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2 15:0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选择题
1.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1420年明朝北京城基本建成,故宫成为北京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是北京城的核心。故宫的建造,主要体现了
A.重视民生 B.皇权至上 C.中西合璧 D.无为而治
2.它系统总结了明末以前农业、手工业的技术经验和科学方法,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科学巨著,其中除蕴藏着丰富的科技含量外,还包含着传统工艺秘笈和凝聚的“工匠精神”。材料中的“它”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水经注》
3.利用中医药预防治疗新冠肺炎是当前部分医学工作者正在研究的重要项目,下列可供他们参考借鉴的古代医药学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梦溪笔谈》 B.《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C.《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D.《农书》、《齐民要术》
4.明朝李时珍编写的医药学著作是(  )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5.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同样,明清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  )
A.词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6.张农同学想丰富自己在中国古代农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可以查阅的文献包括
①《伤寒杂病论》 ②《齐民要术》 ③《本草纲目》 ④《天工开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明长城(如下图)总长万余里,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
B.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8.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这速度的背后,是每一位建设者“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深刻体现。下列科技著作与“工匠精神”最为切合的是
A. B.
C. D.
9.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
10.下列与农业生产有关联的书籍有( )
①《农政全书》 ②《齐民要术》 ③ 《天工开物》 ④ 《本草纲目》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这是一部科技巨著,该书图文并茂,附有123幅工艺流程图,反映了明朝时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成就。”这一“巨著”是指
A.《论语》 B.《韩非子》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2.在世界文明的灿烂星河中,无数杰出人物闪耀着光辉。下列相关历史信息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张仲景、屠呦呦——《伤寒杂病论》、青蒿素 B.哥伦布、麦哲伦——发现新大陆、环球航行
C.宋应星、梵高——《农政全书》《向日葵》 D.张謇、但丁——大生纱厂、《神曲》
13.下图是《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明朝北京城的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朝的政治、文化等社会特征,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这体现出明朝的政治特征是
A.郡县制的实行 B.科举制的完善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君主专制的加强
14.明朝的北京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它是在谁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
A.唐长安 B.北宋东京 C.南宋临安 D.元大都
15.故宫在明清时期又叫紫禁城,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垣,紫微垣位于天的中央,最高处共有恒星15颗,这组恒星代表“运于中央,临制四方”的天帝所居住的宫殿,即“紫宫”,“禁”是指禁地。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二、综合题
16.北海某校初一学生开展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探究,请你帮他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国家建立】
材料一 第一组同学收集到我国两个时期的疆域图
【科技之光】
材料二 第二组同学收集到科技发展的两则史料
摘录书籍《天工开物的研究》 《天工开物》这部科技巨著的出现有繁荣的经济作支撑。中国经过宋、元的积累,农业和工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发展的农业和手工业刺激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天工开物》对日本影响 17世纪《天工开物》东传日本,给日本经济界、哲学界以很大影响,形成了学术界的“开物学派”,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内容中的“殖产兴业”指导思想,正是源于《天工开物》。
【对外交流】材料三 第三组同学收集到关于我国对外交往的纪念邮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哪一时期的版图 图2的这一时期为了加强对新疆管辖,设置了什么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根据材料一,总结我国版图演变的特征。
(2)写出材料二中的《天工开物》的作者。根据材料二,归纳科学技术与经济繁荣的关系。根据材料二,分析《天工开物》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3)材料三图3的玄奘到哪里求法 由玄奘口述,他弟子记录编撰的是什么书籍 根据材料三图4和图5,描述郑和下西洋的盛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17.识图题
(1)图一中水利工程的开凿有何历史意义 并请写出图中A所代表的地名。
(2)图二中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在哪里 明政府修筑这个工程的目的是什么
(3)北京城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怎样 它的核心部分是哪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故宫按照“前朝后殿”的古制,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帝皇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整个布局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气魄雄伟,规划严整,处处体现着大一统国家的宏伟气派和博大精深。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其建造主要体现了皇权至上。选项B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知ACD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
2.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天工开物》由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它系统总结了明末以前农业、手工业的技术经验和科学方法,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科学巨著,其中除蕴藏着丰富的科技含量外,还包含着传统工艺秘笈和凝聚的“工匠精神”,故B项正确;《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农政全书》是农学著作,《水经注》是地理学著作,均不符合材料“工艺百科全书”“工匠精神”的限定,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点睛】
3.C
【详解】
张仲景(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李时珍历时27年著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该书药物种类多,药方数量大,图文并茂,内容详细,总结全面,流传较广。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C项符合题意;《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著作。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编写的有关国计民生的农业科学巨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天工开物》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有关。《农书》与农业手工业生产有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4.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0多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D项正确;《农政全书》是明朝科学家徐光启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巨著,排除A项;《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编写的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全面总结的科技巨著,排除B项;《唐本草》是唐朝时期编写的中药学著作,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词是宋朝时期的著名的文学成就,A项不符合题意;小说是明清时期的著名的文学成就,B项符合题意;诗歌是唐朝时期的著名的文学成就,C项不符合题意;戏剧是元朝时期的文学成就,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6.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综合性农书,《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中国古代中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它们都并未涉及农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其他选项错误。故选D。
