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2 21:0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青山不老》中,下列对课文倒数第2段中的“另一种东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实际上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B.指老人靠植树造林发家致富,同时帮助村里的人富起来的理想。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排闼(tà)山郭(ɡuō) B.恩赐(cì)威胁(xié)
C.璀璨(cuǐ)肆虐(nüè) D.潺潺(chán)铁锹(qiū)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参天(cān) 粼粼(lín) 肆虐(sì nüè) 铁锹(qiū)
B.盘踞(jù)擎(qín)着 劲(jìn)挺 参差(cēn)
C.拄(zhǔ)着 拐杖(zhàng)载(zài)重 宿舍(sù)
D.荡漾(dàng yàng) 淤泥(yū) 不禁(jìn) 星宿(xiù)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苏金伞的诗多从大众的生活和语言中取材,又经过个人才华的淘洗和提炼,质朴中伴随着激情诗意。
B.《三黑和土地》讲的是抗战胜利前夕的土地改革运动。
C.《三黑和土地》全诗透露出三黑的无奈与现实的悲凉。
D.《三黑和土地》用词雅致而富有文采,具有黄土地一样坦荡的气质。
5.三下列对“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
B.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C.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D.这句话是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的作用。
二、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yǔ tóng zhōu yū ní rì yuè tóng huī gōng jìng
7.比一比,快乐组词语。
陪( ) 踞( ) 栽( )
培( ) 据( ) 裁( )
扬( ) 境( ) 炕( )
杨( ) 镜( ) 坑(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补充句子。
1.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________________。(补充为拟人句)
2.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风一吹,高低起伏,犹如_______。(补充为比喻句)
按要求做题。
9.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非常小。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难道不是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吗?
①这是一个______句,我能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表现在:A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
③因此,我想对人类说,为了我们生存,请你们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仿写)
我们热爱河流,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延伸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材料一则。
江西省黄沙岗镇的漆和山因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乱砍滥伐,逐渐成为杂草丛生的荒山。护林员来一个走一个,只有92岁的农民漆友朋一直坚守着,他用41年时间,植树50多万株,让2500亩荒山重新变绿。
12.材料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13.“92”“41”“50”“2500”采用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表现__________。
14.请你拟标题:__________
阅读
《青山不老》(节选)
①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②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③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④他已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15.根据课文,给选文排序__________。
16.“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__________,事实上包含着他__________的精神。
17.画线句是课文的__________,“青山不会老”是因为__________。
18.课文讲述了一个老人面对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义无反顾地投身到__________的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__________的故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2.D

3.C
【详解】
A铁锹(qiāo)
B擎着(qíng)
D不禁(jīn)
4.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涉及的课文是《三黑与土地》一诗。
A:苏金伞的诗始终保持着朴素无华的风格,争取做到深厚蕴含中透出清新;坚持用生活中的语言写诗,不矫情造作,不故作深奥,使人感到晦涩难懂;坚持现实主义。生活是诗的基础,诗是生活的升华。他的诗从大众的生活和语言中取材,又经过个人才华的淘洗和提炼,质朴中伴随着激情诗意。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B:《三黑与土地》讲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C:《三黑与土地》展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之情。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D:《三黑与土地》一诗语言朴实简练,贴切地表现了农民和土地之间的深厚情谊。课文多次巧妙地使用过渡,使文章更加连贯自然。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5.D
【详解】
这句话是文章最后一段中的话,原文最后一段是: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在文中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6.风雨同舟 淤泥 日月同辉 恭敬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舟、淤、辉、谧、恭”容易写错。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7. 陪伴 龙盘虎踞 栽树 培养 据说 裁剪 扬起 境外 火炕 杨树 镜子 树坑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 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 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 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 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 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8. 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 绿色的波浪
【详解】
考查学生的运用表达能力。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补充,语言表达要合理、准确,补充完后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答案为: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 绿色的波浪。
9.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10. 反问句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 乱砍乱伐 不顾后果的乱用化学品 放下屠刀,珍爱自然环境,否则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们的眼泪。
11.我们热爱动物,就像花儿依恋美丽的蝴蝶一样。
9.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掌握情况。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答案为: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10.考查学生对反问句的掌握情况。答案为:反问句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 乱砍乱伐 不顾后果的乱用化学品 放下屠刀,珍爱自然环境,否则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们的眼泪。
11.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答案为:我们热爱动物,就像花儿依恋美丽的蝴蝶一样。
12.漆友朋
13. 列数字 主人公的年岁高,坚守的时间长,植树的面积广。
14.九旬老人让荒山变绿
1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从句子“护林员来一个走一个,只有92岁的农民漆友朋一直坚守着”可知答案。
13.
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等。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92”“41”“50”“2500”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本句这些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年岁高,坚守的时间长,植树的面积广。
14.
本题考查给文章取标题。
标题要能说明文章的大概事件,要有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文主要讲92岁的漆友朋一直坚守让荒山重新变绿。
15.②④③①
16. 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 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17. 中心句 老人执著的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
18. 自然条件的恶劣 生活条件的艰辛 植树造林 一片绿洲
15.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积累。
结合平时读书时的积累,能够知道句子间的顺序。但也是可以从句子间的语句逻辑来确定其顺序。如①句明显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一般放在最后。②句中出现人物主语(山野老农),④③句都由“他”代替。明显第②句放在最前。句④(另一种东西指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也指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后面放上句③表达歌颂,赞扬的句子。
16.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对上下文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这位山野老农用15年的时间,每天坚持种树,绿化了8条沟,制造了七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让一片荒芜之地成为茂盛的森林。实物上这另一种东西就是指他创造的这片绿洲。而精神层面上他的那种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会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17.
本题考查课文主旨的把握。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这个句子明显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在用“青山是不会老的”含义深刻,文章的题目也是从这里提取的。所以这是一个中心句,表达文章主旨。
18.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位可敬的老人,为了让一片荒芜之地成为茂盛的森林,他一个人坚持了15年,每天坚持种树,绿化了8条沟,制造了七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的故事。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强决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