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一、选择题
1.“文艺复兴的产生不能脱离中世纪在各个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它并不是这些方面简单的数的增长,而是有了质的变化。”材料作者强调了文艺复兴( )
A.根本来源是中世纪文化 B.与中世纪文化性质相同
C.彻底抛弃了中世纪文化 D.与中世纪文化不可分割
2.中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大多取自圣经中的人物或基督教的圣哲,十五世纪后,按民间喜好起名蔚然成风,如“戴安娜”、“朱莉亚”等,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人放弃基督教信仰 B.人性觉醒冲击神权统治
C.民众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D.教育进步拓展人们视野
3.有历史学者指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这种观点最早可能出现于( )
A.14世纪的意大利 B.10世纪的法国 C.17世纪的英国 D.18世纪的美国
4.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
A.人文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启蒙运动 D.马克思主义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论述:“(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人活着时的现实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关注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这场运动( )
A.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宣扬人有生存、自由的权利
C.大力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 D.以人为本,肯定现世生活
6.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提到,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是复生,一个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该提法比较准确地反映了
A.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内容 B.文艺复兴的实质与影响
C.文艺复兴的内容与意义 D.文艺复兴的形式与实质
7.下列是欧洲某场运动时期的名言摘录,这场运动( )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对自己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莎士比亚
A.促进了思想解放 B.摧毁了封建统治
C.指导了工人运动 D.推动工业化进程
8.1362年,彼特拉克在给朋友薄伽丘的信中写道:“在我们的学习中,许多被头脑简单的人熟视无睹的东西,能给敏锐而健康的灵魂带来最为有益的收获。”彼特拉克的主张体现了▲的思想。
A.宗教改革 B.人文主义 C.生物进化 D.神权至上
9.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
A.大学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 D.基督教的创立
10.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恩格斯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代表作有( )
A.《神曲》 B.《史记》 C.《蒙娜丽莎》 D.《哈姆雷特》
11.下表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13—14世纪 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市民阶级兴起壮大
14世纪中叶 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14—15世纪 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一场重大变革
A.欧洲走向近代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革命时代到来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2.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列能体现这场运动思潮的作品是
A.《荷马史诗》 B.《神曲》 C.《人间喜剧》 D.《复活》
二、综合题
13.西欧的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回顾西欧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何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材料三: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业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从13世纪开始,一些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在国际贸易发达的地区出现。如意大利和法兰西北部。
材料四: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1)材料一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哪一经济形式?结合所学分析,该经济形式的性质如何?
(2)材料二中马克思所说的租地农场在西欧出现的时间?结合所学分析,这种经济形式有何特点?
(3)材料三反映的时期,欧洲的农村和城市中出现哪些重要的阶级和政治力量?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最先开始于哪个国家?这场运动对西欧的社会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5)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经济的发展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
1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1347—1353年,一场空前的鼠疫夺走了近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场鼠疫在欧洲的许多文献中被记作“黑死病”。
材料二:薄伽丘经历了黑死病并从中获得了创作灵感,他在黑死病大流行时完成了代表作《十日谈》。该作叙述瘟疫流行时期十名男女在乡村别墅避难,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讲了一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的黑暗和罪恶,谴责禁欲主义。当瘟疫流行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时,这些艺术作品却长久不衰,足见其魅力。
材料三:“黑死病”所带来的无所不在的死亡阴影,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激发了人们对生命的热望,“劫后余生者从他人的死亡恐惧之中,唤起了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力的百般珍惜。于是不失时机地追求现世享乐便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歌颂人生、申扬人权成了新的社会观念”。面对死亡,人们把目光从对天国的期许转向尘世的享乐,享受人生的社会心理盛行起来,人们把神学的清规戒律抛诸脑后,饮酒放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黑死病”肆虐欧洲的同一时期,西欧经济和社会新发展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指出“薄伽丘”的作品所表达的核心思想。
(3)依据以上材料,探究“黑死病”肆虐给欧洲带来的影响。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个时候(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摘自《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一中的观点。
材料二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塘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 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过。
——摘自【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对欧洲文明发展的贡献,你如何理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
(3)综上所述,指出材料一、二叙述的共同主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材料强调“文艺复兴的产生不能脱离中世纪在各个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文艺复兴并不是对中世纪各个领域简单的增长,是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文化是不可分割,D项正确;文艺复兴只是借助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排除A项项;文艺复兴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性质,与中世纪文化性质不同,排除B项;文艺复兴彻底抛弃了中世纪的文化,说法绝对化,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2.B
【详解】
根据材料“中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大多取自圣经中的人物或基督教的圣哲,十五世纪后,按民间喜好起名蔚然成风,如“戴安娜”、“朱莉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到16世纪文艺复兴,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思想,提倡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使人们思想得到解放,人性逐渐觉醒,教会的神权统治受到冲击,B项正确;欧洲人放弃基督教信仰”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提倡理性、平等、自由,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教育进步拓展人们视野,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强调的是反对以神为中心,体现人的价值,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思潮最早出现在14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中,A项正确;10世纪的法国正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排除B项;17世纪的英国文艺复兴是从意大利在15、16世纪传播过去的,排除C项;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受到的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
根据材料“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核心是人文主义,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A项正确;无政府主义是一系列政治哲学思想,其目的在于提升个人自由及废除政府当局与所有的政府管理机构,排除B项;启蒙运动的发生时间是17-18世纪,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
