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净化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从纯水、自然界的水及自来水的不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以自来水厂水的净化过程为例,将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联系起来,并将认识水的角度从社会转入化学学科。
从内容上看,本课题主要是分离混合物的一些化学实验操作方法的介绍;在编排上,教材从纯水与自然界的水在视觉上的差别引出沉淀、过滤、吸附等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在逐一学习上述水净化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对自然界的水、自来水、纯水等有关水的认识也不断升华,逐步清晰。
本课题中的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不溶性杂质和细菌,但不太清楚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学生对于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了解,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
学生听说过过滤,接触过生活中的过滤,但不太清楚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虽然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于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由于本课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也处于兴奋和好奇的状态
课时设计: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 2、了解自来水生产流程,理解吸附、沉淀、过滤等净化水的方法 3、掌握过滤净化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水的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水的净化过程的参与,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的欲望,加深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通过净化水实验,引导学生感受化学对生活和社会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 重点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决简单的水的净化处理的问题
教学 难点 探究水的净化的一般过程
环节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新课引入】大家读过《鲁滨逊漂流记》吗? 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很长时间,俗话说:“人可三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水”有没有想过他流落荒岛,只能从池塘中取一些泥水,这些泥水可以饮用吗?他能否从中提取到洁净的饮用水?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鲁滨逊的智慧:水的净化。 读过 不可以 能 利用学生已读过的故事来引题,迅速抓住学生学习的目光
提 出 问 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杯水,你能分辨一下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吗?第一杯水是河水,第二杯水是海水,第三杯水是自来水, 第四杯水是蒸馏水,第五杯水是矿泉水。 如果让你从上述几杯水中选择一杯喝,你会选择哪一杯呢? 后面两杯水能不能喝? 为什么不选择前两杯水来喝呢? 因为前两杯水中有不溶性的杂质、可溶性杂质和细菌、微生物等,所以是不能直接饮用的,那么如何把这些水变成自来水呢? 你们有办法吗? 矿泉水 能喝 有杂质 思考 过滤 用学过的知识引入过滤方法, 联系学生实际
激 趣 导 入 关于如何净水,兰陵王和雪舞姑娘各有妙招,下面来看下雪舞姑娘是如何净水的?(视频) 雪舞姑娘是怎么净水的? 过滤的方法?她使用了哪些器材? 石头和沙子为什么能净水呢? 石块和石块之间、沙粒和沙粒之间有空隙,所以可以把不溶性杂质留下来 生活之中,你有没有类似的经验? 有净水器、厨房水槽、豆浆机过滤网还有茶壶漏斗。这些器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都有一定的空隙,在实验室里呢,有一个和它们一样都有一定的空隙的仪器,我们叫滤纸 刚才雪舞姑娘净水的这个操作叫什么呢? 过滤操作是什么? 将不溶性杂质和液体分离的一种实验操作 过滤 有沙子、石头、还有布 石块之间、沙粒之间有空隙 净水器、 豆浆机过滤网、 有孔隙 过滤 记笔记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连续剧的片段,抓住学生的胃口,引出水的净化问题 联系生活,更加贴近学生认知
锻 炼 技 能 相信大家已经预习了,结合大家生活经验以及书上实验,小组讨论一下,过滤需要哪些仪器?操作步骤有哪些?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找一位同学来汇报一下。 实验仪器、组装 滤纸折法:对折,再对折,打开,一面是一层,另一面是三层滤纸 操作步骤 学生实验 找一组同学上台来演示实验 思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那我们总结一下:“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壁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如果不贴、不低、不靠呢? 产生气泡,影响过滤速度;防止滤液从漏斗外壁流下、防止液体从滤纸外侧流入滤液;防止液体飞溅、防止滤纸破损、防止待测液流出漏斗外、防止水流冲破滤纸; 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漏斗、烧杯 玻璃棒、 带铁圈的铁架台 上台组装 分组实验 观看实验 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液面低于漏斗边缘,玻璃棒紧靠烧杯 会影响过滤速度、 滤纸破损 引流 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认知度更高,对知识的把握能力更好 通过实验暴露出的实验问题,更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活 动 探 究 通过过滤,我们得到的水是干净的吗? 有颜色,那怎么办? 我们要寻求帮助了,找谁帮忙呢~! 找活性炭来帮忙,为什么呢? 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它吗? 冰箱除味剂、还有新房入住前,吸甲醛的炭包 【实验】那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活性炭的神奇 用注射器来装点活性炭,然后怎么做才能净水呢?请一位同学来帮助老师一下 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这就是吸附净水法 不是 还有颜色 活性炭 可以吸附色素 冰箱除味剂、吸甲醛 上台演示 色素没了 吸附性 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实验意识
知 识 拓 展 除了过滤的方法,我们还有没有净水的方法,有没有比过滤更简单一点儿的方法呢? 通过静置的方法也可以使不可溶性的杂质沉降下来,也不失为一个净水方法,我们称之为静置沉淀 通过静置,一些大颗粒杂质,可以沉降下来,但是水中还有一些悬浮的颗粒物,我们应该怎样除去呢? 我们还得高人帮忙,寻求絮凝剂——明矾帮助 明矾是一种白色固体,通过明矾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物,使不可溶性杂质形成胶状物沉降在烧杯底部。 这就是运用明矾的吸附沉淀法 静置 记笔记 思考 记忆 观察 由过滤的实验操作复杂引出另一种简单的净水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联 系 生 活 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的净水方法,我们得到的就是可以饮用的自来水了吗?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我们与其相比,差了一步什么? 通常我们使用什么来进行消毒呢? 不是 消毒 氯气 联系实际,增长学生见识
学 以 致 用 小 结 【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习题】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 A. 酒精和水 B. 食盐水和泥沙 C. 食盐水 D. 铁粉和铜粉 2、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漏斗、试管、玻璃棒D.试管、坩埚钳、烧杯 3、指出右图中的错误: 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未来我们还可以发明更多的净水方法来净化我们的水资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相信你们能做到。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净水的方法,复不复杂?净水的工艺很复杂,所以我们更要爱护地球水资源,节约用水,从我们自身做起。 运用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杂质、过滤 B B (1)未用玻璃棒引流 (2)漏斗的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 倾听 复杂 运用典型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由净水的工艺复杂繁琐且昂贵,呼吁学生爱护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