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张PPT。《洋务运动》教学设计方案成都市2012年“蜀都杯”初中历史说课比赛彭州一中碧城实验学校 李 正说课内容 说理念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方法
说流程
说板书
说感悟一、设计理念 总体思路:目标导读建体系
操作策略:演示观察重直观
表格归纳重联系
情境创设重体验
分组学习求竞争
讨论交流求合作
辩论明理求整合二、说教材1、地位作用
2、编写特点
3、教学目标
4、重点难点
三、说学情优势:好奇心比较强,易接受新知识
对目标有期待,对参与感兴趣
劣势:自学意识薄弱,自学能力不足
措施:目标导读为线,学生活动为主
四、说方法 教法选择:
1、目标导读法
2、直观演示法
3、情境教学法
学法指导:
1、按照目标自主预习法
2、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法
3、历史联系表格归纳法
五、说流程 1、直观演示,导入体系。
2、展示目标,初识体系。
3、小组合作,初建体系。
4、学生小结,构建体系。
5、课堂练习,巩固体系。
6、课堂延伸,完善体系。
六、说板书第5课 洋务运动
一、洋务派的产生
背景:内忧外患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主张:学习西方科技
代表人物:
奕?(中央)
曾李左张(地方)
起止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二、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
1、填表归纳军用和民用工业
2、其他举措:教育文化——新式学堂、赴美留学
军事举措——筹建三支海军
3、评价洋务运动(一分为二,客观评价)
进步性:引进…创办…培养…刺激…抵制…
局限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不能阻止帝国主义的侵略
板书设计,强化体系 七、设计感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从学生现状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实现教学目标),到学生小结结束(及时教学反馈)。
过手是课堂的主旋律
直观演示,导入体系→展示目标,初识体系→小组合作,初建体系 →学生小结,构建体系 →课堂练习,巩固体系 →课堂延伸,完善体系 →板书设计,强化体系。这都是为实现过手(构建学生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而做出的努力。不能实现过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课堂不是高效的课堂。要实现过手,必然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体验为主干。
谢谢大家
欢迎批评指正课件1张PPT。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归纳“军用与民用工业”的表格,培养提取要点的能力;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对比,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通过讨论能一分为二地辩证评价洋务运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导读目标,展示历史发展脉络,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阅读课文,掌握归纳要点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验组内合作的乐趣与组间竞争的激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洋务运动的地位,初步培养学生走向开放、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意识。通过了解评价洋务运动的不同观点,并比较自己的观点(讨论后形成),初步体会学术争鸣。通过了解洋务派学习西方的事例,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注变化、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课件1张PPT。课件1张PPT。 从体系上看,洋务运动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中的第一课。
从内容上讲,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转折。但是它的重要性不是挽救了腐朽的清王朝,而是向中国开启了一扇了解西方的大门,促进了中国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地 位 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