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5.2.1酵母菌和霉菌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5.2.1酵母菌和霉菌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12 09:0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 目:《酵母菌和霉菌》
课 题:酵母菌和霉菌
课型:实验探究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从身边的生活现象进行科学探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充分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实验技能方面还相当欠缺,探究思维还不成熟。
设计思路 从面包、馒头等发面食品和夏天衣物、食品长毛发霉等常见现象说起,引导、启发学生联系实际,通过实验,开展讨论,直到提出问题,做出相应实验。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识记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特点等;学会观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技能性目标:体验探究过程,并掌握探究的一般步骤。情感目标: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关注生活、乐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酵母菌在生活中的应用;观察酵母菌和霉菌。难点:对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理解,设计实验,掌握实验的操作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式探究教学法;学生实验、讨论为主。
教学准备 材料:酵母菌培养液、培养好的青霉和曲霉用具:镊子,吸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吸水纸,放大镜,纱布,青霉和曲霉的永久装片,锥形瓶,玻璃导管等。试剂:稀释的碘液,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利用实物激发兴趣导出主题 (1)酵母菌大家对面包、馒头等发面食品非常的熟悉,当我们吃面包和馒头时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征呢?在家里,妈妈在蒸包子馒头和面时经常往面里加一样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是它使我们吃的面包和馒头松软多孔吗?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对它你又知道多少呢?(2)霉菌夏天的衣物、食品受潮容易长霉,同学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下面我以长了霉馒头和橘子为例,你认为它们是一样的霉菌吗? 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产生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答:有很多孔并且还很软答:酵母菌,答:霉菌,应该是不一样的吧。
一、酵母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教师讲解实验步骤: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用吸管吸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与载玻片中央,在用镊子夹取盖玻片,盖在培养液中央。制成临时装片(注意什么)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颜色,慢慢移动载玻片,在视野中找到细胞上有小突起的酵母菌。它们和酵母菌形状相似吗?这是什么现象? 答:防止气泡产生。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酵母菌培养液,然后缓缓放下。答:酵母菌呈卵形,颜色为无色。小突起与酵母菌形状相似。
学生实验、观察实物、培养能力,强化知识 用稀释的碘液染色后,仔细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内部结构,绘画出酵母菌的结构图,并标注名称。酵母菌出芽生殖的芽,与高等植物的芽不一样,酵母菌细胞上长出的突起是经细胞分裂生出的子细胞,而且比母细胞小得多,好似母细胞的一个芽体,所以叫做芽。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 问:(1)酵母菌的生殖方式?(2)酵母菌中含有叶绿体吗?那它的营养方式是什么呢?腐生生活: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然后酵母菌再利用这些小分子物质进行呼吸等生活。二、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1 :在培养酵母菌培养液时,分别放在敞口和盖严的广口瓶中,课上让学生比较、区别。这个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什么?你嗅完之后两个广口瓶有什么不同?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2 :取相同体积的蔗糖溶液于两只锥形瓶中,其中的一只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摇匀,塞上胶塞,而另一只锥形瓶摇均后塞上胶塞,同时置于温暖处,一日后取出。演示时先将有瓶塞换上带有导管的瓶塞,(速度要快)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另一只做同样的处理。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结论是什么? 答: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里有明显的液泡。答:(1)出芽生殖。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进行孢子生殖。(2)酵母菌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腐生生活。答:变量为有无氧气,敞口的没有酒精的味道,而盖严的广口瓶中能闻到酒味儿。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产生酒精,无氧的条件下不产生酒精。答:装有酵母的锥形瓶冒出很多气泡,并且澄清石灰水不就变浑浊;而另一只没有变化。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答:真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之内有成行的细胞核;不含叶绿素,异养生活;多为孢子生殖。
完成实验 教师跟学生一起探究实验现象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真菌的主要特征: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之内有成行的细胞核;不含叶绿素,异养生活;多为孢子生殖。
与人类的关系:(1)有利方面:(2)有害方面:
总结反思 本实验我首先创设情景,从生活出发,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再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其目的是重在培养学生尝试提出问题、用于探索的精神。本实验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从中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综合使用层进设问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训练了学生各项技能,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团结合作精神和关注生活、乐于探索的精神。从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基本知识,而且让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建立合理的假设,领悟提出问题、捕获信息、立论解释的科学思维过程。在经历实验材料、方法的选择、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即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又培养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