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反应中“量”的问题,教学中不能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应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讨论、得出结论,然后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加深对定律的理解。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在揭示守恒原理时,应通过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引导学生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② 通过学定律、用定律、再归纳,使学生了解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③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今天我们来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呢?倾听,对两种意见表示理解【引导实验】下面大家按课本的探究活动进生实验,看情况如何(简单介绍实验,强调注意问题)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提问】:各组获得什么结论呢?【展示】拉瓦锡质量守恒实验资料【板书】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提问】是不是所有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播放视频】1、盐酸与碳酸钠反应2、镁的燃烧【展示问题】1、由上述实验考虑蜡烛燃后,铁生锈后固体质量有何变化?2、用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如何改进装置?3、水结冰质量没变,该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提问】在化学反应中,为什么质量守恒呢【播放电解水动画】【板书】守恒原因【课堂练习】1、在化学反应A+B=C+D中,5克A和足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参加反应B的质量是 。2、电解食盐水(NaCl溶液),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 NaOH B.Na2CO3 C. H2 D.Cl23、己知化学反应CO2+Ca(OH)2=CaCO3+X,则X的化学式是 。【课堂小结】【作业】思考题将4.6g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问:这种化合物含有哪几种元素?4.6g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倾听【作出猜想】:猜想一:没有变化(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物各物质质量总和)猜想二:变化(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物各物质质量总和)【实验与探究】探究实验一: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探究实验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学生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记录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发现两个实验都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没变阅读【归纳】质量守恒定律【观看,思考】【讨论】【归纳】1、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定律指参加反应的所有物质质量和等于所有生成物的质量和3、如果用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的实验应在密闭的系统内进行【观看】【归纳】微观: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变 宏观: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完成练习】 明确研究对象从学生的猜想中,提炼出本节课的主题z线索用这两个实验去探究,可以使学生自己得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结论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分析讨论,可以体验自己生产“质量守恒”这一知识结论的快乐。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重温历史,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精神把问题引向深入加深对定律理解引导学用定律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从本质上认识守恒原因巩固知识强化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1、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2、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
引导归纳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揭示守恒原理
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感受化学反应的微观情境
展示 电解水微观过程动画
分析天平不平衡原因,联系实际问题,讨论、应用
播放 实验5-1和实验5-2 实验视频
实验探究得出定律
提出问题:化学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改变
课堂小结
结束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