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吟感诵格桑拉”妈妈格桑拉
———小学六年级唱歌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本课教学是以“培养学生音乐表现与聆听能力,培养学生能自信的演唱”为指导思想,来设计歌曲学习相关知识的教学活动。
(二)理论依据:《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以歌曲《妈妈格桑拉》的演唱为核心内容,将“感受与鉴赏”领域的“音乐情绪与情感”作为演唱的基石,演唱过程中始终以情带声。通过旋律分析,理解音乐作品后自信的演唱,并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表现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歌曲《妈妈格桑拉》是一首具有藏族音乐风格特点的创作歌曲。歌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朴实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母子之情。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对妈妈的爱。歌曲第一部分节奏宽松,承载着质朴而抒情的旋律,叙述着浓浓的母子深情。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从赞颂妈妈的爱转为歌唱性的呼唤音调,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学唱歌曲《妈妈格桑拉》让学生感受到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学生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来诠释对本首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对《妈妈格桑拉》及其藏族相关音乐、文化的欣赏,使学生深切感受藏族音乐风格特点,增强学生对我国藏族音乐作品的了解与认识,使学生更加喜爱藏族音乐作品。
2.作品结构分析
歌曲为民族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两段体结构。
A乐段共17小节,结构方整,分为四个乐句,第四乐句扩充一小节,是作曲家将歌曲情绪的延续。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在中低音区进行,而且旋律走向上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一乐句中的2、4小节都是以la、mi 两音结束,带有藏族音乐旋律特点。歌曲A乐段中运用了大量的变形切分节奏,使歌曲彰显出藏族音乐特有的节奏特点。在歌曲情绪上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在母亲身边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B乐段共16小节,结构方整分为四个乐句。第一、三乐句采用完全重复的旋律创作方法,第二、四乐句采用变化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B乐段开始音与A乐段结束音形成八度大跳的音程关系,歌唱性的呼唤音调把歌曲推向高潮,与A乐段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真挚感情。
3.音乐与相关文化内容
格桑拉简介: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拉”表示对人的尊敬。歌曲题目《妈妈格桑拉》就是祝妈妈幸福吉祥的意思。
藏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藏族人民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藏族同胞特别重视“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宽腰、长袖、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组成。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
在艺术方面,尤以藏戏为代表,艺人们将藏族民间舞与佛经故事结合成为一种哑剧式的跳神仪式。早在12、13世纪前后,即出现了论述藏族民族音乐专著。藏族人的整个劳动生活都离不开音乐,藏族音乐蕴含着这个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执着。藏族音乐的内涵极为丰富,旋律优美动人。藏族的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代表类型:锅庄、弦子、踢踏等。藏族民族乐器种类繁多,以扎木聂、牛角胡等最富有特色。
三. 【学情分析】
1.学生演唱能力:学生演唱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通过教师点拨可以较为准确地演唱歌曲,而有些学生则需要通过反复训练从而达到预期的演唱效果。
2.学生识读曲谱能力:六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几年音乐识读曲谱的经验积累能够听琴轻声演唱曲谱,本课采用聆听和听唱的音乐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3.学生音乐要素分析能力:学生能够对所学唱歌曲的音乐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
和理解。
四.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上以自主学唱歌曲旋律、表现歌曲为主,让学生在演唱中感受歌曲情绪、内涵、并划分乐句,了解乐段组成。
在演唱过程中,通过运用力度变化,添加恰当音乐记号的方式;在每个乐句开始加上身体律动的方式,正确把握并表现歌曲《妈妈格桑拉》的音乐情绪,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歌曲的演唱能力。
五. 【技术准备】
本课运用ouertrue打谱软件、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软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集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声像合一。
六. 【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其对策】
本首歌曲中没有出现复杂的节奏,对已经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视唱歌曲没有太大困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1:学生识读曲谱时会出现音准问题。
对策:我采用自主试唱、“搭桥”视唱、模唱钢琴音高、自主吹奏口风琴辅助音准演唱及教师示范的教学方式解决。
问题2:在学唱歌曲过程中高年级学生会有不好意思、课堂不愿表现的情况出现。
对策:我用自身的身体律动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以鼓励、表扬为主,增强学生对音乐歌曲学习的兴趣与自信。
问题3:学生一节课完成教材中的合唱有困难
对策:换成轮唱的方式表现歌曲。
七. 【教学目标】
