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选择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卒子,即小兵)。”这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指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两极格局 D.两极格局结束,出现“一超多强”局面
2.有学者认为: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会孤掌难鸣;得不到美国支持,也会困难重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冷战对峙局面结束 B.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美国确立单极格局 D.贸易保护主义影响
3.2019年8月,缅甸爆发武装冲突,造成19人死亡,2000人流离失所;2020年9月到11月,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爆发军事冲突,造成数千人死亡,数万人流离失所;2021年12月,俄乌战争一触即发。这些事件说明,当今世界( )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C.联合国的作用日益加强 D.局部地区动荡不安
4.苏联解体以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A.多极化 B.单极化 C.全方位 D.多层次
5.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冷战宣告结束。下列对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B.新的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目前表现为“一超多强”局面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存在
6.下图,反映了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是
A.生态环境 B.人口增长 C.科技发展 D.国际合作
7.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到“俄罗斯重新崛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金砖国家发展迅速。”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稳定的世界格局已经定型
C.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8.冷战结束后,旧的世界体系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呈现出
A.单极化特征 B.两极化现象 C.多极化趋势 D.全球化潮流
9.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一支重要力量。其兴起目的是( )
A.适应多极化的需要 B.摆脱美国苏联控制 C.消除地区冲突 D.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10.“正在形成的全球政治中,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正取代冷战期间的两个超级大国,成为吸引和排斥其他国家的几个基本的极。”造成上述材料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B.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C.政治多极化的形成 D.一超多强局面的冲击
11.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两极格局 B.“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多极化趋势
12.将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苏、英、美、法分区占领德国形势图 ① 《凡尔赛条约》:德国的绞刑架 ② ③ ④
A.④②①③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13.某学者应邀为学生作一专题讲座,内容提要见右图。据此判断,此讲座的主题( )
★德国:松绑的巨人★俄罗斯:重振大国雄风 ★法国:光荣与梦想★中国:腾飞的巨龙 ★日本:乡关何处★美国:独领风骚的航母
A.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 B.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14.1950年,美国经济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0%左右,2003年仅为21%。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1960年美国占47%,2001年降至21%。在全球金融中,出现了一个另外被普遍接受的支付与清偿来源——欧元。而之前只有美元一种。材料揭示了哪一历史现象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欧洲经济发展 C.美国经济衰退 D.世界多极化趋势
15.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
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C.地区冲突主导了国际关系 D.联合国无力维护和平
二、综合题
16.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忆战争之殇】
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一览表(见表)
名称 时间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 4年多 30多个 约15亿 3000多万 3000多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6年多 60多个 约20亿 6000多万 4万多亿美元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分别列举两次世界大战前建立的对立的军事集团。【析战争之果】
材料二 1919年1月至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举行所谓“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英、法、美三国首脑操纵了这次会议。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是会议讨论的中心问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巴黎和会的中心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巴黎会议上签订了哪个条约及其主要确立了战胜国在哪个地区的国际新秩序?
【悟战争之理】
材料三 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谈到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他指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望是什么?由此可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什么精神?
