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选择题
1.“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道涵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 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2.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前提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谈判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发展两岸关系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D.两岸同胞齐心协力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4.有人用英文单词“China”中的一点来形容台湾,含义是“少了台湾这一点,中国将不是一个完整中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根本前提是
A.一个中国的原则 B.广泛的合作交流
C.外来干涉的停止 D.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
5.某同学在期末复习时在笔记本上整理出了如下内容,他复习的主题是
A.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D.海峡两岸的交往
6.“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何为上计。”此话出自哪位伟人( )
A.江泽民 B.毛泽东 C.邓小平 D.胡锦涛
7.近日,一场名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研讨会引发热议,微博热搜榜上10余万网友为词条“统一后台湾财政尽可用于改善民生”点赞,生动体现海峡两岸人民对宝岛回归的热切盼望和由衷善意……回想一百二十六年前,台湾人民表示:“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这两则材料反映了( )
A.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宝岛台湾 B.台湾人民反对割让台湾,渴望统一
C.台湾当局财政困难 D.国家已经完成统一
8.对下面图片传递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障碍已经被扫除干净
B.海峡两岸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C.两岸民间交往密切
D.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9.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下列史论结合不正确的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B.深圳等经济特区设立——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C.高考制度的恢复——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D.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10.1992年海基会、海协会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其核心是
A.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1.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取得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澳门回归祖国 ④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12.表二所反映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表二 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
电影公司或电视台 飞腾公司 中华电视台 台湾电视台
影片或栏目 《跨过海峡》 《返乡探亲》 《落叶归根,海外返乡行》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协会”和“海基会”成立
C.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一国两制”已成为两岸共识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一缓和一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也与新中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材料二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巩固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2)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并授权哪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一点可行性建议即可)
(4)目前妨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哪些?
14.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 年《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材料二
材料三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1972年作
材料四 1993 年 10 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人次。
请回答:
(1)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2)分别说出材料中二两幅图(图A、图B)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3)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 想的基本含义?
(4)联系材料三、四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5)结合所学,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15.材料:“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
(1)材料表明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2)请举出三例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友好往来的史实。
(3)结合材料,谈一谈应该如何维护祖国统一?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1990年11月,台湾方面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即海基会,1991年12月,大陆方面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即海协会,1992年,两会通过协商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就是著名的“九二共识” A项正确;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大陆方面对台的基本方针,排除B项;我国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对台的基本方针,但不放弃动用武力的原则,排除C项;反对外国干涉并不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实行的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因此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项符合题意;我国实行的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即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排除A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国共两党平等谈判都不是最根本的前提,排除B、C项。故选D项。
3.B
【详解】
根据材料“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可知“九二共识”是指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进一步增强了海峡两岸的关系,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故选B项。
【点睛】
4.A
【详解】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根本前提,A项正确;广泛的合作交流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的关系,但不是根本前提,排除B项;外来干涉的停止不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根本前提,排除C项;我国对港澳台地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基会是台湾成立的民间组织;海协会是大陆成立的民间组织;九二共识为发展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为了早日实现海峡两岸统一,颁布了《反分裂 国家法》;习马会翻开了两岸关系的新篇章。由此可知,这位同学的复习主题是海峡两岸的交往,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新中国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建设和香港澳门,故排除ABC项。故选D项。
6.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因此此话出自毛泽东。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
7.B
【详解】
“海峡两岸人民对宝岛回归的热切盼望和由衷善意”“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反映了台湾人民渴望统一,反对割让台湾,故B项符合题意;A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8.D
【详解】
据图片“汪辜会谈”“马习会面”可知,二者均为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故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现今阻碍两岸和平统一的障碍有“国际反华势力”“台独”势力,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决定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长达38年之久的海峡两岸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B排除;据材料可知,“马习会面” 是政治行为,非民间交往,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截至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D项史论结合不准确,符合题意,D项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设立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高考制度的恢复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ABC项结合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10.D
【详解】
1990 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 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D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机构,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一直坚持的外交原则,排除B项;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的思想政治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西藏和平解放发生在1951年;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1997年;③澳门回归祖国在1999年;④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因此正确排序①④②③。A正确;BCD与事实不符。BCD错误。综上故选A。
12.A
【详解】
根据材料“ 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因此台湾地区的人们电影与返乡有关,A项正确;海基会是在1990年成立;海协会在1991年成立,时间不符,排除B项;九二共识在1992年,排除C;材料出现的现象与“一国两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3.(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加强海峡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大力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
(4)国外反华势力、“台独”势力等。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形成了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交流基金会并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共识的主要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加强海峡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大力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目前妨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国外反华势力、“台独”势力等。
14.(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3)“一国两制”构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由两岸的隔绝状态发展到人员、经济、文化广泛交流(祖国大陆与台湾由敌对到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党和政府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等
(5)立足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等。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即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设立自治机关,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2)材料中二两幅图(图A、图B)分别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五星花蕊的动态紫荆花红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为五星莲花绿旗。
(3)依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促成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是:在一个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可保留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4)依据材料三“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知此时海峡两岸处于隔绝状态或敌对状态,依据材料四“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人次”可知此时,海峡两岸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由此得出变化是由两岸的隔绝状态发展到人员、经济、文化广泛交流(祖国大陆与台湾由敌对到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政策方针:党和政府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主观因素: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群众基础;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等。
(5)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今天我们应当立足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等。
15.(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海基会(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协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九二共识;汪辜会谈;江泽民的八项主张(写出三项即可得分)
(3)严厉打击分裂祖国行为;依法治国维护统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统一认识等。(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详解】
(1)据材料“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及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为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友好往来的史实有: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等。
(3)据材料“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及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我们应严厉打击分裂祖国行为;依法治国维护统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统一认识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