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活板 》基础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活板 》基础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2 19:59:46

文档简介

25 活  板
核心回顾
1.注字音
毕昇(   )  薄如钱唇(   )  和纸灰(   )  
炀之(   ) 以纸帖之(   ) 木格贮之(   )
奇字(   ) 燔土(   ) 殊不沾污(   )
更(   )互 用讫(   ) 宝藏(   )
2.明词义
(1)持就火炀之   (   )   
(2)则字平如砥   (   )
(3)更互用之 (   )
(4)木格贮之 (   )
(5)用讫再火令药镕 (   )
4.译名句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译文:__ __
(2)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译文:__ __
(3)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译文:__ __
(4)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译文:__ __
(5)每一字皆有数印。
译文:__ __
(6)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译文:__ __
4.记常识
(1)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号梦溪丈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有《__ __》。
(2)庆历,指宋仁宗年号。文中的“布衣”指__ __。
基础达标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纸帖之 (贴上标签,动词)      B.每韵为一帖 (标签,名词)
C.旋刻之 (旋转,动词) D.用讫再火令药镕(用火烤,动词)
2.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B.则以纸帖之  C.若止印三二本  D.木理有疏密
3.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满铁范为一板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不以木为之者  则以纸帖之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4.下列句中加点的“其”字所指代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法:用胶泥刻字(指代毕昇)   
B.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铁板)
C.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指铁框)
D.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指先设的铁板)
5.请用课文词句填空。
(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__ __。
(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__ __。
(3)活字印刷的特征是:__ __。
(4)活板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__ __。
6.下列叙述不符合课文原意的一项是 (   )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板四大工序。
B.本文介绍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C.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D.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
7.央视播出的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发热议。学校准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请你参与。
(1) 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两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出两条信息。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二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果盘,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答:__ __
(2) 连续收看完央视节目《大国工匠》后,李文同学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李文,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 请写出你要说的话。
答:__ __
能力提升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活  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薄如钱唇(   )     ②不以木为之者(   )
③以纸帖之(   )   ④有奇字素无备者(   )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译文:__ __
②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译文:__ __
(3)说说“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的原因是什么。
答:__ __
(4)用“燔土”做字印的优点有哪些
答:__ __
PAGE25 活  板
核心回顾
1.注字音
毕昇( shēnɡ )  薄如钱唇( báo )  和纸灰( huò )  
炀之( yánɡ ) 以纸帖之( tiè ) 木格贮之( zhù )
奇字( qí ) 燔土( fán ) 殊不沾污( shū )
更( ɡēnɡ )互 用讫( qì ) 宝藏( cánɡ )
2.明词义
(1)持就火炀之   ( 烘烤 )   
(2)则字平如砥   ( 磨刀石 )
(3)更互用之 ( 交替,轮流 )
(4)木格贮之 ( 贮存 )
(5)用讫再火令药镕 ( 完毕 )
4.译名句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译文:__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这么做。__
(2)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译文:__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__
(3)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译文:__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模子放在铁板上面。__
(4)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译文:__这一块字模在印刷,那一块已经另外在排字了。__
(5)每一字皆有数印。
译文:__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__
(6)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译文:__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藏着。__
4.记常识
(1)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号梦溪丈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有《__梦溪笔谈__》。
(2)庆历,指宋仁宗年号。文中的“布衣”指__平民__。
基础达标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以纸帖之 (贴上标签,动词)      B.每韵为一帖 (标签,名词)
C.旋刻之 (旋转,动词) D.用讫再火令药镕(用火烤,动词)
2.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C )
A.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B.则以纸帖之  C.若止印三二本  D.木理有疏密
3.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D )
满铁范为一板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不以木为之者  则以纸帖之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4.下列句中加点的“其”字所指代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D )
A.其法:用胶泥刻字(指代毕昇)   
B.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铁板)
C.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指铁框)
D.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指先设的铁板)
5.请用课文词句填空。
(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__薄如钱唇__。
(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__字平如砥__。
(3)活字印刷的特征是:__极为神速__。
(4)活板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__活__。
6.下列叙述不符合课文原意的一项是 ( D )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板四大工序。
B.本文介绍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C.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D.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
7.央视播出的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发热议。学校准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请你参与。
(1)【提信息】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两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出两条信息。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二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果盘,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答:__①“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或:国家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②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工匠神话。__
(2)【言心声】连续收看完央视节目《大国工匠》后,李文同学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李文,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 请写出你要说的话。
答:__示例:叔叔、阿姨:我觉得李文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学习技艺也有前途,如果你们能让他去学技艺,也许他将来就是一名出色的技师呢。__
能力提升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活  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薄如钱唇( 边缘 )     ②不以木为之者( ……的原因 )
③以纸帖之( 贴上标签 )   ④有奇字素无备者( 向来,一直 )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译文:__排满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拿它靠近火烘烤。__
②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译文:__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__
(3)说说“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的原因是什么。
答:__如果只印刷两三本,那么,刻字排版的时间跟雕版印刷的功效是类似的,不能体现活字印刷的优越性。__
(4)用“燔土”做字印的优点有哪些
答:__质地均匀,表面平滑;不易粘连,容易拆卸。__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