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0-2021学年下学期湖北省各地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0-2021学年下学期湖北省各地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2 11: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1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练习题
1.(2021·湖北孝感·八年级期中)2017年10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科学发展观
④生物进化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2021·湖北鄂州·八年级期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021·湖北十堰·八年级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和 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B.幸福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幸福生活需要、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
D.美好生活需要、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
4.(2021·湖北鄂州·八年级期中)“微博热搜”反映了特定时期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热门话题。2012—2019年登上热搜的关键词句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关键词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新发展理念 D.“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5.(2021·湖北十堰·八年级期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不包括( )
A.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B.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C.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D.实现中国梦必须保障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6.(2021·湖北宜昌·八年级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管子 法法》中提出:“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材料中内蕴的理念、精神正好彰显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从严治党
7.(2021·湖北·熊家岩初中八年级期中)在我国古代时期,就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这一历史重担,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是(  )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大
8.(2021·湖北十堰·八年级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表述不包括
A.国家富强 B.社会和谐 C.人民幸福 D.民族振兴
9.(2021·湖北孝感·八年级期中)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逐渐变为现实。当今,中国梦的基本含义包括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国家霸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2021·湖北黄冈·八年级期中)中共十八大以来,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经济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开始与我国实际相结合 B.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在全党的确立
C.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大国关系友好 D.党中央对经济的科学判断和调控
11.(2021·湖北·黄石十四中八年级期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示意图中①②处依次是
A.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B.邓小平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毛泽东思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
12.(2021·湖北·潜江市积玉口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一代接着一代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
①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建立了新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1·湖北孝感·八年级期中)如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开放
14.(2021·湖北宜昌·八年级期中)有关中国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B.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为了实现中国梦,设计了“三步走”战略布置
D.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15.(2021·湖北十堰·八年级期中)春暖花开,丹江口市“一江两岸”的优美风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踏青赏花。这是丹江口市委市政府贯彻____新发展理念的结果。
A.创新 B.协调 C.绿色 D.开放
16.(2021·湖北十堰·八年级期中)【探究与实践】
十堰市某中学八年级组同学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完成相关探究。
【工业化起步】
(1)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这一运动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深刻的变革】
(2)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什么事件?
【艰辛的探索】
(3)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错误,请列举一例。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挫折是什么?
【特色的道路】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中共十六大和中共十八大分别把什么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深刻的启示】
(5)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17.(2021·湖北十堰·八年级期中)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一是必须坚持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始终保持经济特区建设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十是必须坚持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国发展作出贡献。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你根据所学内容,结合习总书记的讲话,探究有关问题。
(1)请你判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哪里一年的讲话?
(2)当时和深圳一起设立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几个城市?
(3)中国改革开放的格局是什么?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请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由哪些重要部分组成的?
(5)改革开放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18.(2021·湖北·熊家岩初中八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距今已过去150年;当代中国的解决,要在50年之后的21世纪中叶。两者相加,一共是200年的时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
(1)材料一中“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请你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两个方面即可)
(3)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提出新发展理念是什么?
19.(2021·湖北·潜江市积玉口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回题
材料一: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材料中“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一次会议 为促进生产力水平迅速发展中共作出了什么决策 为什么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材料二: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表
时间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
1978年 28318万人 6945万人 4890万人
2013年 24171万人 23170万人 29635万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1世纪初期,促进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
(3)材料三中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原因?
(4)实现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20.(2021·湖北·云梦县实验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面临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材料二: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多次重大调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材料三:.
材料四: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距今已过去150年;当代中国问题的解决,要在50年之后的21世纪中叶。两者相加,一共是200年的时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1)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谈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村经济经历了四次变革或调整分别是哪四次?
(3)根据材料三所展示的图片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空间是如何逐步扩展的。
(4)材料四中的“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共作了怎样的战略布局?
21.(2021·湖北黄冈·八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十六大以来……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章程》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分别是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2)据材料归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据材料概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共同特点。
22.(2021·湖北鄂州·八年级期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崭新的姿态”?
材料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2)材料二中“改革开放”政策始于哪次会议的决策?邓小平带领人民开创的道路是什么?开创这条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哪些努力?
