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34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34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2 15:4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1. 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理解东晋取胜原因。
2. 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以及作用。
3. 了解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基本表现和作用。
重点:孝文帝改革措施,民族交融表现
难点:认识民族大融合
学习目标
同学们,这些成语都和哪场战争有关?
演讲人姓名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鲜卑
匈奴、羯


鲜卑
苻坚
前秦东晋对峙图
时空定位
南方:东晋(317~420)
对峙
大海
汉水
龟兹
沙漠
魏蜀吴
三国鼎立
公元280年
西晋统一
公元316年
西晋灭亡
北方:十六国(304~439)
淝水之战
建康
长安
西安
洛阳
彭城
徐州
剧县
寿光东南
寿阳
寿县
南京
洛阳东
前秦军80多万
东晋军8万














(351 - 394年)


(317 - 420年)


前秦军进攻路线
东晋军进攻路线
东晋前秦形势
1.背景:
一、淝水之战
对峙
强大后的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前秦企图灭东晋统一中国。
前秦军80多万
东晋军8万
PK
淝水之战
2.概况:
项目 内容
交战双方
时间
经过(成语)
结果
特点
影响
383年
前秦军与东晋军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
以少胜多
东晋军打败前秦军
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陷分裂和混战状态
阅读课文,结合视频内容完成表格内容
强大起来的前秦没能实现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军心不齐
前秦社会
矛盾尖锐
政权不稳
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前秦)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秋,七月,坚亲至猛第视疾,访以后事。猛曰∶“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资治通鉴·晋纪》
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
淝水之战给北方地区带来了什么的影响?
战前
材料一:
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一、铁马兵戈陷混乱 ——淝水之战
战后
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
,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439年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建立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383年
北方分裂
386年
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
北魏统一北方
439年
鲜卑族 汉族
生产方式 游牧为主 农耕为主
生活方式 居无定所 定居
政治制度 原始落后 比较完备
鲜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内蒙古呼伦贝尔鲜卑族发祥地——嘎仙洞遗址
(1)北方民族处于杂居状态民族聚落已经不多见。而且,很多少数民族都学会了汉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图中是吹吹打打的戴着卷荷帽穿着裤褶服的乐队
图中的人在采摘桑叶,从事种桑养蚕
图中的人有扬场、犁耕和耕耙,从事农耕生产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观察三幅图片,从中发现当时的社会风貌。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lí),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hé)门比屋。(北方长期以来受少数民族战乱之苦,赋税征收不上来,农民破产严重)
——《宋书·谢灵运传》
每以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lí)。以骑蹙(cù)步,夏人未战先死。(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在后面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杜佑《通典·边防典》
社会矛盾尖锐
刘(注:刘渊,匈奴族)、石(注:石勒,羯族)、苻(注:苻坚,氐族)......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
孝文帝说:“朕自幼承蒙太后抚育,慈严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无不谆谆教诲。
——《魏书》
(2)鲜卑族入主中原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
(3)孝文帝是在改革和民族交融中长大的。
相关史事
北魏孝文帝即位时才5岁,由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冯太后进行一系列改革,推动了鲜卑族汉化,促进了民族交融。孝文帝受她的影响很大。冯太后去世后,他继续推行改革。
北魏冯太后
(公元442-490年)
拓跋宏
(467-499)
· 23岁亲政
· 民族融合的推手
二、 移风易俗促交融 ——北魏孝文帝改革
· 5岁即位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1)迁都洛阳
此间(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威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
孝文帝迁都
人物介绍:
孝文帝:北魏王朝皇帝
拓跋澄(chéng):孝文帝叔父,宗室大臣
大臣甲、乙、丙等:北魏朝廷官员
旁白
历史小剧场
旁白:上朝。
孝文帝:南齐素来为我大敌,近期我准备大举讨伐 南齐,众爱卿意下如何?
拓跋澄:臣以为如此兴师动众,时机还不够成熟,前秦不 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孝文帝: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不成。
拓跋澄:国家虽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岂能不讲!
孝文帝:此事暂且定下,退朝!
旁白:孝文帝回到宫中,单独召见拓跋澄。
孝文帝:刚刚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实意图不是打战,而是迁都。现在虽通过武力平定了北方地区,但想治理好,需要用汉族先进的礼仪文化来治理。平城是个用武之地,必须迁都才行啊!
巧设计 助迁都
拓跋澄:臣错怪陛下了,既然为了国家发展,迁都之事,我定当全力支持。
孝文帝:我们这么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人留笑柄?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
旁白:公元493年,孝文帝亲率30万大军南下,到达洛阳时,正好赶上秋雨绵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泥泞不堪,人困马乏,可孝文帝南伐的决心并无改变,群臣实在忍不住了,哗哗哗,跪倒一片。
大臣甲乙丙:什么?迁都!迁到洛阳?哎呀,这不行啊,平城是祖宗选的地方,怎么能随便离开呢?
孝文帝:你们既不愿意迁都,那就继续行军南伐。
大臣甲乙丙:陛下!陛下!哎呀,陛下如果不继续南伐,臣等赞成迁都洛阳。
(2)使用汉语
(3)穿汉服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孝文帝出御图
(4)改汉姓
(5)与汉族联姻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进了北魏的实力。
孝文帝自己迎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儿入宫,同时令自己的六个兄弟都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儿为正妃。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北魏)杨衍之《洛阳伽蓝记》
三、取长补短强交融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生活方式
汉人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



胡人汉服
汉人胡服
汉人胡食
汉人席地而坐
胡床、胡椅、胡凳
猜一猜
穿裤褶(zhě)服的南朝汉族乐队
穿汉服的少数民族贵族
汉代讲经图
北魏车马出行图
采桑图
北朝乐府《木兰诗》
生产
出行
文学
北魏骑马俑
汉人牧马图
北朝民歌《敕勒歌》
三、民族交流中的发展
北魏经典拓碑
三、取长补短强交融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三、取长补短强交融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文化交流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
北魏陶女乐俑
这一民族大交融,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中华文明比之以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著名史学家、王仲荦先生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三、取长补短强交融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民族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
项目 交融主要表现
生产生活
政治制度
文化生活
民族关系
民族心理
内迁各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 汉族学习北方民族的畜牧经验和食物、服装、用具。
北方民族沿袭中原得君主专制制度
内迁各族使用汉语。汉族人民喜爱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
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减少。
2.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本课总结
淝水之战
前秦衰落
北魏统一北方
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
汉化措施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联汉姻
促进民族大融合
随堂检验
1.《魏书.任城王传》记载:“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据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属于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 )
A. 平城文化落后
B. 北方各民族交融加强
C. 平城中守旧势力强大
D. 洛阳是中原政治文化中心
2. 他力主迁都洛阳,并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使得北方礼乐行政、民情俗尚与汉族封建社会无异,致使江南人士有“衣冠士族并在中原”之叹。他是( )
A.北魏孝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B
A
随堂练习
1.成语故事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以下成语的来历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  )
A.投鞭断流 B.退避三舍 C.草木皆兵 D.风声鹤唳
2.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
A.鲜卑族  B.匈奴族  C.羯族  D.氐族
3.鲜卑贵族身穿汉族服装,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B
A
D
17.(2021·河南周口市·七年级期末)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顾我国历史上的改革,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2)依据材料二,写出此次改革的具体措施。
材料三:“可以这样说,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文化主动汉化的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使汉文化鲜卑化或胡化了。”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简要写出此次改革的影响。
(4)归纳上述三则材料中的事件对今天的民族关系有怎样的启示
答案:
(1)北魏孝文帝改革
(2)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
(3)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要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维护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