17.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张地图,指出德国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对此后世界局势的影响。
材料二:
1942年初,中国组编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在仁安羌对日作战中,中国远征军新编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三团前往救援。4月18日,团长刘放吾率部将日军击退。之后,师长孙立人抵达前线,部署继续攻击,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一师,轰动英国。——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主要大国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国际关系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对战争形势有何影响。(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三:
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排斥、威胁、恐吓他人,动不动就搞脱钩、断供、制裁,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一个分裂的世界无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抗将把人类引入死胡同。——摘自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材料四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题干“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欧洲的联合,欧洲实力增强,冲击了两极格局,即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所以题文中的“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欧洲实力增强,两极格局结束,出现“一超多强”局面,D项正确;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题干“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卒子,即小兵)”不符,排除A项;雅尔塔体系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与题干“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卒子,即小兵)”不符,排除B项;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分裂,美国实行冷战政策,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题干“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卒子,即小兵)”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
材料“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会孤掌难鸣”体现的是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下,国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各国的合作,B项正确;材料与冷战局面的结束无关,A项排除;美国并未建立单级世界,C项排除;材料与贸易保护主义的说法无关,D项排除。故选B。
3.D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缅甸爆发武装冲突、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爆发军事冲突、俄乌战争一触即发”可知,这些均体现了地区动荡甚至武装冲突,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地区矛盾,不是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联合国,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发展;世界“一超多强”的多极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A项正确;单极化、全方位、多层次,不符合史实,排除BCD项。故选A项。
5.B
【详解】
依据题干“不正确的”,结合课本所学可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B符合题意;AC排除;冷战结束后,有很多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D排除;故选B。
6.D
【详解】
根据材料图示信息分析可知,疫苗分配,给穷国的少,给富国的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疫苗分配折射贫富差距,因此材料反映了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是国际合作,D项正确;生态环境、人口增长、科技发展,在题干内容中都无法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7.A
【详解】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如: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排除B项,A项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经济趋势,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所以C项正确,排除A项;两极化现象在冷战结束后就已结束,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全球化潮流属于经济领域的现象,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B项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朝两极格局发展,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促进了发展国家的发展,但是地区冲突仍然存在。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无法推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0.D
【详解】
由题干“……成为吸引和排斥其他国家的几个基本的极”并结合可知: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日本、欧洲、中国等国家逐渐兴起,充斥着“一超多强”格局,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没有体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排除AB项;政治多极化是在发展中,还没有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的局面,D项正确,排除A项;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着二战的爆发,该体系彻底瓦解,排除B项;雅尔塔体系与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
①二战后英法美苏对德国的分区占领;②是一战后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和会上制定的《凡尔赛和约》;③是苏联解体之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特点;图④是指一战前形成的英法俄和德奥意两大军事集团。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除A项正确。排除B、C和D项。故选A项。
【点睛】
13.C
【详解】
由材料中的信息“德国:松绑的巨人”“俄罗斯:重振大国雄风”“中国:腾飞的巨龙”等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多个政治力量并立,不是说经济,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4.D
【详解】
根据材料“1960年美国占47%,2001年降至21%”“出现了一个另外被普遍接受的支付与清偿来源——欧元。而之前只有美元一种”等信息可知,材料表明美国占世界生产总值百分比下降,出现了美元之外另一个支付与清偿的货币欧元,说明欧洲一体化影响力逐渐上升,有利于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D项正确;不结盟运动兴起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不结盟运动,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欧元影响力上升,促进当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欧洲经济发展”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内容,B项错误;材料表明美国占世界生产总值百分比下降,但不代表美国经济衰退,C项错误。
15.A
【详解】
依据材料“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可以看出当今世界仍然有许多地区冲突在威胁着世界和平。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还存在,比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以及恐怖主义不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A项符合题意;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地区冲突主导了国际关系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联合国无力维护和平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6.(1)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战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二战中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和轴心国集团。
(2)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凡尔赛条约》;欧洲。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齐心协力,共同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
(1)
材料一“经济损失3000多亿美元、4万多亿美元”“伤亡人数3000多万、6000多万”说明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两次世界大战都有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作战,一战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二战中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和轴心国集团。
(2)
根据材料二“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是会议讨论的中心问题。”可知,巴黎和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会议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国际新秩序。
(3)
根据材料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可知,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望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由此可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齐心协力,共同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
17.(1)德国领土缩小;改变了国际局势,形成凡尔赛体系。
(2)走向联合;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战争的形势,最终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如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等。
(3)“新冷战”人为制造隔离,公共卫生事件,局部战争威胁等;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等。
(1)
根据地图可知,一战前后,德国的版图缩小;导致德国版图缩小的原因是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了削弱和限制,由此形成了一战后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
(2)
根据材料可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说明世界主要大国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开始走向了联合。走向联合的意义在于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战争的形势,最终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具体的史实可以列举协同作战的史实,如材料中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等。
(3)
根据材料可知,“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排斥、威胁、恐吓他人,动不动就搞脱钩、断供、制裁,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说明面临的挑战是一些国家人为制造隔离甚至隔绝的“新冷战”,图片说明人类面临公共卫生事件和局部战争的威胁。面对上述材料中的战争威胁,“新冷战”等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做到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其他方面,如在环境问题上,应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等,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