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 音乐 第2课 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 音乐 第2课 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4-12 09:5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学 科:音乐
教 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标准分析】
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情感体验。”音乐教学总目标,结合本首歌曲的特点,本节课我设计了直观感受、激趣引入--学唱歌曲、体验情感--创编节奏、注重实践--拓展延伸、多元感受--表演歌曲、情感升华等五个教学环节。
【教材分析】
本首歌曲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本首歌曲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4/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景。歌曲以节奏贯穿全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色,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模仿、自学能力,且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视唱能力,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模唱来熟悉掌握歌曲的旋律。另外,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东西总是充满好奇,课前观看图片等方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对彝族了解得更多,同时也给学习彝族的音乐做好铺垫。鉴于学生的情况有差别,有的善于歌唱,有的很会跳舞,有的有演奏乐器的基础,所以在创编环节将发挥各自的特长尽情地展示,充分体会彝族人载歌载舞的热烈气氛。
【教学目标】
1、用欢乐的情绪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彝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2、了解并喜欢彝族音乐及风土人情。
3、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或舞蹈,体验歌曲,理解歌曲,进而达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1、学习歌曲,能用活泼、亲切、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欢快、喜悦的情绪,多形式的演唱歌曲。
2、感受彝族音乐风格,体验彝族风俗人情,增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教学难点】用多种形式为歌曲进行多声部的伴奏。
【学具准备】奥尔夫乐器若干 课件
【学习流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15″)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彝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重要一员,拥有渊远的历史和古老而神秘的彝族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养成了能歌善舞的特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艺术,那么今天,我们就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彝家山寨,领略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一边播放幻灯片展示彝族风情,一边解说):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人口占我国少数民族的第7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的西北部。彝族的文化丰富多彩,他们的服饰绚丽而又精美。每当节日来临时,人们都穿上盛装,聚在一起,热情的唱歌跳舞。
而火把节则是彝族最重要的节日,被誉为东方狂欢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当夜幕降临,人们手拿火把祈求五谷丰登,生活幸福,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彻夜狂欢。
师小结:彝族人民热情奔放,能歌善舞,歌舞是他们表达高兴心情的一个主要方式,你听,连赶圩归来,他们也是一路欢歌笑语。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想一想歌曲反应的是怎样的场面?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完整播放音乐)
2、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师:我们听完了这首歌,歌曲反应的是怎样的场面?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彝族人民欢歌笑语赶圩归来的情景,表达了活泼,欢快,喜悦的情绪。
师:同学们,你看,彝族的姑娘也在向我们发出邀请呢!让我们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和彝族姑娘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出示课题)
下面,请听我唱一遍,同学们想一想,你从歌曲中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
(自弹自唱两段歌曲)提问:你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啊哩哩)
师:是的,啊哩哩贯穿在整首歌曲当中,那你知道啊哩哩是什么意思吗?有谁来猜一猜?啊哩哩是彝族歌曲中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而赶圩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赶集。那么这首歌曲题目的意思就是赶集归来很高兴(设计意图:理解歌曲曲名的含义,为表达歌曲意境做铺垫。)
2.学唱歌曲(17′)
(1)师:彝家人赶圩的好心情都写在了这首歌里,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那份快乐,一起学习这首歌曲。首先,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为歌曲伴奏。(在啊哩哩的地方拍手,设计目的:为后面的节奏创编做铺垫,通过不同的伴奏方式,清晰的把乐曲分为两部分,或者一遍拍手,一遍拍腿,为后面的节奏创编做铺垫)
(2)师:我相信,大家一定对歌曲的旋律比较熟悉了,请大家跟着钢琴将歌曲前四句的旋律轻声哼唱一遍。(不要唱歌词)出示乐谱,并弹琴(慢速,视情况弹两遍)
(3)那么我们把歌词也请进来吧!(展示歌谱,播放伴奏,或弹琴)看学生情况,解决波音记号和其他难点。
(4)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彝族姑娘们也是心灵手巧的,下面,我们一起跟着彝族姑娘绣歌谱,请把你们的手拿出来,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设计意图:画图形谱,让学生了解旋律的走向,和跳跃,欢快的感觉。)出示图形谱,和学生一起画音乐。
师:同学们绣的真好,那老师有个问题想问你们,彝族姑娘绣歌谱的心情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欢乐的)指明前四句在啊哩哩的地方应该唱的活泼跳跃,后面的啊哩哩更加热烈。)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那我们一起用欢乐,活泼,跳跃的情绪完整的演唱歌曲。(放伴奏并与学生一起歌唱。四段歌词一起完整的展示。)
3.创编并表演
师: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想)下面,让我们用各种形式再现这一场景。
师:咦,彝族姑娘赶圩的背篓里都有什么?哦,我找到了这个--拿出奥尔夫乐器沙锤向大家展示:这是沙锤,我们可以用它为歌曲伴奏。让歌曲更加富有色彩。请同学们想一想,沙锤用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请同学回答并鼓励,引导学生创编(阿哩哩的地方)
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乐器来为歌曲伴奏,如(拍手,拍腿,跺脚等)请设计一个节奏融入音乐中。
(看学生的接受能力,可出示节奏X XX XX 并帮助学生掌握)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下面,我们分成三组:
第一组:有感情的把歌曲唱出来
第二组:用沙锤为歌曲伴奏
第三组:聆听音乐,用身体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那么大家就开始行动吧!(走到他们中间指导活动的实施,同时播放伴奏音乐)
4.综合表演 (如果有钢琴就弹琴,如果没有就放伴奏音乐)
彝族火把节就要开始啦,请同学们做好准备,第一段由第一组歌唱,第二段由第二组用沙锤为歌曲伴奏,第三段由第三组用身体的乐器为歌曲伴奏,第四段一起合作展示。
五、课堂小结(1′)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音乐课同学们通过聆听、创作、表演深深感受到彝族人载歌载舞的热烈气氛,感受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感受音乐的美,享受快乐美好的生活!我的讲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