(一)“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
感受藏族音乐风格特点,增强学生对我国藏族音乐作品的了解与认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情感的体验,唤起情感的共鸣,加深母子间的深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主分声部视唱旋律,唱准歌曲中容易唱错的节奏和唱不准的音程。
2.运用聆听、对比、分析的方法,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三)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准确划分歌曲结构;感受旋律创作手法所渲染出的母子之间深情的爱;能够用柔和亲昵的歌声,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2. 能完整试唱曲谱;能有感情地进行歌曲轮唱,用歌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
八. 【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演唱的情绪、发声的状态、旋律的分析
教学难点:
曲谱的识读、唱准易错的节奏和音程、演唱的情绪
九.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阶段目标:培养学生养成积极、正确演唱的状态。】
利用老师指点音列试唱进行发声练习,规定每个音唱两拍,打指挥拍,在培养学生养成积极、正确的演唱状态同时,对歌唱呼吸和发声共鸣位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解决了歌曲中一二乐句旋律的演唱,将发声练习与歌曲学唱相结合。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坐姿、口腔打开、不要僵硬、笑肌抬起、气息支持。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做好唱歌前的积极状态,能打开口腔,并对歌唱呼吸和发声共鸣位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运用到歌唱实践中去。】
(二)歌曲导入
【阶段目标:教师歌曲简介,激发学生对音乐歌曲学唱的兴趣。】
1.初听歌曲,学生谈感受。(音乐要素)
2.教师揭示题目,并解释“格桑拉”。
3.再次聆听歌曲,划分乐段。
【设计意图:感受歌曲情绪,提高学生对所学歌曲的感受、鉴赏与分析能力。】
(三)歌曲曲谱视唱
【阶段目标:指导学生准确演唱歌曲曲谱。】
1.第一乐段视唱
(1)观察曲谱发现乐句之间的异同点。(旋律创作手法:变化重复。)
(2)指导学生视唱重复旋律。
(3)师生接龙,对换练习。【教师提示:纯四度音程唱准,估计学生纯四度度音程容易唱不准,运用“搭桥”视唱方法来进行音准强化练习;注意变形切分节奏处演唱准确(划拍);着重加强练习。】
(4)完整视唱第一乐段。
2.第二乐段视唱
(1)观察曲谱发现乐句之间的异同点。(旋律创作手法:完全重复、变化重复。)
(2)指导学生视唱完全重复旋律。(第二乐段起音与第一乐段结束音是八度大跳的音程关系,教师提示音准,气息的支持。)
(3)师生接龙,对换练习。
(4)完整视唱第二乐段。
3.完整视唱歌曲曲谱
【设计意图:通过视唱曲谱,准确把握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读曲谱的能力。】
(五)歌词学唱
【阶段目标:指导学生唱会歌曲。】
1.歌词学唱
(1)找出容易唱错的乐句或歌词(音准、一字多音)。
(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
(3)学生说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4)学生再次跟钢琴伴奏演唱。
2.介绍藏族相关风土人情,引导学生更了解藏族,为更好地感知藏族音乐做铺垫
(六)唱好歌曲
1. 再次演唱,分析藏族音乐歌曲特点,旋律的走向,切分节奏,羽调式提示学生演唱抒情、深情的歌曲时轻咬字头。
2.加入律动,以情带声演唱歌曲第一乐段每个乐句开始的动词。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3.谈情感;对比第一乐段。 (B乐段起音la与A乐段结束音la1形成了八度大跳音程,情绪上扬,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力度变化p<mp>p。)
【教学意图: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音乐歌曲的魅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七)完整演唱歌曲
【阶段目标:指导学生唱好歌曲。】
教师强调本首歌曲与我们以往学唱过的2\4拍歌曲情绪有所不同。
2\4
变换演唱形式演唱(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处改为轮唱)。
【教学意图:能够用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八)课后小结
从大家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妈妈深深的爱以及母子间的深情,谢谢你们用歌声带给我的美好感受。
十. 【教学设计亮点】
本节课,在教学前,从歌曲本身到藏族音乐文化我对教材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我有意识的强调了打指挥拍识读乐谱,遵循了区教研活动中提到的要求。整个的学唱过程都是靠学生划拍视唱曲谱,随琴划拍填入歌词的方法进行自学!大多教学再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音准问题在视唱曲谱时能够得以解决,却忽略了填入歌词后的困难!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则利用听钢琴以及教师辅助演唱匆匆带过,而在演唱音准及旋律走向上,学生模糊的意识仍然存在。就这一点,通过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多观察多积累的经验,我的教学中则很好的进行了解决,先利用提出难点,再慢速划拍后慢速跟唱,之后利用听钢琴、自主吹奏口风琴及教师辅助演唱来解决演唱音准,不论是大跳、旋律急转的进行都能迎刃而解。教书育人不怕慢,教学就是要“以学定教”。另外,在激发演唱情感时,我用亲身律动去引领学生找到“趴”、“倚”等体现母子深情的动词的逻辑重音,不费吹灰之力的真正做到以情带声,“亲吟感诵格桑拉”;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中,我没有设计教材中的二声部合唱,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改成轮唱的演唱形式进行,形成合唱的效果。再完整演唱歌曲环节中,我特意强调了本首歌曲与我们以往学唱过的2\4拍歌曲情绪有所不同,提示学生进行感知,更深入的感受歌曲的特点。
同时,本节课引导学生围绕音乐活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用“和谐”的声音进行演唱,“自由”的选择演唱方式,在“平等”的歌唱教学条件下进行美好的歌唱和学习。不仅感受了母子间的深情,在演唱及感受藏族歌曲的同时,还提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情感。
大多数歌曲情绪:欢快、活泼。
本首歌曲情绪:优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