7.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可直接排除,故选D。
8.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工匠精神”是指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因此题干选项中科技著作《天工开物》最能体现“工匠精神”,故B正确;《农政全书》是农学著作,故A错误;《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故C错误;《九章算术》是数学专著,故D错误。综上答案B。
9.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的长篇神话小说是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它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运用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语言,塑造出神勇广大、敢于反抗的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与《三国演义》有关,排除;C项与《水浒传》有关,排除;D项与《红楼梦》有关,排除。故选B。
10.C
【详解】
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徐光启的农业著作《农政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宋应星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①②③与农业生产有关联,C项正确,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与农业生产没有关联,排除④,排除含有④的B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深入到工农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探索,写出了《天工开物》一书。这是一部科技巨著,该书图文并茂,附有123幅工艺流程图,反映了明朝时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成就。C项正确;《论语》《韩非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排除AB项;《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巨著,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2.C
【详解】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近代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神曲》的作者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排除D项;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著作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性画作是《向日葵》,故C项正确;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医学著作是《伤寒杂病论》,当代著名医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排除A项;哥伦布是发现新大陆的著名航海家,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环球航行,排除B项; 近代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神曲》的作者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
根据材料“《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可以看出宫城处于北京城的核心部位,宫城也叫紫禁城,是皇帝居住地,外围有皇城、内城、外城拱卫,同时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紫禁城处于中轴线上,宫城就突出地体现了明朝帝王宫殿的至尊,在政治特征上表现为君主专制的加强,D项正确;秦朝实行郡县制,排除A项;从北京城布局不能体现出科举制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德基础上建起来的,故选D项;唐长安位于陕西西安,排除A项;北宋东京位于河南开封,排除B项;南宋临安位于浙江杭州,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
依据材料“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可知,体现了天帝的权威和对四方的控制,说明以天帝的权威象征人间皇帝的权力,实际上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理念,C项正确;天人合一,建筑功能齐全,国家大一统,三项均不是实质,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16.(1)图1:五代十国。图2:清朝。机构:伊犁将军。特征:版图领土由小变大;政权由分裂走向统一。(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作者:宋应星。关系:经济繁荣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农业和工业发展刺激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影响: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内容中的“殖产兴业”,指导思想,正是源于《天工开物》。
(3)地方:天竺。书籍:《大唐西域记》。盛况:郑和与其船队下西洋,与所到国家进行友好往来和贸易,受到这些国家的热烈欢迎。影响: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详解】
(1)图1:根据“后周”“南唐”等信息可知图1是五代十国的版图。图2:根据“乌里雅苏台”“尼布楚条约”等信息可知图2是清朝的版图。机构:为了加强对新疆管辖,清朝设置了伊犁将军进行管理。特征:由材料一看出,我国版图领土由小变大;政权由分裂走向统一。
(2)作者:《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关系:根据“农业和工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发展的农业和手工业刺激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概括的出经济繁荣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影响: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内容中的“殖产兴业”指导思想,正是源于《天工开物》”,得出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内容中的“殖产兴业”,指导思想正是源于《天工开物》。
(3)地方:根据所学可知,玄奘西行天竺求法。书籍:由玄奘口述,他弟子记录编撰了《大唐西域记》。盛况:根据图4、5,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与其船队下西洋,与所到国家进行友好往来和贸易,受到这些国家的热烈欢迎。影响:根据所学,可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等分析总结。
【点睛】
17.(1)意义:加强了南北交通,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
地名:洛阳。
(2)起点:鸭绿江,止点:嘉峪关;
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3)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核心:宫城(紫禁城)
(1)
意义: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中水利工程是隋朝大运河,它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中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图中A所代表的地名是洛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公里。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中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2)
起点: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3)
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它的核心部分是宫城(紫禁城)。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古代建筑的杰作,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北京的核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