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2 15:5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选择题
1.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每个人都应在“中华号”巨轮上齐心协力、奋力前行,每个人都应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汇聚起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这强调
A.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B.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D.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2.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逐渐变为现实。“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①国家富强 ②人民幸福 ③科技强军 ④民族振兴
A.① B.② C.③ D.④
3.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出自( )
A.十四五规划 B.十一五规划 C.十二五规划 D.十三五规划
4.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常态化的科学论断。这里的“新常态”不包括( )
A.速度变化 B.质量提高 C.结构优化 D.动力转换
5.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要( )
A.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新发展理念 D.构建开放型新经济体制
7.十九大报告:“……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8.下面是李明同学参加历史主题展示活动时制作的知识卡片。他参与的活动主题应是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 ※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领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B.共产党百年历程和伟大功绩
C.中国近代百年探索史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9.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
A.先进的工业国 外国干涉势力
B.全体中华民族 外国干涉势力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落后的社会生产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10.某同学在上历史课时记下了如下几个关键词,可以看出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代表大会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C.追寻中国梦、探索富强路 D.思想引领时代潮流
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下列理论创新成果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是( )
A.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以人为本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全面、协调、可持续
12.歌曲《我的中国心》曾广为流传。2014年,演唱者又推出一首《我的中国梦》。由《我的中国心》变为《我的中国梦》,一字之差,彰显鲜明的时代主题。下列对中国心与中国梦及其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中国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②中国梦是弘扬和培育中国心的基础
③中国心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④只要具备中国心,就能实现中国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他”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他”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14.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科学理论可以概括为( )
A.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总书记这样深情地礼赞
①是因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②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③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任何势力都休想阻挡也阻挡不了
④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6.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1月18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举行,这场活动拉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的序幕。启动仪式上,国家博物馆作为主会场,在上海、嘉兴、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共设6个分会场。
材料二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三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冠,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人教版《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五 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角度,说明选择“上海”作为分会场的主要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略转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途中哪次会议的召开纠正了“左”的错误?
(3)材料三所述内容是哪次会议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此次会议上写入党章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4)材料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对哪次战役的描述?这次战役的重大战果是什么?
(5)依据材料五,指出我党一百年来能够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原因。
17.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社会建设关乎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对党的信任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摘编自《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
(1)知党史,感党恩。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多少周年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及其理由。
(3)请围绕材料主题提炼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史实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有理,不少于12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题干“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信息以及”每个人都应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汇聚起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的信息可知,材料表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2.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③不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C。
3.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2015年10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置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D项正确;"十四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20-2025年,排除A项;“十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为2006~2010年,排除B项;"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我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质量提高不属于“新常态”,B项符合题意;ACD项属于“新常态”的内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B项。
5.C
【详解】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该目标指的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项正确;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是我国重要的奋斗目标,排除A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排除B项;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故C符合题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A不符合题意;新发展理念,会使我国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故B不符合题意;构建开放型新经济体制,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的目标之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D
【详解】
根据“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可知,中共十九大提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正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两个一百”的第一个一百目标,与题不符。AB错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中共八大上对于我国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这一矛盾已经得到有效改善。C错误。综上故选D。
8.B
【详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领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知识卡片的主题是共产党百年历程和伟大功绩,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排除A项;图片中还涉及建国后的现代史部分,排除C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只是材料中的一个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9.D
【详解】
据所学知识,2017年,习近平在中国十九大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项正确;先进的工业国 外国干涉势力,全体中华民族 外国干涉势力,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落后的社会生产,都是对十九大报告中我国主要矛盾的错误描述,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10.B
【详解】
题干中提到的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推测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B项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理论,不是中国共产党历次大会,排除A项;“追寻中国梦、探索富强路”是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排除C项;思想引领时代潮流不符合材料中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经济思想的新范畴包括“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C项正确;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内容,排除A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排除BD项。故选C项。
【点睛】
12.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中国心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①③符合,B项正确;中国梦是弘扬和培育中国心的基础,表述错误,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C项;只要具备中国心,就能实现中国梦,表述过于绝对,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2017年,十九大召开,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D项正确;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是最高领导人时均坚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4.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项正确;而AB项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关,D项开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15.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书记这样深情地礼赞,是因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任何势力都休想阻挡也阻挡不了。①③④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②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1)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2)长征;遵义会议
(3)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
(4)渡江战役;南京解放
(5)依靠人民或人民的支持。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择“上海”作为分会场的主要理由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
根据材料“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
根据材料“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陕西延安召开。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4)
根据材料“百万雄师过大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对渡江战役的描述。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垮台。渡江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军继续前进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
(5)
根据材料“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党一百年来能够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原因是:依靠人民或人民的支持。
【点睛】
17.(1)100
(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3)观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论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心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作为执政党,新中国成立后,首先解决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废除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通过一五计划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颁布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经过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艰辛探索和调整,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局面;召开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民主法治建设也取得巨大进步,初步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党的十八大,确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取得重大成就。
(1)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所以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
(2)
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其原因是通过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3)
根据题干和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说明材料的主题是以人民为中心或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发展为了人民的思想。所以主题可以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或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论述部分按照题干要求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重大事件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加以说明与人民的关系。如政治上有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八大等,经济上有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改革开放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