宁的继任者斯大林决心建设‘一个国家内的社会主义’..凭借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来引导和调节生产。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斯大林发起了一系列的五年计划,旨在将苏联改造成一个现代化强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这项政策”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斯大林使苏联建设成“一个国家内的社会主义”措施有,实行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颁布新宪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斯大林模式,以行政手段引导和调节生产,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图2美国失业人数下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材料四之间为因果关系,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促使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失业人数下降,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5)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完善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适时调整;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关注民生,主动融入世界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