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杨氏之子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杨氏之子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2 20:1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 21 杨氏之子
一、选择题
1.读句子,选择停顿恰当的句子。( )
A.孔指/以示/儿曰。
B.孔/指以示儿/曰。
2.下列朗读停顿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下列句子朗读时,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4.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父/不在,乃/呼儿出。
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为/设果,果/有杨梅。
5.读文言文要注意其节奏和韵味。下列朗读停顿有误的一句是(  )
A.为/设果,果/有杨梅。
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C.孔君平/诣/其父。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填空题
6.对话的起因
1.填句:孔君平诣__________,父_________,乃_________。为_________,果有____________。
2.从这两句看,_______、_______两家的关系_______,常来常往,彼此_______。
3.猜想:孔君平“呼儿出”的用意可能是________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
3.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
4.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画出句子停顿,并解释句子的意思。
(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整体感知。
9.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主题阅读拓展。
幽默感
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笑地问:“喂!请问迈克尔 乔丹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
我大笑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也有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会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换句话说,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
譬如在某国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必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门口。”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到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幽默地说他的头发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的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因秃头而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看我了,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开放而文明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越富有幽默感。看来,成为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善健全的人格。(有删改)
1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
1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嘲讽( )  胸襟( ) 
健全( ) 不露声色( )
13.用“____”画出文中表现儿子幽默的句子,其“幽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在阐述“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这个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1)________;(2)______________。作者在阐述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时,运用__________的写法,写了两个人对待__________这种情况的不同态度。
15.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幽默的人?请用“﹏﹏”在本文画出答案。
16.幽默的语言确实能化解尴尬,显示自信。读读下面的故事,在横线处补上合适的内容。
(1)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____________。”
(2)一次,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从台下递上来了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笨蛋”。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__________,忘了写内容。”
类文阅读
幽默感
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笑地问:“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我大笑了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有了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换句话说,幽默是巧妙解决问题的法宝。
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出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调,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过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看来,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满健全的人格。
17.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____”画出文中表现儿子幽默的句子,读一读。其“幽默”表现在__________。
19.读文章,回答问题。
(1)作者在阐述“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这个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阐述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时,运用________的手法,写了两个人对待________这种现象的不同态度。
20.请用波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21.读读下面的故事,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1)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________________。”
(2)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从台下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笨蛋”。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_______,忘了写内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考查了对文言文进行断句的能力,完成本题要在理解句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诵读,然后结合句的结构、用词及所表达的感情进行断句。
“孔指以示儿曰。” 出自文言文《杨氏之子》,意思是: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结合句义或句中词语的构成可知,正确的断句是:孔/指以示儿/曰。
2.A
【详解】

3.C
【详解】
考查学生对古文结构的掌握情况。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①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②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③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④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
4.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朗读节奏的划分,结合每句话的含义,进行断句划分即可。在本题中,划分不正确的是C项。这句话的含义是: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应该这样划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D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文言文断句。同学们想要做好此类题目,首先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掌握文言句子的意思。然后,我们根据句意对句子进行合理断句。
D项正确的断句应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6. 其父 不在 呼儿出 设果 杨梅 孔 杨 很好 熟识 跟孩子聊聊天;打听杨氏的去向;等候杨氏。
【详解】

7.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1.设:摆放,摆设。为设果,果有杨梅: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2.未闻:没有听说过。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诣:拜见。乃:就;于是。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
4.甚:非常。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8.(1)停顿: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意思: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2)停顿: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意思: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详解】
本题考查了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断句时和句意保持一致。
(1)该句出自南北朝刘义庆的《杨氏之子》,示:给……看。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结合一句话中的“谁怎么样干什么”的句式,句子可划分的停顿是: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2)该句出自南北朝刘义庆的《杨氏之子》,曰:说。未:没有。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结合一句话中的“谁怎么样干什么”的句式,句子可划分的停顿是: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9.“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10.无论是喜欢“孔君平”的话还是杨氏之子的话都可以,只要能说出为什么以及话的意思即可。

11. 比如,文中指下面就是例子。 文中指处于两难境地,不好处理。
12. 讽刺 胸怀 健康 不动声色
13.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
迈克尔·乔丹的电话号码爸爸自然不会知道,但儿子顺着爸爸的话,向爸爸要乔丹的电话号码。
14. 议长用一句幽默的话解决了拐杖的放置事,也化解了尴尬 伏尔泰笑谈自己被批评的事,既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对比 秃头
15.成为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善健全的人格。
16. 我恰好相反 署名
11.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对词语进行合理地解释。另外,同学们要严格遵守题干要求“联系上下文”,千万不要脱离文章。
1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近义词。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在识记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词语意思。因为我们可以结合词义来记忆词语。同学们要想做好此类题目,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近义词的含义,多读、多听、多练。
13.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我们根据题目要求从文中提取信息。
14.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进行合理地概括、总结。
15.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也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我们再根据题目要求从文中提取信息。
16.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于原文做延伸。续写前,做到熟读原文,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全文旨意透彻理解。如果原文以记事为主,续写部分应该是事件得自然延伸,做到中心事件不变,叙述人称不变,也就是依照原来的叙述角度,围绕中心事件来续写新的情节。如果原文以写人物为主,续写部分的人物性格特征,必须与原文一致,即使人物性格有发展变化,也要合情合理。
17. 指处于两难境地,不好处理。 比如。
18.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我大笑了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有了幽默感。
爸爸自然不知道迈克尔·乔丹的电话,但儿子顺着爸爸的话,向爸爸要电话。
19. 议长的一句话解决了拐杖的放置问题,也化解了尴尬。 伏尔泰笑谈自己被批评的问题,既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对比 秃头
20.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满健全的人格。
21. 我恰好相反 署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