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 赶圩归来啊哩哩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 赶圩归来啊哩哩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4-12 19:1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并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2、创编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歌曲的学唱和创编律动。
【教学准备】钢琴、纸、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火把节视频。同学们,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什么节日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后,教师图文并茂的为学生介绍彝族。
师:彝族人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云南等省区,彝族人们能歌善舞,特别喜爱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我们今天就学习一首新的彝族歌曲。
2、初听《赶圩归来啊哩哩》。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体验歌曲,把握歌曲整体风格。
二、新授
第一部分:初听体验
1、出示课题。
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它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几几拍?4/4拍。
2、复听歌曲。
师:歌曲中出现最多的歌词是什么?(啊哩哩)
师:其实在彝族语言中“赶圩”就是“赶集”的意思,是农村的交易习俗。而“啊哩哩”在彝族方言中代表“OK”的意思,表达的是彝族人民赶圩回来的欢快心情。
【设计意图】了解歌曲背景。
第二部分:学唱歌曲
1、创编节奏旋律线,跟随音乐用手来为歌词画出旋律线。
师:让我们用手指律动画出歌曲的旋律线。
2、(模仿后仨字)随教师钢琴,慢速,教师唱全谱,生学唱“啊哩哩”处曲谱。第二遍加词演唱“啊哩哩”。
【设计意图】因本课难点均在“啊哩哩”的曲谱处,所以让学生通过聆听、模仿,掌握歌曲中最难点,并予以纠正。
3、继续随(稍慢速)音乐每到“啊哩哩”处律动(手腿脚)。
【设计意图】让学生浸入在音乐情境中,认真聆听学习“啊哩哩”。
4、教唱歌词。
师:老师发现刚才唱词的时候,波音记号还没有体现出来。(师生一起解决)
5、感情处理。
6、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纸,探索一张纸可以发出怎样的声音。并根据歌曲进行创编。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索,利用身边的事物来表达音乐。
第三部分:能力拓展——歌曲演绎
1、游戏:歌曲接龙。
(1)将学生分成7组,将7个不同的“啊哩哩”为签让学生进行抽签,教师弹琴唱“非啊哩哩”部分,学生抽签后进行接龙游戏。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攻破难点。
(2)全曲进行接唱。
2、随音乐律动。
师:同学们,我们也一起来感受一下彝族人民跳舞的情景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像彝族人民跳舞时一样,围成一个圆,根据乐句的划分,来律动。
3、随琴声律动。
师:那接下来,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的琴声舞动起来。我们来找一个同学来领着我们跳舞(演奏柔美版,由慢到快,有空拍处暂停。)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不同风格的音乐,随音乐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