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 12.4 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台秤原理图,电源电压恒定。能满足“物体质量增大时,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也增大”要求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向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C.电压表V2与电压表V1示数之差变小 D.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示数之比变小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灯L1和L2均发光,一段时间后,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灯L1短路 D.灯L2短路
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只闭合开关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右向左滑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灯泡的亮度将会变亮
B.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差变小
C.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的示数比值变大
D.再闭合S2,调节变阻器的滑片,灯泡亮度不变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让开关S1和S2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其位于变阻器的a处(非端点),此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有示数。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大于灯泡L的电阻,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保持S1和S2断开,让P缓慢向右滑动,灯泡L变亮甚至可能被烧毁
B.若保持P在a处不动,同时闭合S1和S2后,A表和V表示数均变大
C.若保持P在a处不动,S1仍断开,闭合和S2后,A表和V表示数均变大
D.若保持S1和S2断开,让P缓慢向右滑动,A表示数变化量和V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变大
6.小明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30Ω 1A”,有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实验前设置定值电阻两端的预设值为1.5V,阻值为5Ω、10Ω的电阻完成实验后,发现阻值20Ω电阻时实验无法继续,为了不让前两组数据失效,并顺利完成阻值20Ω电阻实验数据,下列可行的方案是( )
A.换一个电压值较大的电源
B.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预设值
C.将阻值为10Ω的电阻串联在a、b之外的电路中
D.换一个最大阻值为35Ω的滑动变阻器
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右端向左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D.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8.测温模拟电路如图1所示,温度表由量程为3V的电压表改装而成,电源电压U为6V,R的阻值为40Ω,热敏电阻的阻值Rt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当开关S闭合后
A.电路可测量的最高温度为50℃
B.温度表的0℃应标在电压表零刻度处
C.若增大U,电路可测量的最高温度将增大
D.若U增大3V,R增大45Ω,电路可测量的最高温度将增大
9.利用图示的电路可以检测司机是否酒驾。图中的R1为定值电阻,R2是一个“气敏传感器”,它的电阻值会随着其周围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检测时,喝了酒的司机对着“气敏传感器”吹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B.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C.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D.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10.石墨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用石墨烯制成的湿敏电阻的阻值(Rx)随相对湿度(R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为了能从外部检测植物含水量的变化,科学家用条状石墨烯制成的湿敏电阻附着在植物的叶片上,并将湿敏电阻接入电路中,要求植物含水量增加时,电表示数变大。如图中的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10Ω。S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A;S、S1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则电源电压是______V,电阻R2的阻值是______ Ω。
12.如图,是汽车油量表的工作原理图,油量表由______改制而成(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当油量上升,R接入电路的电阻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油量表的示数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阻值为,的阻值为,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则I1∶I2=________。
14.如图甲是中考体测项目之一坐位体前屈的测试仪,测试者向前推动的滑块实际上是滑动变阻器,滑块推动的距离越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如图乙是其简化原理图,若该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R1铭牌标有“50Ω,1A”字样,定值电阻R2标有“10Ω,0.6A”字样,滑片每移动1cm,R1的电阻变化0.5Ω,则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某次测试中推动滑块时最大距离是______cm。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1、S2测得两 U甲:U乙 =4:5,则R1:R2=________;若只断开开关S2,拆去电压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则此时两电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________。
三、综合题
16.低温碳纤维电热膜是一种发热效率高的新型电热元器件,常用于地板供暖。如图(a)所示,电热膜是运用特殊工艺在绝缘材料表面注入一根根导电墨线,导电墨线两端与金属导线相连,形成网状结构。现裁取一段电热膜接入电路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包含2根导电墨线,如图(b)所示,每根导电墨线的电阻均为。
①若电源电压为,求通过导电墨线的电流;
②若电源电压不变,导电墨线的一部分导电材料脱落,如图(c)所示,请简要说明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③若为保证电路安全,金属导线上承载电流不能超过。当用电阻为20欧的导电墨线替换时,必须同时调节电源电压大小,求调节后电源电压的最大值。
