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回顾
1.注字音
修润( ) 草率( ) 不耻下问( )
恳切( ) 拖沓( ) 鞠躬尽瘁( )
2.明词义
(1)不耻下问:__ __。
(2)鞠躬尽瘁:__ __。
(3)__ __: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4)__ __:商量斟酌。
(5)付之一笑:__ __。 (6)__ __: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3.填词语
(1)他们因鸡毛蒜皮的事在闹__ __(别扭 执拗)。
(2)出门在外要尽量少带东西,以免成为__ __(累赘 麻烦)。
(3)身为班长,他处处能__ __(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所以得到同学们的喜爱。
(4)好久没有弹钢琴了,他觉得有点__ __(生疏 陌生)。
4.记常识
叶圣陶,原名__ __,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 __、童话集__ __等。
基础达标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字形或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是带着一些感概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B.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lěi zhuì)又别扭。
C.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xì)之了。
D.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杳无理为简洁合理。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3.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
B.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D.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比喻)
B.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排比)
C.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反复)
D.秋天的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拟人)
5.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__ __,__ __,__ _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6.本文在写作上有三个特色,请填空。
全文详略得当地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鲜明地表现出叶圣陶先生的人物形象;文章善于运用__ __的方法,从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小事,突出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律己修身的人物特点,升华主旨;文中多处引用__ __或诗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色彩。
7.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为此,学校举办了以“回首百年党史·赓续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回首百年征程 传承信仰力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信仰之光熠熠生辉。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人胸怀坚定信仰,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只为让中国拥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只为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无论何时何境,他们都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把青春乃至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赓续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奋斗托举梦想,让青春与信仰同向。这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1)上文是小明同学为本次活动写的开场白。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加点的词“光明”“幸福”词性相同。
B.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一致。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朗读时应铿锵有力。
D.上文最后一句话的主干是“这是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读书笔记
摘录(一) 埃德加·斯诺说,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描写的故事活着。从中我们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变得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信念,那种力量,那种热情。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牺牲。 出处 __ __
关键词 那种信念
启示 __ __
摘录(二) 江姐说:“如果需要为理想而牺牲,我们都应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不要用眼泪告别,美蒋反动派的一切垂死挣扎,都不能阻挡中国无产阶级的胜利!胜利属于我们,属于我们的党!” 出处 __ __
关键词 那种理想
启示 __
(2)从经典作品中汲取精神营养,可以使你成为拥有信念的人。以上是小光和小辉同学分享的“读书笔记”,请你从摘录(一)和摘录(二)中任选其一,将表格中画横线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能力提升
8.阅读课文第6~8段,完成问题。
(1)“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答:__ __
(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 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答:__ __
(3)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严的
答:__ __
PAGE第四单元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核心回顾
1.注字音
修润( rùn ) 草率( shuài ) 不耻下问( chǐ )
恳切( kěn ) 拖沓( tà ) 鞠躬尽瘁( cuì )
2.明词义
(1)不耻下问:__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__。
(2)鞠躬尽瘁:__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__。
(3)__诲人不倦__: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4)__商酌__:商量斟酌。
(5)付之一笑:__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__。 (6)__颠沛流离__: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3.填词语
(1)他们因鸡毛蒜皮的事在闹__别扭__(别扭 执拗)。
(2)出门在外要尽量少带东西,以免成为__累赘__(累赘 麻烦)。
(3)身为班长,他处处能__以身作则__(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所以得到同学们的喜爱。
(4)好久没有弹钢琴了,他觉得有点__生疏__(生疏 陌生)。
4.记常识
叶圣陶,原名__叶绍钧__,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倪焕之》__、童话集__《稻草人》__等。
基础达标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字形或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C )
A.他是带着一些感概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B.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lěi zhuì)又别扭。
C.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xì)之了。
D.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杳无理为简洁合理。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3.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A.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
B.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D.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A.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比喻)
B.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排比)
C.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反复)
D.秋天的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拟人)
5.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__朋友__,__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__,__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_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6.本文在写作上有三个特色,请填空。
全文详略得当地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鲜明地表现出叶圣陶先生的人物形象;文章善于运用__以小见大__的方法,从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小事,突出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律己修身的人物特点,升华主旨;文中多处引用__古文__或诗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色彩。
7.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为此,学校举办了以“回首百年党史·赓续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回首·让青春与信仰同向】
回首百年征程 传承信仰力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信仰之光熠熠生辉。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人胸怀坚定信仰,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只为让中国拥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只为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无论何时何境,他们都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把青春乃至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赓续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奋斗托举梦想,让青春与信仰同向。这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1)上文是小明同学为本次活动写的开场白。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C )
A.文中加点的词“光明”“幸福”词性相同。
B.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一致。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朗读时应铿锵有力。
D.上文最后一句话的主干是“这是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二:坚定·让青春与信念同行】
读书笔记
摘录(一) 埃德加·斯诺说,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描写的故事活着。从中我们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变得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信念,那种力量,那种热情。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牺牲。 出处 __《红星照耀中国》__
关键词 那种信念
启示 __那些革命战士为了胜利甘于牺牲的精神,让我明白了坚定的信念会让一支队伍变得不可征服。__
摘录(二) 江姐说:“如果需要为理想而牺牲,我们都应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不要用眼泪告别,美蒋反动派的一切垂死挣扎,都不能阻挡中国无产阶级的胜利!胜利属于我们,属于我们的党!” 出处 __《红岩》__
关键词 那种理想
启示 __江姐坚信胜利属于我们的党,她为了理想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逐梦前行。
(2)从经典作品中汲取精神营养,可以使你成为拥有信念的人。以上是小光和小辉同学分享的“读书笔记”,请你从摘录(一)和摘录(二)中任选其一,将表格中画横线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能力提升
8.阅读课文第6~8段,完成问题。
(1)“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答:__这句话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写话”风格主张,即行文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着顺口,听着悦耳。__
(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 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答:__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写话”。一旦写得不像话,就坚决改。__
(3)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严的
答:__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语文,努力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__
PAGE