23.(2021·湖北宜昌·八年级期中)全国“两会”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视察武昌、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他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针对当时影响改革开放的主要思想障碍是担心“走了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明确提出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即“三个是否有利于”……
材料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次会议分别通过了哪两个重要文件?通过这两次会议分别建立或形成了哪两种政治制度?这两次会议在职能方面有什么内在联系?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哪次会议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所起的作用。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故①②③正确。生物进化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属于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近代自然科学理论,④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共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故D符合题意;A项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中共十三大上;B项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十五大上;C项“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十六大上;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3.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选项A符合题意;BCD均是错误的表述,可排除。故选A。
4.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这些关键词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选项A符合题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B排除;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C排除;“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D排除。故选A。
5.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故A不符合题意。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就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故B不符合题意。要实现中国梦,达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需要凝聚中国力量,共同奋斗,故C不符合题。实现中国梦必须保障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不仅仅是高速增长,故D符合题意;ABC项是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
6.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意思是,宪令法律制度都必须符合法制的道理,号令必须显明,赏罚必须信守承诺,这是端正人民的法则。因此,国家必须法令明确,赏罚严明。这与我们今天强调的“全面依法治国”是一致的。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7.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8.B
【解析】
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表述没有体现社会和谐,B符合题意,故选B;“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体现了“中国梦”是要实现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9.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逐渐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中国梦的基本含义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④国家霸权不属于中国梦的基本含义,所以含有④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
10.D
【解析】
根据材料分析,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经济仍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这就离不开党中央对经济的科学判断和调控,因此D项正确;A项主要是理论成就与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关注;D项邓小平理论是1997年确立指导地位的,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中国2001年加入世家贸易组织,与材料时间不符,因此排除ABC三项,选择D。
11.B
【解析】
考查点:中共的指导思想。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符合题意,D排除;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C排除。故选择B。
12.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一代接着一代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故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党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B
【解析】
新发展理念指的是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依据图片信息“国产大型客机C919”“中国‘天眼’”“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可知,题干的重大科技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理念,故B符合题意,ACD与图片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
14.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三步走”战略布置是邓小平提出的,C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故ABD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梦的理解,注意本题是否定型的试题,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
15.C
【解析】
根据题干“丹江口市‘一江两岸’的优美风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踏青赏花”可知, 近年来,丹江口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生态建设核心地位,外修生态... 打造出一江两岸等景观带。故这是丹江口市委市政府贯彻绿色新发展观念的结果,C正确;创新、协调、开放与题干“一江两岸”的景观不符,排除ABD。故选C。
16.(1)重工业;
(2)三大改造的完成(或: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5)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改革不要急躁冒进,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重视民主法治建设;重视现代化建设……(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至1957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挫折是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我的认识有: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不要急躁冒进,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重视民主法治建设;重视现代化建设等。
17.(1)2020年
(2)珠海、汕头、厦门
(3)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
【解析】
(1)根据材料“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因此判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1980+40=2020)2020年的讲话。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因此当时和深圳一起设立为经济特区的还有珠海、汕头、厦门。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93年,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政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成的。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启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等。
18.(1)“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
(3)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是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既是问题导向,更是目标导向,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19.(1)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原因:这次会议后,拨乱反正由此开始;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民主和法治建设开始得到加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此为起点而开辟;此后,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任意回答两点即可)
(2)改革开放的实施(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基本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原因:符合中国国情(或符合中国人民利益或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规律)
(4)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认真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任意回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们急切地期待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被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沙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公足新中国成立以米党的历史上具有保远您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民主和法治建设开始得到加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此为起点而开辟,此后,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初期,促进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改革开放的实施(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就是要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开辟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要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认真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20.(1)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四次变革:①1950年,土地改革;②1953年,农业合作化;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④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两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解析】
(1)根据“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面临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在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根据所学可得出,四次变革分别是①1950年,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2 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②1953年,农业合作化,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合作化。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实际上是追求平均主义,它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失误;④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的农村的生产力,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3)格局:根据所学可知,对外开放的形成过程主要是,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984年14个沿海城市→1985 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 年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 年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根据所学可得出,2013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他阐述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指出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所学可得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1.(1)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
(2)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都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据材料的“十六大以来……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可以归纳出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据材料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归纳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据材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概括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共同特点是:都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2.(1)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
(3)全面深化改革。
(4)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等。
【解析】
(1)第一问,根据题干“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是指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第二问,根据材料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加快了建设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带领人民开创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开创这条道路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
(3)根据材料三“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可知,根据材料三“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但是一定要注意从中学生的角度去作答,答案不能过于空泛,不符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从理想信念、学习成才、责任担当、创新实践等角度来谈。如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等。
2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中共十三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或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图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步入会场”,可知反映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结合课本所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由图二“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可知反映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据所学,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二小问:据所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小问:据所学,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第一小问: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87年,邓小平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二小问:据所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