17.小明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不高于6伏。他正确连接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正确,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电压表恰好满刻度。经过思考后,为了精确读数,他断开开关,适当调整电路,闭合开关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观察到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为1.5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30安~0.44安。当变阻器滑片P移到某位置时,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
(1)画出调整后的实验电路图________
(2)实验中的电源电压为______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为_______欧。
(3)通过实验测得电阻平均值为_______欧。((2)、(3)题写出计算过程,电阻平均值精确到0.1欧)
18.小明同学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简易电子拉力计,图1是其原理图,该装置中电流表的示数可以显示拉力的大小。他们最初选用的主要器材及其规格是:A.电池组(能够提供6V恒定不变的电压);B.电流表(量程为0~0.6A);C.定值电阻R0(电阻为10Ω);D.硬电阻丝R(长1cm,总电阻为50Ω,电阻随长度均匀变化;滑片P与R接触良好且摩擦不计);E。硬质弹簧(导电性能良好,电阻不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50N,当拉力小于150N时,其伸长量△ 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见图2。
(1)该拉力计能够测量出的最大拉力是 ______ N;
(2)当拉力为60N时,电流表示数为 ______ A。此时定值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 ______ W。
(3)为了增大拉力的测量范围,小陈他们又找来了如图3所示的一个定滑轮、一个滑轮组和一个杠杆,另有绕线若干。(注:滑轮和杠杆重不计,摩擦不计)
①小陈他们已安好定滑轮,请你再选用图3中的滑轮组或杠杆在图4的虚线框中进行适当的连接,并画出拉环的确切位置,使测力计拉力的测量范围变为原来的三倍(若需要文字说明,请写在图3下方的空白处) ( ) 。
②在你新设计的拉力计中,电流表表盘上0.3A处应标 ______ N。
19.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伟大号召,小明发现深圳市有餐厅开展了“称多少吃多少”活动,在台上放了一个电子秤。图甲就是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R1为定值电阻,托盘下方的电阻R2为压敏电阻,电源电压为6V,压敏电阻R2与托盘中食物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1)当盘中无食物时,R2=______Ω;
(2)当盘中无食物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01A,求R1的阻值______;
(3)托盘中放入食物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02A,求放入食物的质量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由图可知,电流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上,因此滑动变阻器被短路,不管放多少物体,电流表示数都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当载物台上放的物体质量越大,滑片越向下移,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会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电流表及滑动变阻器均被短路,电流表始终没有示数,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当载物台上放的物体质量越大时,滑动变阻器电阻越小,分配的电压越小,则定值电阻上分配的电压越大,即电压表示数越大,能满足“物体质量增大时,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也增大”要求,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
如图所示电路,定值电阻R2和滑动变阻器R1串联,电流表测电流,电压表V1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1,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U;
A.向右调节滑片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增大,总电阻增大,总电流为
因此电流表示数变小,故A错误;
B.电路的总功率
向右调节滑片时,电流表示数变小,因此总功率变小,故B错误;
C.电路电流变小,R2值不变,电压表V2示数U与电压表V1示数U1之差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2
U2变小,故C正确;
D.电压表V1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A测滑动变阻器电流,其示数之比即滑动变阻器电阻值,向右调节滑片,滑动变阻器电阻值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
开关闭合后,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灯泡L2的电流。
A.若灯L1断路,灯泡L2的电压不变,电阻不变,故电流不变,故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A符合题意;
B.若灯L2断路,电流表测量灯泡L2的电流,故电流表的示数为零,与题意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CD.若灯泡任意一个灯泡短路,都会造成电源短路,电压表的示数为零,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
A.只闭合开关S1,由题中图可知,L与R串联,V1测R两端电压,V2测R一部分电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右向左滑动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电源电压恒定,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因为灯泡L的电阻不变,根据P=UI的变形公式P=I2R可知,小灯泡的亮度不变,故A错误;
B C.只闭合开关S1,由题中图可知,L与R串联,V1测R两端电压,V2测R一部分电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右向左滑动过程中,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大,所以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差变小,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的示数比值变小,故B正确,C错误;
D.再闭合S2,R左侧短路一部分,连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根据P=UI的变形公式P=I2R可知,小灯泡的亮度变亮,故D错误。
5.C
【详解】
闭合开关S,让开关S1和S2断开,P在a处时,L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此时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
A.若当保持S1和S2断开,让P缓慢向右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灯泡中的电流减小,所以灯泡变暗,故 A错误;
B.若保持P在a处不动,同时闭合S1和S2后,灯泡被短路,电压表示数减小为0;电阻R与R0并联,并联后的电阻小于R接入电路的电阻,电路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故B错误.;
C,保持P在a处不动,S1仍断开,闭合S2后,电阻R与R0并联,然后再与灯泡串联,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流表A示数增大,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表V示数变大,故 C正确;