依据“(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人活着时的现实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关注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可知是指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帜,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以人为本,肯定人现实生活,鼓励人们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D项正确;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发表《人权宣言》,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排除A项;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表《独立宣言》,宣扬人有生存自由的权利,排除B项;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大力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
根据题干“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是复生,一个是新生”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因此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生”。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要求反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新生”,D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是因为资产阶级萌芽的出现,排除A项;文艺复兴的影响或意义是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排除BC项。故选D项。
7.A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这有利于解放人的思想,A项正确;摧毁封建统治是通过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该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不会指导工人运动,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工业化进程,与题干所述文艺复兴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给敏锐而健康的灵魂带来最为有益的收获”可知,这是在强调人本身,是人文主义,B项正确,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改革, 生物进化论是在十九世纪以后,排除AC两项。故选B项。
9.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从14世纪,首先从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后来扩展到其它国家,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项正确;材料指的是思想运动,不是大学、 新航路、基督教,排除ABD三 项。故选C项。
10.A
【详解】
据题干“但丁”“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结合所学可知,他的代表作是《神曲》。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品是《神曲》。《神曲》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各种罪恶,谴责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神曲》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A项正确;司马迁著《史记》,排除B项;《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达·芬奇,排除C项;《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亚,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市民阶级兴起壮大;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一场重大变革;这此因素表明,欧洲走向近代,A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排除BC两项;日本明治维新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扩展到亚洲,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
根据材料“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提倡发扬人的个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运动是指文艺复兴,其思潮是人文主义。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B项正确;《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长篇史诗,排除A项;《人间喜剧》是19世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排除C项;《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3.(1)庄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14世纪;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3)富裕农民、市民阶级;促使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4)意大利;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5)欧洲经济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文艺复兴运动也进一步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示内容反映的是欧洲中世纪的庄园;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克思所说的租地农场大概出现于14世纪;根据“租地农场主成了何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3)根据“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这一时期,欧洲的农村中出现了富裕农民,城市中出现了市民阶级;带来的影响主要是促使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4)根据“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最早出现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出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5)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欧洲经济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文艺复兴运动也进一步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所以欧洲经济的发展与文艺复兴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4.(1)表现: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出现。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3)影响:“黑死病”肆虐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激发了人们对生命的热望;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追求现世享乐。
(1)
材料一中“黑死病”肆虐欧洲的同一时期,西欧经济和社会新发展的表现是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分别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2)
根据材料二“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的黑暗和罪恶,谴责禁欲主义。”可得出,“薄伽丘”的作品肯定人性,肯定人的现实价值,提倡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批判禁欲主义,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3)
根据材料三““黑死病”所带来的无所不在的死亡阴影,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激发了人们对生命的热望,“劫后余生者从他人的死亡恐惧之中,唤起了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力的百般珍惜。”可得出,“黑死病”肆虐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激发了人们对生命的热望;根据材料“于是不失时机地追求现世享乐便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歌颂人生、申扬人权成了新的社会观念”。面对死亡,人们把目光从对天国的期许转向尘世的享乐,享受人生的社会心理盛行起来,人们把神学的清规戒律抛诸脑后,饮酒放歌。”可得出部分人(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追求现世享乐。
【点睛】
15.(1)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原子构成;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反对种姓制度,提出众生平等,创立佛教。中国:孔子主张“仁”“礼”“以德治国”;孟子“仁政”等。
(2)贡献:拜占庭帝国保存、传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理解:文艺复兴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是对古典文化并非简单复兴,实质是是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3)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要文明互鉴;人类文明具有传承性,要继承与创新。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中的观点“在大约同一个时候(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相关的史实有: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原子构成;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反对种姓制度,提出众生平等,创立佛教。中国:孔子主张“仁”“礼”“以德治国”;孟子“仁政”等。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塘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繁荣”,概括拜占庭帝国对欧洲文明发展的贡献:保存、传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第二小问结合文艺复兴运动的形式和实质理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文艺复兴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是对古典文化并非简单复兴,实质是是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3)综上所述,指出材料一、二叙述的共同主题,依据材料一“在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个时候(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可知古希腊、古印度、古代中国文明各有特色,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要文明互鉴;依据材料二“……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过”可知文艺复兴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帜弘扬人文主义,人类文明具有传承性,要继承与创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