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4.1.2 运动的完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4.1.2 运动的完成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12 07: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动的完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运动基础的前提下对动物运动过程的深入分析,也是本章的最后一节,需要对上节所学运动系统的组成进行回顾。同时,本节的两个观察实验实际上第一个是上节内容的延伸,第二个是要求亲自体验运动的完成过程。它们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第一个侧重于骨骼与骨骼肌的配合,第二个侧重于骨骼肌与骨骼肌的配合。要达到实验目的,我们需要多种教学手段的配合。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运动系统的骨、关节、骨骼肌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它们之间的配合,也就侧重于分析和感受,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让学生感受屈肘和伸臂动作也是学生很乐意参与的一件事,但由于难以看到肌肉的具体变化,可以通过感受肌肉软硬的方式说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构建模型和亲身体验活动,说明动物运动的完成过程。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构建模型,感知骨骼与骨骼肌的位置关系。
通过完善模型,认同运动的完成需要成对骨骼肌的配合。
3、通过亲身体验,感知骨骼肌与骨骼肌之间的相互配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运动系统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分析,理解动物通过运动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形成生命在于运动,热爱运动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动物运动的完成需要运动系统本身的配合,也需要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配合。
理解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难点
理解动物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视频:运动会比赛项目。问:同学们都喜欢什么运动项目呢? 观看视频说出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 引出课题
想要完成这些运动,需要我们身体的哪些结构参与,他们又是如何配合完成运动的呢?
回顾知识 复习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结构的作用
活动一:构建模型总结运动的完成 出示活动要求,让学生把白色皮筋穿入到相应孔中。总结活动,引导学生得出骨与骨骼肌的位置关系让学生观看屈肘运动的视频,总结运动完成的过程。再引发学生思考,是否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运动? 按照要求进行活动,小组讨论出应该把皮筋穿入1和3孔内,从而得出骨骼肌应该是跨越关节连接在两块骨上 通过构建模型,让学生感受体内看不见的骨骼与骨骼肌的位置关系,从而加深理解
活动二:完善模型 出示活动要求,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将另一根皮筋穿入其余两孔中,使模型完成伸臂动作,并观察皮筋的长度变化。 在原有模型基础上,再将另一根皮筋穿入,看屈肘和伸臂时两根皮筋的长度变化。上台展示:拉动白皮筋,变短,同时红皮筋变长,完成屈肘。拉动红皮筋,变长,同时白皮筋缩短,完成伸臂。 通过完善模型,让学生感受每个动作的完成都是两块骨骼肌的共同作用。
活动三:亲身体验 介绍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让学生体验自身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做两组动作:屈肘和伸臂双臂自然下垂,双臂用力上举提示学生:收缩的肌肉手感是硬的,舒张的肌肉手感是软的。总结规律:第一组动作叫对抗作用,第二组动作叫协同作用。 按要求做动作。感受并说出自身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和舒张。 用自身的肌肉变化来验证构建的模型,更进一步的理解运动完成过程中骨骼肌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四:测测你的反应力 宣布“测测你的反应力”游戏规则,发出指令让学生做相反的动作。提问:完成刚才的运动游戏只用到了运动系统吗?总结运动的完成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 根据游戏规则做动作。思考并回答,完成运动,不只是需要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以及消化、循环、呼吸系统共同来提供能量。 通过游戏的形式,活动气氛,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了运动的完成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并进一步说明运动的意义。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归纳。 将知识系统化。
巩固练习 做“当堂练”,并讲解。 进一步巩固知识。
反思
本节课理论性非常强,知识又比较抽象,所以在准备的过程中一直寻找突破的方法,查阅了相关资料,最后决定用构建模型的方式。用纸板剪成上肢模样,模拟骨骼和肘关节,用不同颜色的皮筋来模拟一对相互配合的骨骼肌,这就使运动的完成过程外显化,更加的生动形象。关于骨骼与骨骼肌的位置关系通过设置“构建模型”环节,让学生选择穿孔,选择不同骨上的孔才能拉动骨,得出骨骼肌必须是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面的。通过模型完成屈肘动作,带领学生总结运动的完成过程。之后再通过“完善模型”环节,让模型完成伸臂动作,发现只有一条骨骼肌是不能完成的,必须有另一条骨骼肌的配合,从而穿入另一条红色的皮筋。再要求同学们观察屈肘和伸臂时两条皮筋的长度变化,从而感受运动时骨骼肌的变化。再加上“亲身体验”,感受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和舒张,学生对运动时骨骼肌的配合就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运动的完成并不是只有运动系统就可以,而是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所以设置了“测测你的反应力”游戏,让学生感受紧张,从而理解这一点。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将知识系统化,再明确运动的意义。最后让本节课在一个动感的室内操活动中完美收官,感受运动之美。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用构建模型突破了难点,也加深了对重点的理解。
板书设计
运动的完成
骨 供能
关节
骨 调节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运动系统
骨骼肌
骨骼肌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