D.若保持S1和S2断开,L和滑动变阻器串联,让P缓慢向右滑动,假设电流的变化量为 ,A表示数变化量和V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为
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灯丝的电阻不变,则A表示数变化量和V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已知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实验前设置定值电阻两端的预设值为1.5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阻的比例关系可知
接入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时,实验无法完成,是因为滑动变阻器不能分担足够多的电压,导致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能减小到1.5V而造成的;由题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设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5V时,滑动变阻器以最大阻值接入电路,其两端电压为 ,则有
解得,当滑动变阻器以最大阻值接入电路时,其两端电压应为
U滑=2.25V
此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的总电压为
U总=U定+U滑=1.5V+2.25V=3.75V
因此,可以换一个电压值为3.75V的电源,比之前的电源电压值小,但不能换用电压值更大的电源,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所以若在此时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预设值,将使得前两次测量的数据失效,故B不符合题意;
C.由题意知,更换为20Ω的定值电阻后,其两端的电压仍为1.5V。根据欧姆定律,此时通过该电路的电流为
由A选项分析可知,若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5V,则电源电压大于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总电压。由串联电路分压特点可知,此时可以串联一个电阻,串联的电阻需要分担的电压为
U串=U0-U总=4.5V-3.75V=0.75V
由欧姆定律可知,串联的电阻的阻值应为
所以,可以在将滑动变阻器调至最大阻值30Ω的情况下,在a、b之外的电路中串联阻值为10Ω的电阻使实验得以完成,故C符合题意;
D.由以上分析可知,若更换滑动变阻器,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应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
如图所示,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右端向左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变小,电路中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电压一定时,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而R1的电阻一定,电流变大,则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详解】
A.由电路图可知,两个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分压特点,热敏电阻Rt的阻值越大则其分压越大,而其两端电压允许最大值为3V,此时电路电流为
则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为
根据图2数据可知,此时可测量的最高温度为30℃,故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表为0℃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不为零,故Rt的两端电压不为零,不应标在电压表零刻度处,故B不符合题意;
C.若增大电源电压U,电压表的量程仍为0﹣3V,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由欧姆定律知电路的电流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Rt的阻值减小,电路可测量的最高温度减小,故C错误;
D.若U增大3V,R增大45Ω,热敏电阻Rt的两端电压允许最大值为3V,此时电路电流为
则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为
热敏电阻Rt的阻值越大则可测量的最高温度越大,故电路可测量的最高温度将增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
电路中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由于“气敏传感器”,它的电阻值会随着其周围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喝了酒的司机对着“气敏传感器”吹气,R2阻值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据串联分压可知R1电阻分压能力增强,电压表示数增大。
故选B。
10.B
【详解】
由图可知,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Rx的阻值变小。
A.由电路图可知,R0与Rx并联,电流表测通过R0的电流,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Rx阻值变化时,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A不符合要求;
B.由电路图可知,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植物含水量增大时,Rx的阻值变小,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 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B符合要求;
C.由电路图可知,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植物含水量增大时Rx变小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R0两端的电压也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x两端的电压会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不符合要求 ;
D.由电路图可知,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可知,植物含水量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D不符合要求。
故选B。
11. 2 10
【详解】
[1]当S闭合,S1断开时,此时电路只有R1,R1两端的电压即为电源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源电压是
U=I1R1=0.2A×10Ω=2V
[2]S、S1都闭合时,此时电路是R1、R2的并联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
I2=I-I1=0.4A-0.2A=0.2A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2的阻值是
12. 电流表 减少 增加
【详解】
[1]由图可知,R和R0串联,油量表也是串联在电路中,因此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制而成。
[2][3]当油量上升,浮标带动变阻器的指针向下移动,R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少,由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油量表的示数增加。
13.2∶5
【详解】
当开关S断开时,只有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R2的电流,当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则
