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同源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同源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2 10:35:24

文档简介

同源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1C 2C 3A 4D 5C; 6D 7C 8B 9A 10C;
11B 12A 13C 14D 15A; 16A 17A 18C 19B 20A;
21B 22D 23A 24D 25D.
二。综合体
26:(24分)
(1)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2分) 可再生;无污染(清洁);运营成本低;能产生综合效益。(答三点6分)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利于环境保护;减轻运输压力。(三点6分)
(3)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业化发展。(10分)
27.(26分)
(1)原料(棉花)丰富;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丰富(价格低);政策支持。(8分)
(2)科技发达;人才聚集;市场广阔;交通、通讯发达。(三点6分)
(3)对新疆: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对浙江: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加速经济发展;减轻环境压力。(12分)同源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 60分钟2.试卷总分 100分
第I卷 单项选择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读图完成1-2题。
1.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要
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
B.保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
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D.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
2.图中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
A.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 B.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C.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区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宁夏平原 C.黄河三角洲D.三江平原
4.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区最有可能
A.自然灾害多发 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
C.农业投入不足 D.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夜晚,我漫步在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集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水晶宫。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汽车如风如龙,飞驰而过,车上的尾灯似无数条红色丝带不断地向远方延伸。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上述材料所描述的区域处于区域发展的________阶段
A.传统农业 B.工业化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 D.高水平的开发
6.该区域
A.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B.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
C.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
D.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某城市素有“世界工厂”之称,曾有五六万家制造加工企业云集。从2014年开始,多家加工企业关门或迁出。据此完成7-8题。
7.该市多家企业关门或迁出的原因最可能是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8.多家制造加工企业的迁出利于促使该市
A.就业机会增多 B.实现产业升级
C.环境质量降低 D.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我国西北地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原因是
①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②高原、山地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③地处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 ④植被破坏严重,蒸发作用强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
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A.市场、产业基础 B.原料、劳动力
C.交通位置、技术 D.政策支持、资金
12.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
A.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
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C.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
D.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13.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北部,距北京市区约70千米,是北京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首个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野鸭湖湿地公园
A.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B.能显著缓解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
C.具有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效益 D.游客多来自外省市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15.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造成田纳西河流域土地肥力消耗大、土地退化的主导因素是(  )
A.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 B.为扩大耕地和炼铜而毁林、烧炭
C.大规模开采当地矿产 D.炼铜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17.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统一管理,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将下列哪个因素作为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核心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河流的洪涝治理
C.流域内农业的多种经营 D.流域内的矿产开发
“双转移”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8-19题。
18.目前,珠三角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是因为珠三角地区
①劳动力成本上升 ②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 
③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 ④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9.珠三角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在向外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有
①转入地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健全 ②转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较弱 ③加剧转入地的环境污染 ④转出地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①附近的农业带是
A.乳畜带 B.玉米带 C.春小麦带 D.混合农业带
21.图中数字代表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
A.宁夏 B.青海 C.陕西 D.新疆
23.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开采矿产 ②生态移民 ③合理载畜 ④抽取地下水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不同的地物反射电磁波存在差异,读针叶林与阔叶林在不同波段上反射的电磁波能量差异图,完成24-25题。
24.针叶林与阔叶林对电磁波的能量反射率都相对较高的是
A.蓝光波段 B.绿光波段 C.红光波段 D.近红外波段
25.据图分析,林业部门常选用哪种遥感影像来区分针叶林和阔叶林
A.蓝光波段的遥感影像 B.绿光波段的遥感影像
C.红光波段的遥感影像 D.近红外波段的遥感影像
第II卷 综合题(共50分)
26.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据相关报道,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条通道。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部通道现在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今后将增加到300万千瓦。我国东部缺电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材料二 西电东送示意图。
材料三 龙滩水电站示意图。
(1)材料三中的龙滩水电站所在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__,水电作为常规能源具有哪些优点 (8分)
(2)北路送电是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将煤炭输出改为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传统输送方式相比,对京津唐地区有哪些有利之处 (6)
(3)简述能源跨区域调配对输出地产生的有利影响 (10)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棉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  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8分)
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保留在原地的原因。(6分)
(3)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1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