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复习ppt——第2课时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中考复习ppt——第2课时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16 10:4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
与运用? 类型一 词义理解型例1  “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请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完成下面这张“新词卡片”。“精彩”“带劲”“很棒”等均可“有作用”“有成效”“得力”等均可“加油”“努力”等均可。[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新兴词语的关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由于词语大多都是多义的,所以在判断词义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推断其意思,如①中结合“西班牙队”,②中结合“举措”,③中结合“队员”来推断。指有人事关系,尤其指与权贵之间有联系。没有责任,不必承担责任,不必在意。[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这里的“有关系”“没关系”不是词语的本义,而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引申义,需要结合材料内容进行推断和思考。第2课时 │ 中考示例? 类型一 词义理解型2012年重庆市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鸟儿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B.舞!舞!舞!狂野的铜梁龙,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让人叹为观止。(赞美舞动的铜梁龙美到了极点)
C.家的味道就像妈妈亲手包的大汤圆,热气腾腾,用竹筷轻轻一挑,那浓稠的黑芝麻糖汁就迫不及待地涌出面皮,舔上一口,暖透心田。(形容黑芝麻糖汁急速地往外涌)
D.李灵同学自出心裁设计制作的“救护衣”,在救助伤员时发挥了较大作用,受到医护人员的赞赏,展现了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己用心裁剪)? 类型二 语境运用型例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人生要学会选择。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________、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________、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________、淡定超然?
A.冷静运筹 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
B.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谦虚谨慎
C.谦虚谨慎 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D.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 冷静运筹B[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和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需要学生对词语的意思有较好的掌握,并能根据具体语境作出正确判断。根据语境判断,每一句话中所填写的词语应与前面的构成反义词,与后面的是同义词。例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________;文学如茶,越品越知________;文学如酒,越品越感________。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A.醇厚  幽香  清冽
B.清冽  醇厚  幽香
C.醇厚  清冽  幽香
D.清冽  幽香  醇厚D[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需要结合句子中“泉”“茶”“酒”各自的特点进行辨析判断。例5 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连贯的话。
呼朋引伴 草长莺飞 回味无穷 抑扬顿挫[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词语运用到具体语境中的能力,它对学生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在作答时,需要设置一定的语境,并且发挥联想和想像,恰当地选择词语,做到准确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一:春天来了,草长莺飞,鸟儿呼朋引伴,唱出宛转的歌。
示例二:语文老师在朗读课文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令我们回味无穷。第2课时 │ 中考示例? 类型二 语境运用型2012年天津市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 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 开来,细细地品,那寖泡在盏中的不是茶,而是滚滚红尘中偶尔 的一颗散淡的心。
A.缭绕 荡漾歇息 B.环绕 荡漾栖息
C.环绕 飘扬歇息 D.缭绕 飘扬栖息
2.A ? 类型三 近义辨析型例6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们以隆重________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契机,热情________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功伟绩。
②接连出现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________我们,必须积极推进道德文化和法律法规的建设,以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并从根本上________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滋生的土壤。CA.祝贺 歌颂 警告 剔除
B.庆祝 赞颂 警告 铲除
C.庆祝 讴歌 警示 铲除
D.祝贺 讴歌 警示 剔除 A.祝贺 歌颂 警告 剔除
B.庆祝 赞颂 警告 铲除
C.庆祝 讴歌 警示 铲除
D.祝贺 讴歌 警示 剔除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和辨析能力。需要从词语的语体色彩、感彩、前后搭配、使用范围的大小、具体意思的细微差别等角度,结合具体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在语境中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凝望”“眺望”“仰望”这三个词语都表示“看”的意思,但是观察的角度不同,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CBA第2课时 │ 中考示例? 类型三 近义辨析型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
2.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 ⑴ ,掷地有声;为人有 ⑵ ,豁达淡泊;生命有 ⑶ ,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A.质量 B.分量 C.雅量
⑴ ▲ ⑵ ▲ ⑶ ▲ ? 类型四 成语辨析型D[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辨析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样也需要结合语境从其具体意思、语体色彩、感彩、前后搭配等细微差别去考虑。[解析] A项中“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此处宜用“目不暇接”;B项中“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不能修饰“摧毁”;C项中“歇斯底里”形容因情绪过分激动而举止失常,不能修饰“聚会”。例9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D.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C[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运用能力。需要从成语自身意思、感彩、语体色彩和具体的语句入手,尤其是注意古今区别,不可望文生义,想当然地作出判断。[解析] 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等着敌人发动攻击。用在这里不合适。第2课时 │ 中考示例? 类型四 成语辨析型2012年广东省湛江市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毕业了,初三(4)班的同学欢聚一堂,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B.爷爷常常给我们讲抗法英雄的故事,我们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C.假酒销售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市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了。
D.看着3岁半的小侄女模仿《甄嬛传》中人物的表演,全家人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2.B 中考关于词语(成语)的考点主要有:
1.理解常用词语或成语的含义。
2.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或成语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辨析与运用。
3.辨析常见的近义词、反义词和多义词的不同意义与用法。
4.常用的关联词语的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是中考考查的基本题型。主要考点有:词义的解释,同义词或近义词的辨析,具体语境中词语不同含义的理解,关联词的使用,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等。要想做好此类题型,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仔细辨析词语的细微区别,可从使用的范围、场合、程度以及固定搭配等方面考虑。
2.对于成语,一要了解其意思,二要从其感彩、语体色彩、使用范围、前后搭配、比喻义、具体语境等方面思考使用的正确与否。3.对于关联词,要注重其固定搭配,如掌握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