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始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和研究化学变化的转折点,是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和进行化学计算的理论基础,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认识世界过程中一次认识上的飞跃。本节课包括两部分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对数据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学情分析
本课题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室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定量化学实验,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学生早已认识了能量守恒的知识,在前面的化学学习中,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变化,特别是第三单元中较系统地学习了水的知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水的分解反应 ,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为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中为让学生理解该定律,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史为学习背景,以科学家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为学习的内驱力,以学习定量化学研究方法为过程性体验,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为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归纳、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达到萤火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简单问题的学习目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实验的手段,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同时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类比、合作交流
七、实验仪器、药品
烧杯、天平、试管、锥形瓶、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白磷、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与提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原子?展示电解水与氧化汞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呢?(大家讨论后说出答案) 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也就不变...... 推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依据 培养学生的开放式思维
猜想:根据所学知识大家预测一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假设: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相比1、相等 2、大于 3、小于 有利于新旧知识的链接,形成知识的整体
设计实验:第一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相等。第二组:白磷在密闭容器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第三组:白磷在敞口容器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第四组:在烧杯中加入5ml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的二氧化锰,迅速称量它们的质量。观察现象。 实验做完后,学生得出的结论:第一组:相等第二组:相等 第三组:不相等(前小于后) 第四组:不相等(前大于后) 培养学生团结协助严谨务实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得出全面的结论,培养积极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辨证的角度看问题
分析讨论:1.比较第二组与第三组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结论呢?第四组又为什么不等呢?2.怎样改进第四组就可以得到相等的结论? 1.只有一个条件不同,那就是没有用密闭容器,第四组有气体逸出,当然不等。总之,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2.将烧杯改成试管,上方套气球形成密闭容器。 初步培养学生定量分析的观点,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对数据进行分析,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师归纳并板书:3.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学生根据四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得到的结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让学生体验发现定律的成就感
讲解:1.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的化学反应2. 守恒的量是质量。3. 守恒的质量是参加了反应的物质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练习: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10ml冰加热融化成10ml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会增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10克镁在10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一定等于20克 让学生了解使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要注意的关键词
讨论: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一定相等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不变。 根据刚开始的分析学生可以马上得出结论(导课是全课时的缩影)
板书: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不变 学生归纳 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课堂练习】1. 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在一定条件下,水变成燃油的说法是否可能。2. 在试管中加热高锰酸钾后,残余固体质量为什么会减少?3.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酒精燃烧的方程式如下:X + 3O2 == 2CO2 + 3H2O X的化学式为_4. 填空:(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克,完全反应后生成0.96克氧气和1.49克氯化钾,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2)有A、B、C三种物质各4克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中仅有5克A、5克D和若干克B,则参加反应的B、C质量比为_。 学生进行课堂内练习,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课堂展示,其他组同学进行改错。 培养学生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不变。 学生小结 学生回顾整节课的知识点和各类题的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