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 文 两 篇
核心回顾
1.注字音
陋室( ) 苔痕( ) 鸿儒( ) 甚蕃( ) 净植( ) 牡丹( )
2.明词义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①谈笑有鸿儒 古义:__ __ 今义:鸿雁;书信
②惟吾德馨 古义:__ __ 今义:散布得远的香气
③可以调素琴 古义:__ __ 今义:使配合得均匀合适
(3)词类活用
①有仙则名 名词作动词,__ __ ②香远益清 形容词作动词,__ __
③无丝竹之乱耳 使动用法,__ ④草色入帘青 形容词作动词__ __
4.背名句
(1)苔痕上阶绿,__ __。 (2)__ __,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__ __。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 __。
(5)__ __,__ __,香远益清。
(6)亭亭净植,__ __。
4.记常识
(1)《陋室铭》选自__ __,作者是__ __。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 __或者__ 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爱莲说》选自__ __,作者是__ __,字茂叔,__ __(朝代)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基础达标
1.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下列句中的“之”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花之君子者也 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何陋之有 D.菊之爱
3.下列文学文体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北宋的哲学家。
B.“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D.在我国,不同的植物往往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菊花”象征高洁,“莲花”象征隐逸,“牡丹”象征富贵。
能力提升
4.比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惟吾德馨(惟:只) B.可以调素琴(调:调弄)
C.可爱者甚蕃(蕃:多) D.陶后鲜有闻(鲜:鲜艳)
(2) 文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答:__ __
(3)说说 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的妙处。
答:__ __
(4)白居易《买花》诗中“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可见唐人对牡丹的追慕之深。而 文作者独爱莲,文中的“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有何言外之意
答:__ __
PAGE17 短 文 两 篇
核心回顾
1.注字音
陋室( lòu ) 苔痕( hén ) 鸿儒( rú ) 甚蕃( fán ) 净植( jìnɡ ) 牡丹( mǔ )
2.明词义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①谈笑有鸿儒 古义:__大__ 今义:鸿雁;书信
②惟吾德馨 古义:__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__ 今义:散布得远的香气
③可以调素琴 古义:__调弄__ 今义:使配合得均匀合适
(3)词类活用
①有仙则名 名词作动词,__出名,有名__ ②香远益清 形容词作动词,__显得清芬__
③无丝竹之乱耳 使动用法,__使……乱 ④草色入帘青 形容词作动词__使……变青__
4.背名句
(1)苔痕上阶绿,__草色入帘青__。 (2)__谈笑有鸿儒__,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__无案牍之劳形__。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濯清涟而不妖__。
(5)__中通外直__,__不蔓不枝__,香远益清。
(6)亭亭净植,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
4.记常识
(1)《陋室铭》选自__《刘禹锡集》__,作者是__刘禹锡__。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警诫自己__或者__称述功德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爱莲说》选自__《周敦颐集》__,作者是__周敦颐__,字茂叔,__北宋__(朝代)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基础达标
1.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B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下列句中的“之”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B )
A.花之君子者也 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何陋之有 D.菊之爱
3.下列文学文体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D )
A.《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北宋的哲学家。
B.“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D.在我国,不同的植物往往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菊花”象征高洁,“莲花”象征隐逸,“牡丹”象征富贵。
能力提升
4.比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D )
A.惟吾德馨(惟:只) B.可以调素琴(调:调弄)
C.可爱者甚蕃(蕃:多) D.陶后鲜有闻(鲜:鲜艳)
(2)【甲】文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答:__从自然环境优美、往来人物不俗、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三方面来写陋室不陋。__
(3)说说【乙】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的妙处。
答:__这两个字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赋予苔痕、草色以人的灵性,让人感觉陋室环境的春意正浓,生机盎然。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衬托出主人情趣高雅且安贫乐道的形象。__
(4)白居易《买花》诗中“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可见唐人对牡丹的追慕之深。而【甲】文作者独爱莲,文中的“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有何言外之意
答:__作者运用疑问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葆洁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__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