14.20
【详解】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分担的电压越大,故是电压表的示数反映被测者的成绩。电流表量程为0~0.6A,定值电阻标有“10Ω 0.6A”字样,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
而R2的阻值为10Ω,所以电流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Ω。
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时,滑动变阻器分担的电压最大,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3V,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2=U-U1=6V-3V=3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滑片每移动1cm,R1的电阻变化0.5Ω,则滑动变阻器变化10Ω时移动的距离为
15. 4:5 4:5
【详解】
[1]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1、S2时,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甲表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乙表测的是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比为
[2]只断开开关S2,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时,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甲表测的是通过R2的电流,乙表测的是通过R1的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
16.①0.2A;②变小,见解析; ③7.5V
【详解】
解:①每根导电墨线的电阻均为,若电源电压为,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导电墨线的电压为12V,通过导电墨线的电流
②导电墨线的一部分导电材料脱落,电流表示数变小。图中两导电墨线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若导电墨线的一部分导电材料脱落,则导体的横截面积变小,的电阻变大,若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通过导电墨线的电流变小;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通过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示数变小。
③设调节后电源电压的最大值,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由欧姆定律,通过的电流为
通过的电流为
已知金属导线上承载电流不能超过,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有
解得调节后电源电压的最大值
=7.5V
答:①通过导电墨线的电流为0.2A;
②电流表示数变小;
③调节后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7.5V。
17. 4.5 5 10.2
【详解】
(1)[1]他正确连接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正确,则电阻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并联,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闭合开关前,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最大;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电压表恰好满刻度,由于电源电压不高于6伏,所以此时电压表示数等于3V;经过思考后,为了精确读数,电压表不能与电阻并联,则电压表并联在变阻器的两端,如下图所示:
(2)[2]闭合开关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观察到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为1.5V,由分压原理,此时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由(1)可知,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所以电源电压为
;
[3]又因为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30A~0.44A,故电流最小为0.30A,由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
(3)[4]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30A~0.44A,当电流表示数为0.30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
所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
当变阻器连入电阻为0时,电流表示数为0.44A,所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
当变阻器滑片P移到某位置时,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电压表应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为1.2V,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32A,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RX的电阻为:
;
通过实验测得电阻平均值为
。
18. (共6分)100(1分) 0.2(1分) 0.4(1分) 或 (2分) 240(1分)
【详解】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杠杆的平衡条件,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分析:
(1)由左图得出当滑片被拉至b端时,拉力最大,此时弹簧被拉伸1cm,从右图读出拉力大小;
(2)选用杠杆,如图,支点为B,移动拉环知C点,使AB=3AC,可以使测力计拉力的测量范围变为原来的三倍;
(3)知道电流表示数为0.3A,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硬电阻丝连入电路的电阻,求出bP的长LbP,即弹簧被拉伸的长度,从右图找出对应的拉力大小。
解答:
(1)由题干左图可知,当滑片被拉至b端时,拉力最大,此时弹簧被拉伸1cm,由由图可知此时的拉力:F=100N;
(2)由图2可知,当拉力为60N时,△L为0.6cm,则连入电路的电阻丝长LbP=0.4cm,RbP=0.4cm×50Ω/cm=20Ω,
(3)①如图所示,杠杆的A端通过定滑轮接在弹簧的右端,移动拉环至C点,使AB=3BC,杠杆A端对弹簧的拉力为对拉环拉力的1/3,使测力计拉力的测量范围变为原来的三倍;也可以用滑轮组,如图所示;
或
②由题知:
I=U/(R0+RbP)=0.3A,即:6V(10Ω+RbP)=0.3A,∴硬电阻丝连入电路的电阻:RbP=10Ω,
LbP=10Ω/50Ω×1cm=0.2cm,弹簧被拉伸的长度为△L=1cm 0.2cm=0.8cm,查表可知,此时F=80N,则改进后F′=3F=240N。
故答案为:
(1)100;
(2) 0.2 ;0.4
(3)①如上图所示,
②240。
19. 500 100Ω 600g
【详解】
(1)[1] 由图像可知,当托盘为空时,物体质量为0,根据图象可知R2的电阻为500Ω。
(2)[2]若托盘为空时,电流表示数为I1=0.01A,由可知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得,R1的阻值
R1=R﹣R2=600Ω﹣500Ω=100Ω
(3)[3] 若放入某物体后,电流表示数为I2=0.02A,则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则R2的电阻
R2'=R'﹣R1=300Ω﹣100Ω=200Ω
由图象可知,此时物体质量为600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