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红楼春趣》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红楼春趣》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2 20:5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红楼春趣
教案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于《红楼梦》比较陌生,课文又节选自原文,文中有些语言晦涩难懂,因此在教学中致力于指导学生读通课文,通过课文中的相关描写了解课文描写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2.认识“屉、嫣”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自主阅读,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交流印象深刻的人物,探讨人物的不同命运。体验阅读名著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导读提示:
教师出示课文“导读提示”的内容,让学生从提示中明确关于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阅读要求。
2.题目解析:
教师: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古典长篇小说(章回小说),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课题由编者所加。
教师:课题中的“春趣”指的是什么?
3.知识链接:让学生了解《红楼梦》的原名、作者及主题。
4.走近作者:了解曹雪芹及其创作《红楼梦》的背景。
5.原著人物:
教师出示选自原著的两段话,让学生读一读,想想描写的是《红楼梦》里的哪两个人物。
学生:第一段话描写的是林黛玉,第二段话描写的是贾宝玉。
(二)新课初知
1.预习检查: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讲什么内容?
(3)说说你对《红楼梦》的认识。
(4)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交流。
2.自主识字:
出示本课生字读音,让学生读一读,在文中把生字圈画出来!
3.认识多音字:
出示多音字“喇”及词句,让学生读一读,区分不同的读音,加深学生的记忆效果。
4.探讨结构:
教师:试着在文中找到对应内容的段落。
(三)阅读课文
1.欣赏朗读:
通过示范朗读、欣赏朗读、情景朗读的方式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2.探讨句式:
出示课文第1段中的一句: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教师:这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这句是过渡句,总结了第1段讲的是捡到不明主人的风筝,黛玉说大家也一起放风筝来放放晦气,引出了下文众人在大观园放风筝的内容。
3.交流讨论:
出示课文中提到的风筝图文
教师:这些风筝,都是谁放的?在文中批注。
4.朗读感知:
出示课文语句,让学生读一读。
教师: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5.人物形象:
教师:分析上面语句关于宝玉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感知宝玉的形象。
学生:宝玉是个率真……
6.交流示例:
教师:你对文中的哪一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并出示示例给学生参考。
7.思考探讨:
《红楼梦》中,风筝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物体,它还是人物命运的暗示。那么本文中各人所放的风筝暗示着他们今后怎样的命运呢?
点拨:最后贾宝玉拿到的是美人风筝,但是却怎么也放不起来。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宝黛的爱情。林黛玉也是美人,但是贾宝玉却放不起来美人风筝,这里就暗示着宝玉第一次与黛玉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毕竟是飞不起来的。
(四)课外拓展
1.感知人物(一):
出示语段,提示学生划出文段中的语言、外貌、动作描写,让学生分析感知《红楼梦》中的人物——王熙凤。
2.感知人物(二):出示语段
引导学生分析语言描写,明确是刘姥姥。
3.感知人物(三):出示语段
引导学生分析外貌描写,明确是薛宝钗。
4.名句积累:
教师出示选自《红楼梦》中的经典名句,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五)课堂小结
1.我会概括:
本文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欢乐情景,表现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我的收获:
(1)本课积累的词语和多音字:_______。
(2)我能读懂本课的内容。
(3)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4)读完课文后,我的感受__________。
(六)随堂小测
1.比一比,再组词。
恰( ) 讳( ) 悔( )
给( ) 伟( ) 晦( )
敞( ) 屈( ) 雪( )
躺( ) 屉( ) 雯( )
(七)板书设计
(八)布置作业
1.积累:摘抄本课生字词语。
2.阅读:《红楼梦》的其他章节,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