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近代民族工业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1949年)在中国设立的、由民族资本创办的、使用机器和机械动力生产的制造工业。近代民族工业从洋务运动开始,包括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企业。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外商近代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建立,随后中国的洋务运动也开始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在此背景下,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
1.产生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哪一近代化探索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马关条约》里有关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款。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也获得了这项权利。
2.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外国人开始在华开办工厂,与哪个条约及条款有关
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1895年清政府发布的上谕
①原因
“状元实业家”张謇
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表现
张謇(1853年-1926年),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
1894年,考取状元。同年七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战败,边疆紧急,张謇曾上疏痛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
捷 报
贵府少大老爷张謇恭应
殿试一甲第一名
赐进士及第
钦点翰林院修撰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大生纱厂大门
大生纱厂车间
1895年,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1898年,张謇通过刘坤一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不问盈亏”。1899年开车生产。经营顺利,利润优厚。
张謇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旧照
大生纱厂保存完好
3.“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原因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内因
外因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4.再度受挫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外资实力雄厚,技术先进,民族企业明显处于劣势,生存发展实是不易,作为一国之政府不但不支持,反而与民争利……大生纱厂顿时转赢为亏,损失巨大,外负债多达400万两。—《张謇和胡雪岩的人生沉浮》
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内因: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表现:
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荣宗敬
一战期间,福新面粉厂获得厚利,企业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庭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荣德生
荣氏兄弟1912年在上海创办面粉公司
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
荣氏家族
1949年,决定留在大陆
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
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1993-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上面两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你认为在三座“大山”的压力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是什么呢?会呈现怎样的特点?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落后的原因
根本: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直接:“三座大山”的压迫
启示
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6.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①虽有长足进步,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落后。
②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③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④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地区特征: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6.特点
总体特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行业特征: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
萌芽和艰难发展
“短暂
的春天”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有人这样形容近代以前的中国:
走
吼
手
叩头
交通基本靠
通讯基本靠
传媒基本靠
见面就是
中国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中国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变
近代轮船
近代火车
近代电车
近代汽车
结合上述谚语,说说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方便人们的出行
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说一说
“要想富,先修路”。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火 车
詹天佑(1861年-1919年,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主修铁路工程。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就张铁路 1909年建成。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主持设计、自己施工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工程最为人所熟知的是青龙桥车站的人字形铁路。
轮 船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
飞 机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电车、汔车
中国进口的一辆汽车-慈禧御用汽车
有轨电车
无轨电车
(2)影响: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式交通工具传入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起,促使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①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习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①风俗习惯的变化:
(2)表现
②风俗习惯的变化:
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饮食: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
婚丧: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
娱乐: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
服饰: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人青睐。
特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3.社会生活的其他变化:
清朝梳辫图
辛亥革命后的剪辫
剪辫后的溥仪
(1)剪辫子
变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子掀起剪辫运动——剪开了一条锁链。
民国初年发式变化的实质:
从清朝初年的强令剃发留
辫到民国时期颁布“剪辫令”,
表面上是发式的变化,实质是
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从生活封建化到生活近代化的转变。辫子的剪除,不仅具政治革命意义,还具有深刻的社会主义,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旗袍
改良旗袍
变
(2)易服饰
清朝旗袍
民国旗袍
旗袍
20年代初期旗袍样式
20年代中期的样式
传统旗袍到改良旗袍(宽松肥大到称身适体、短袍窄袖)
20年代末期旗袍样式
传统旗袍
中国的旗袍走向世界
近代女子服饰
上衣下裙
男子:主要有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等。
近代男子服饰
中山装
西 服(外来)
马褂
易 服
④易服饰
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西装
倒山字形“笔架盖”
五粒扣
袖口上的三粒扣
后背不破缝
四个口袋
象征崇文兴教
代表“行政、立法、
司法、考试、监察”
五权宪法
表示“民族、民权、
民生”的三民主义
表示国家和平
统一之大义。
寓意“礼、义、
廉、耻”四大美德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
(3)废缠足
清朝曾多次下令禁止缠足,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总统发布 “劝禁缠足文”。
变
大人
老爷
君
先生
同志
变
变
4、变礼仪:
5、变称呼:
鞠躬
跪拜
握手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跪
拜
握手
取消“老”爷 “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阳逐新的趋向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
公园、咖啡馆也在大都市风行一时
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
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d.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
②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a.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b.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c.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4.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和作用
(1)原因:①外因:西方文明的传入;②内因: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推翻,民国政府下令进行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③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2)作用:①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②宣传平等的观念以扫除尊卑等级观念。
1.中国近代提出“实业救国”主张的是
(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严复 D.张謇
D
随堂练习
2.生活在100年前的上海人,不可能( )
A.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B.在《申报》上看时政新闻
C.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D.穿西装去电影院看电影
C
1.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
A.康有为 B.张謇 C.詹天佑 D.梁启超
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张謇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卢作孚创办的大明织布厂和重庆绒布总厂等一批民族企业。从行业上看,他们主要集中在( )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军事工业
B
课
后
练
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